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英明,代 鈺
(1.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 教務處,遼寧 沈陽 110034)
現代漢語致歉言語行為的策略類型
關英明1,代 鈺2
(1.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2.沈陽師范大學 教務處,遼寧 沈陽 110034)
致歉策略是實施致歉言語行為的指導。分析、研究1000多個現代漢語致歉語例,概括出致歉言語行為的六大類策略:陳述冒犯事實、解釋冒犯原因、表達歉疚情感、提出補償措施、保證改過自新、請求對方諒解。其中,表達歉疚情感策略是直接致歉策略,細分為認可責任、直接表達歉意和表達悔恨、痛苦,其他五大類策略是間接致歉策略。
致歉;言語行為;策略
“交際意圖是言語交際行為的目的,也是言語交際行為的動機。”[1]在落實致歉意圖的過程中,致歉方需要做出致歉話語策略的選擇。我們依據對1000多個現代漢語致歉語例的分析、研究,抽象、概括出致歉言語行為的六大類策略:陳述冒犯事實、解釋冒犯原因、表達歉疚情感、提出補償措施、保證改過自新、請求對方諒解,其中,表達歉疚情感是直接致歉策略,其他五大類是間接致歉策略。下面分別闡釋。
致歉方表達歉疚情感是實施表達類言語行為,屬于實施致歉言語行為的直接策略。表達歉疚情感策略還可以細分為認可責任、直接表達歉意和表達悔恨、痛苦策略等。
(一)認可責任
責任是致歉方因為自己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應該承受的擔當。致歉方認可責任是承認有該做的事沒做好,其中有自己的過失且愿意為這過失盡補償義務。認可責任可以減少受歉方的不滿心理,降低其受冒犯程度。認可責任包括接受別人指責、表達自我過失、明確表示承擔責任,承認錯誤等。如:
例(1)背景:電影《萬家燈火》中,老太太(胡智清母親)和又蘭(胡智清妻子)吵架,氣走又蘭,自己也搬到侄女家去住,致使胡智清家不像家,胡智清又因被誣陷偷錢包而挨打,隨后被汽車撞傷,失蹤了幾天。老太太覺得這些都是因自己而引起的,都是自己的過錯,因而致歉。
“唉,都是我不對!”(又難過又后悔)
此例中,老太太覺得自己作為母親、婆婆,沒能處理好婆媳關系,致使家庭不和睦,而使兒子接連遭遇不幸。她覺得對不起兒子、對不起這個家,雖然自己是長輩,仍然在深深的歉疚促動下,主動認錯,包攬過去所發生不幸事情的責任。
(二)直接表達歉意
致歉方直接表達歉意是因為有冒犯行為或沒盡到責任情況的存在,因而直抒胸臆、表達歉意。直接表達歉意情感的標志語有“賠罪、道歉、對不起、抱歉、不好意思”等。此策略是致歉言語行為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策略,也是大家最嫻熟的策略,此處不做贅述。
直接而明確地表達歉意對致歉方來說,“面子”損失較大,但因為一些常用的致歉標志語已泛化為禮貌語,所以,出于禮貌而實施的致歉言語行為,不但不會損失“面子”,而且還會為自己增加“面子”,如“對不起,失陪一下。”“人際交往中,說話人為了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了體現自身的禮貌素養,也往往會傾向于多使用‘對不起’等的禮貌語言實現自己的交際意圖,特別是在實施容易造成冒犯的行為或者有違社交禮儀規范的行為時。”[2]
(三)表達悔恨和痛苦
致歉方因為自己的冒犯行為或未盡到應盡的責任、義務,使受歉方蒙受損失或傷害,往往會產生悔恨、痛苦等情感。致歉方表達這類情感,相當于告知受歉方自己處于痛苦煎熬之中,也相當于處于一種被責罰狀態之中,以此來宣泄負面情緒并且平衡受歉方已經失衡的心理,從而實現致歉的目的。如:
例(2)背景:電視劇《北京青年》中,何東“重走青春”后回到北京,才得知父親病重。幾天后父親去世。何東覺
得父親是因為思念自己才得的病,又看見母親難過,認為這些都是自己造成的,為此向母親致歉。
“媽,你聽我說。這件事我特別內疚。我知道是我的錯,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會那么做。”(哭著,跪在母親面前)
此例中,何東認為自己犯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向母親真誠致歉,首先表達了自己內心特別痛苦、悔恨的情感,然后運用其他致歉策略,進一步加強致歉語力,最終得到母親諒解。
間接致歉策略是致歉方并未直接、明確地實施致歉言語行為,而是通過實施其他類別的言語行為間接、委婉地實現致歉交際意圖的致歉策略。“道歉并不只是那些含有‘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等字眼的話語,而是所有從功能上起道歉作用的話語。”[3]“Searle認為,在間接言語行為中,說話人之所以能傳達出多于或有別于話語字面意義的含義,他所依靠的是他和聽話人之間的共有知識,這其中包括語言和非語言信息,以及聽話人所具有的一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4]間接致歉策略包括陳述冒犯事實、解釋冒犯原因、提出補償措施、保證改過自新、請求對方諒解。
(一)陳述冒犯事實
致歉方陳述冒犯事實是實施陳述言語行為,對冒犯事實的陳述相當于承認自己造成了這個冒犯事實,而冒犯事實正是實施致歉言語行為的原因,它的存在往往會引發致歉言語行為。所以致歉方陳述冒犯事實隱藏著一種態度,間接傳達了他內心潛藏著的歉疚情感。多數情境下,致歉方會順勢明確表達歉意;一些情境下,由于致歉雙方身份、地位的差別等特殊情況,致歉方不便明確表達歉意,只能“點到為止”。當然,由于只是“點到為止”,沒能明確表態,致歉語力弱、效果差,所以受歉方需要自己的分析、推理,才能體會到致歉方陳述冒犯事實的言外之意。如:
例(3)背景:小說《一地雞毛》中,杜老師(小林的老師)因病到北京,投奔小林,在小林家吃晚飯,引起小林老婆的不滿。在小林送杜老師離開的路上,杜老師向小林致歉。
“我一來,給你添了麻煩。本來我不想來,可你師母老勸我來看看你,就來了!”
此例中,杜老師和小林是師生關系,不宜直接向他表達歉意,所以通過陳述冒犯事實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歉意,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恰當的。如果杜老師直接向小林道歉,作為學生,他反而承受不起,會讓兩人之間的關系更加不自然。
陳述冒犯事實有時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如用時間、空間、指示詞語等方式替代需要提及的道歉事實而不做詳細的述說,這常常在交際雙方都清楚冒犯事實的情況下使用。如:
例(4):沖:“(慚愧地)今天的事兒,我真覺得對不起你們。”(曹禺《雷雨》)
例(5):徽因:——請原諒我!——那一年在劍橋——(王惠玲《人間四月天》)
用替代方式,第一,可以避免重提冒犯事實,避免可能對受歉方造成的二次傷害,也避免可能對致歉方形成面子損失。第二,能夠替代的冒犯事實基本是交際雙方都清楚的,替代后不影響雙方的正常交際,但對于交際雙方以外的第三方等則不清楚具體冒犯事實,所以,替代方式有保護致歉方、受歉方隱私的作用,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雙方的“面子”,降低了冒犯的程度。第三,使用替代方式可以簡化話語進程,突出致歉言語行為的語義中心,畢竟陳述冒犯事實不是語義核心。第四,使用替代方式往往是用于非即時(延時)致歉言語行為中。
(二)解釋冒犯原因
致歉方解釋冒犯原因是實施解釋言語行為,他至少有三種語用效果。第一,承認冒犯事實的存在。因為只要為冒犯行為進行解釋,就預設了冒犯事實的存在,如果冒犯事實不存在,解釋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第二,可以降低對受歉方的冒犯程度。冒犯程度決定著致歉成功的難度,冒犯程度越高,則致歉成功的難度越大,反之則越小。因為冒犯程度高低直接影響受歉方對補償需求的大小,補償需求大則不易滿足,致歉成功的難度就大;補償需求小則容易滿足,致歉成功的難度就小,所以,降低對受歉方的冒犯程度是降低致歉成功難度的根本。如果致歉方沒有對冒犯原因作出解釋,受歉方不排除會認為致歉方是主觀上故意的冒犯,如果受歉方是這樣認為,那么他(她)會覺得自己受到極大的冒犯(這里暫不考慮影響冒犯程度的其他因素);如果致歉方對冒犯原因作出解釋:或者是主觀上非故意的冒犯,或者是客觀上無可奈何造成的冒犯,那么受歉方會認為情有可原,受到的冒犯不大,特別是有客觀上無可奈何的原因時,因為每個人(包括受歉方本人)都會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始料不及、無可奈何的事情,所以,當受歉方接受了對冒犯事實產生原因的解釋時,他(她)會將自己遭受冒犯的程度降到很低,甚至覺得無所謂冒犯。第三,能夠補救致歉方的面子。致歉言語行為雖然能夠平復致歉方的不安心理,但因其中有認錯、認罰、請求原諒等負面因素的存在,所以,對于致歉方來說這是種損失“面子”的行為。通過對冒犯原因的解釋,致歉方可以為自己找到免除責任或部分免除責任的理由,使自己免于實質性致歉或者相對容易地完成致歉,從而保全“面子”或少損失“面子”。如:
例(6)背景:小說《妻妾成群》中,陳佐千的壽辰上,頌蓮(陳的小妾)當眾親了他,讓他發了脾氣,頌蓮為此難過,陳幾天后向她道歉。
“那天的事,你傷心了嗎?主要是我情緒不好,那天從早到晚我心里亂極了,也不知道為什么,男人過50歲生日大概都高興不起來。”(把頌蓮摟過來坐在他腿上)
此例中,陳佐千是個大戶人家的老爺兒,是頌蓮的丈夫,而且已經是五十多歲了,頌蓮只是陳的小妾,且年紀不大,兩個人在身份、地位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即使陳佐千在眾人面前嚴重冒犯了頌蓮,他也不愿意采用直接的方式致歉,因為那樣會嚴重有損他的“面子”。但由于他還是喜愛頌蓮的,所以采取了間接的致歉方式,主要是解釋了冒犯頌蓮行為發生的原因,并非他主觀故意。這種方式既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維護了他的
“面子”,也安慰、補償了頌蓮,收到了預想的致歉效果。此例中,解釋冒犯原因、陳述冒犯事實、表示關心策略組合使用,后兩種策略也是間接的。
(三)提出補償措施
致歉方提出補償措施是實施提供言語行為,這一表達方式主要表現為提供物質補償和提供精神補償。
致歉方提出補償措施是對其冒犯行為造成后果的補救以及對其未盡到義務的補救。補償的前提是有損害或不足存在。補償措施正是為了滿足受歉方因被冒犯而遭受的精神、財產損失,能夠滿足受歉方的補償需要,使致歉方更易獲得諒解。提出補償措施是一種積極、負責的態度和真誠致歉的表現,屬于“對癥下藥”的策略。補償措施應該針對有損害或有不足的事實提出,可以是精神補償,可以是物質補償,也可以使二者兼有。這里的物質補償一般是種補償承諾,并非真正意義的補償,所以有些受歉方只有得到真實的物質,才能完全諒解對方。
1.提供物質補償
物質補償是對受歉方身體、財物所受損失的具體情況做有針對性的補救,如賠償相應的物品、等價的金錢、提供必要的救治等,也可以提供雙方接受的其他利益、幫助等做替代性的物質補償。如:
例(7)背景:電影《逃亡》中,董少爺猛按一聲汽車喇叭,嚇了吳三妹一跳,摔壞了手中拿著的娃娃,董少爺因此致歉。
“對不起,對不起!真對不起,把你嚇了一跳,泥娃娃也摔壞了,讓我再買幾個好的洋娃娃賠你,好不好,姑娘?”
此例中,董少爺與吳三妹本是陌生人,他見吳三妹美貌,不懷好意地想接近她。他借鳴車笛驚嚇她,然后積極道歉來接近她,所以致歉顯得很誠懇,運用了多種策略,其中包括提供物質補償。因為他把吳三妹手中的泥娃娃嚇掉到地上,摔壞了,所以他有針對性地提出“讓我再買幾個好的洋娃娃賠你”,這就很容易得到受歉方的諒解。董少爺這種“通情達理”的道歉表現極具迷惑性,容易得到受歉方的原諒及其好感。
2.提供精神補償
致歉言語行為本身就是對受歉方的一種精神補償。漢語致歉言語行為中,有一些獨有的精神補償致歉策略,如對受歉方的關心、安慰等都是一種精神撫慰,是精神補償措施,只不過這些策略致歉表達委婉,致歉語力弱。如:
例(8)背景:小說《邊城》中,端午節時,爺爺帶翠翠進城,去大河邊看賽船,后來爺爺離開去和老朋友喝酒,未能及時回來接翠翠,翠翠不高興了,爺爺說:
“翠翠,你怎么不答應我,生我的氣了嗎?”
此例中,爺爺做事不妥當——去喝酒,沒能及時接翠翠,但他作為長輩,不宜直接向孫女道歉,所以就對翠翠悶悶不樂的狀態表示關心,補救自己的過失行為,從而對翠翠的不悅心情做出補償,希望得到翠翠的原諒。
(四)保證改過自新
致歉方保證改過自新是實施承諾言語行為,致歉方保證“改過”,是預設了其有“過”在先,做出改正錯誤或不再重犯的保證,是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有悔改的表現,也是愿意服從受歉方約束的一種態度。“自新”是致歉方對自我的重新塑造,保證“自新”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他與以往的過失劃清界線,同時,也是就以往過失對他人的某種補償。致歉方改過自新的行為和態度可以間接表達歉意。如:
例(9)背景:電視劇《心術》中,實習生宗小滿把一個重癥病人放在走廊,自己去打游戲。劉晨曦(宗的老師)知道后,勒令宗小滿退學,宗小滿向劉晨曦致歉。
“劉醫生,劉老師,我錯了,我......我再也不打游戲機了,我向您好好學習,我好好學,我好好學醫。”(先跪下,后又站起來,低著頭)
此例中,宗小滿在認了錯以后,首先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表示悔改,保證再也不做,此處是“改過”;而且保證跟老師好好學醫,這正是一名學生最應該做的事情,此處是“自新”,以一反一正兩種行為的保證來向老師致歉,懇求老師的原諒。
(五)請求對方諒解
致歉方請求受歉方諒解是實施請求言語行為,它的前提是有冒犯行為存在,正是因為有冒犯行為發生,致歉方才有必要請求諒解。而且請求諒解往往是在致歉方做了一番致歉努力后,進一步加強語力的策略。請求諒解是把有過失的自己交由受歉方裁決,決定權在受歉方,相當于致歉方把自己的“面子”交給受歉方處置,這能夠充分表達致歉方的致歉誠意,也可以提升受歉方的心理優勢。此外,“請求”本身就是一種貶己尊人的行為,所以,請求諒解表現出致歉方很謙卑的姿態。如
例(10)背景:電視劇《北京青年》中,何南找梁經理取消合同,梁經理不同意,何南與他大吵一架,之后又把梁經理約出來吃飯,并為此事向他道歉。
“梁經理,之前是我不太懂事,還請你多多原諒。”(站起身)
此例中,何南是年輕人,梁經理是父親的同輩人且比較熟悉,何南因自己之前的冒失行為致歉,首先承認自己的缺點不足,然后請求對方原諒。
“語言與人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的交互關系。一方面,人創造了語言,對語言有支配作用;另一方面,語言又能反過來在一定程度上以其所呈現出來的思想內容及自身的規則方式與理解方式,影響、制約人類的思想行為。”[5]言語現實中,使用單一策略致歉的情況比較少見,往往是使用兩個或多個致歉策略共同完成一次致歉言語行為,也就是由多個言語行為復合成一次致歉言語行為。
[1]呂明臣.話語意義的建構[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6.
[2]關英明.致歉語對不起的言語行為類型[J].北方論叢,2014(3):67-70.
[3]譚占海.言語交際中的道歉策略[J].遵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28-30.
[4]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言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66.
[5]于全有.語言本體論之語言本質觀論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2(2):1-4.
【責任編輯 王鳳娥】
H109.4
A
1674-5450(2014)06-0084-04
2014-07-05
關英明,男,遼寧遼陽人,沈陽師范大學講師,文學博士;代鈺,女,遼寧撫順人,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