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廣東廣州 510075)
馬克思曾說過:“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歌德同樣也說過:“一切生物都是向往色彩。”作為服飾三大要素之一的色彩,在服飾中有著特殊的表現力,它與服飾的款式和材質肌理等共同構造了服飾的美感。從人的視覺行為習慣來講,最先引起注意的往往是服飾的色彩。因為色彩是人的視覺感受中最敏感的要素,也印證了民間的一句俗話:“遠觀顏色近觀花”。
色彩在服飾符號的構成中,起著參與、決定符號能指和所指意義的作用。作為視覺審美核心的服飾色彩,具有情感表達、信息傳遞的功能,對人的生理和心理有著一定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服飾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文化現象,具有一定的社會象征性。不同時代、不同社會文化賦予服飾色彩不同的所指意義。20世紀60年代,人類歷史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船成功進入太空,西方設計師青睞代表著太空時代的銀色、白色;中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受政治氛圍的制約,服飾色彩多以灰、藍、軍綠色為主。
在對服飾色彩進行觀察時,我們的主觀的認識與心理感受,會給服飾色彩的認知帶來種種影響。色彩在服飾符號的視覺表達有直觀顯示和潛在傳義兩種。直觀顯示指的是服飾色彩給接收者直接傳達視覺信息,是接收者經視覺中樞對服飾色彩進行判斷,由色彩的物理性刺激直接引起心理體驗。以20世紀60年代的服飾色彩為例,如表1-1所示。色彩的潛在傳義指的是色彩符號與接收者的心理相結合,使人產生視覺上的聯想和體驗。即服飾色彩符號經由接收者的聯想到的意指的事物。同樣,20世紀60年代的服飾色彩符號的潛在傳義如表1-1所示。

表1-1 20世紀60年代的服飾色彩符號的視覺表達
服飾由最初的遮羞御寒的物質性上升為社會的文化想象,服飾色彩的作用不容忽視。在封建社會,社會等級在服飾的色彩上可以明顯的分辨出來,每個階層都有其固定的服飾色彩,人們必須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進行穿衣打扮。因此,有種說法是“見其服而知貴賤”。服飾色彩符號在社會文化中有著大量的內涵性的語義,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約定俗成的意義編碼,并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象征性。
20世紀60年代,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科技年代:“太空時代”。1961年4月,蘇聯的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功的升入太空,成為了翱翔宇宙的第一人。1969年7月,美國的阿姆斯特朗等乘坐宇宙飛船首次成功登月。代表未來風格的服飾色彩應運而生,白色和銀色成為60年代最具代表的服飾色彩,符合這個“宇宙時代面貌”的社會文化的需求。同時,60年代也被稱為“搖晃的年代”,社會經歷了巨大的改變。越南戰爭、美國的民權運動、歐洲的各種激進政治思潮,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等等都給世界各地的不同社會不同文化帶來劇烈的沖擊。1在中國,無論男女,以灰、藍、軍綠色為主色調是服飾的最主要的特點;到了60年代的后期,中國服飾色彩更是“一望無際”的軍綠色,成為那個時代最時尚的服飾色彩和單純的政治符號。服飾的色彩反應了當時艱苦樸素的精神、物質匱乏的經濟環境。
服飾色彩在人們的精神世界中有著豐富的內涵。當大腦受到色彩的視覺刺激時,大腦中關于對這一色彩的知識和經驗會被激活,進而聯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景象。不同環境下的服飾色彩接收者,因為對色彩的知識和經驗不同,所以會引發對色彩不同的理解和情感表現。人們則利用服飾色彩符號的情感表達功能來進行“無言”的交流。
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社會,年輕人是在豐裕的物質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但是仍然對所提供的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感到不滿足。他們的思想情感也變得動蕩不安,“反權威”則成為他們的主要思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們急切的想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服飾便成為了他們表達自我的一個符號,更是一種社會身份、地位的象征。第一套反應未來風格的服飾是由庫雷熱所設計的,其推出的太空時裝,以白色的長靴搭配外星人裝扮,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主要以白色、銀色為主的服飾,迅速成為了年輕人爭相購買和穿著。代表著與過去脫離、未來感的白色和銀色服飾,為年輕人們表達對父輩價值觀反對、自我思維的形成的符號情感表達。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身穿綠色的軍裝,頭戴綠色軍帽,佩帶毛主席像,腰系軍皮帶,斜挎軍綠色的五星包,整個人都被包裹在軍綠色之下。軍綠色的流行除了政治的制約外,更主要是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崇拜,以身穿一身軍綠色的服裝為榮。無論男女老少,或是表達自己對主席的追隨:“永遠跟著毛主席”,或是表達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為了祖國”,或是自我的形象建立等等情感的展現,紛紛想方設法地為自己置辦一套軍綠色的服飾。
利用符號學對服飾色彩的研究,為服飾色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符號學視角下的服飾色彩的研究,對研究服飾色彩的視覺符號作用,了解服飾色彩的社會文化特征,分析服飾色彩的情感表達等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注釋:
1.王受之.世界時裝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參考文獻:
[1]海軍.視覺的詩學:平面設計的符號學向度[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2]華梅.服飾心理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