安銀實 陳國鵬
“順境當然可以出人才,但逆境也可以出人才。而且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和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具生存競爭力。”
——美國教育家卡樂爾·桑德堡
挫折教育是教寶寶正確認識和理解挫折,增強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讓寶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成為“輸得起”的寶寶。那么,實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呢?
鼓勵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可不要當寶寶的貼身保姆,在他還沒感覺到困難出現前,就已經為他安排好了一切,使寶寶幾乎喪失面對挫折的機會。
請鼓勵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自己吃飯、系扣子、穿衣服、睡覺開始,逐漸培養寶寶的獨立性。當寶寶遇到困難而退縮時,及時鼓勵他鼓起勇氣戰勝挫折;當寶寶通過努力取得了小小的進步時,及時給他肯定,讓寶寶更有信心面對新困難。
在生活中給寶寶挫折體驗
寶寶的生活經驗少,缺少對挫折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有意識地給他設置挫折情境。寶寶只有充分體驗過挫折感,才能激發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動力。
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難度要適度,要符合寶寶的發展規律,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玩游戲是寶寶的天性,也是他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不妨在游戲中有計劃地設置一些障礙,讓寶寶體驗挫折,并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訓練寶寶的適應能力
家人的過度呵護將使寶寶缺少挫折承受力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一旦到了家庭以外的新環境,寶寶很可能會不知所措。因此,適當訓練寶寶的適應能力和吃苦耐勞的意志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寶寶如果挑食或偏食,就適度地讓他體驗餓的滋味,餓一餐兩餐;寶寶跌倒了,你不要急著上前扶他起來,而是通過“我相信你能自己爬起來”等鼓勵的話讓寶寶自己爬起來,給他面對失敗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信心。不過,寶寶爬起來后你要記得即時表揚他哦!
給寶寶創造交往的機會
寶寶活動范圍有限,缺少與人交往的機會,人際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平時最好多帶寶寶到公園、小區、商場活動,或者到親戚朋友家做客,為寶寶創造交往的機會。不過,你要在寶寶身邊陪著他,讓他有安全感,寶寶才能更好地克服膽怯和害羞。
在與同伴交往過程中,寶寶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與小伙伴玩耍時有小沖突,這時你也不要過度保護寶寶,而是引導他學會獨自面對。經歷了這種鍛煉的過程,寶寶才能學會友好相處,團結合作,從而促進寶寶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父母給寶寶樹立好榜樣
當寶寶面對挑戰時,你不要急于幫忙解決,給他一段充分的思考時間,再與他一起分析所面臨的問題,給予恰當的指導,最后盡可能地讓寶寶自己去接受挑戰。
在寶寶眼中,爸爸媽媽是最偉大的,也是他最喜歡模仿的對象,你們的行為和態度會對他影響極大。因此,當你遇到挫折時,更應沉著冷靜,積極面對,為寶寶做個好榜樣。
實施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你付出耐心,需要寶寶在實踐中體驗挫折,形成正確、積極的認識和態度,增強對困難的抵抗力。讓寶寶知道:即使“輸”了,也要勇于繼續嘗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