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南飛
賡熙偉,1953年出生,河北秦皇島人,大專學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職務:
《旅游縱覽》雜志社總監;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女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
河北省女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榮譽: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好新聞獎;
2009年榮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關注生態、保護鳥類”愛心使者;
2010年被中國女攝影家協會評為特殊貢獻獎;
2012年度獲佳能十佳專業攝影師入圍獎;
多次在國內各級影賽中獲獎,在各類報刊雜志發表作品百余幅。
在生態攝影的圈子里,活躍著許多男性攝影家,女性雖為數不多,但因其有著獨特的視角和十足的耐心,并善于表達細膩的情感,使得她們成為了生態攝影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生態攝影家賡熙偉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業績不俗的姣姣者,在她的鏡頭下,不僅展現出了花卉藝術之美,而且能夠觸動人的心靈。同時她對生態保護的那份責任感也深深的打動了我,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她的攝影技巧和內心感受。
旅游縱覽:我們知道攝影的分類很廣泛,而生態攝影作為攝影的一個分支,相對其他分類來說,關注度并不是很高,您是如何走上生態攝影之路的呢?
賡熙偉:現在攝影的題材很多,風光、民俗等等,每一個類別都有著龐大的攝影群體。生態攝影剛剛興起,很有發展潛力,它既能表現生態之美,又能反映生態環境的現實問題。前些年我剛剛開始接觸生態攝影,參加了《旅游縱覽》雜志社組織的一些拍攝活動,包括拍攝花卉、野生動物等,特別是拍攝花卉,使我逐漸產生了興趣。當時并沒有明確的思路,只是想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別人眼中看不見的美。同時在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影響下,我對生態攝影的感覺從原本的喜歡、感興趣上升到了熱愛,甚至是責任感。隨著拍攝經歷的增多,特別是近幾年,看到的一些生態環境被破壞得越來越嚴重,內心那份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也就越來越強烈。于是想通過拍攝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瀕危野生動植物,將這些通過影像記錄下來并向社會傳播,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呼吁人們對自然環境多一份關注。
旅游縱覽:我們知道,您不僅擔任《旅游縱覽》雜志社的總監,還是一名生態攝影家,尤其擅長拍攝花卉,曾在各級影賽中獲獎,并在報刊雜志發表過許多生態攝影作品。您在拍攝花卉時都用到了哪些攝影技巧?能否將您的攝影心得與大家分享?
賡熙偉:通過我多年拍攝花卉的經歷,我發現拍攝角度的選擇十分重要。這就像足球運動員踢球射門,要掌握好距離和角度,找到最佳射門位置,才有機會射進門洞。有的時候,我會采用仰視的角度,也就是低角度拍攝,這樣才能打破常規的視覺習慣,使之產生新鮮感。總之拍攝角度是要因地制宜,因花而定,因光而選,才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新視覺。
旅游縱覽:除了需要注意拍攝角度的選擇,在光線和背景上又要如何把握呢?
賡熙偉:背景是花卉攝影的重要構成因素,對拍攝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背景決定了畫面的基調,即基本影調或色調,對突出主體形象和豐富主體的內涵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適當的處理主體與背景的相互關系可揭示作者的內心情感。所以,我采用了許多不同的背景,例如虛化背景、高調背景、暗調背景等等。這些背景的使用都能使拍攝畫面突出主體,讓畫面簡約、干凈,主次分明,使畫面更具美感。
在光線的運用上我經常選用逆光拍攝。逆光拍攝可以使花朵顯得更加玲瓏剔透,使其呈現出美麗的光澤和較好的質感,在逆光下勾勒出花朵優美的輪廓和層次,花瓣的紋理得到很好的呈現。但是必須掌握好曝光量,否則就會使花朵的明度和飽和度造成缺陷,影響畫面的效果。
旅游縱覽:據我了解,您即將出版《花之語》花卉攝影作品集,獨具個人風格,不僅表現出花卉美麗的姿態,而且將花卉表現得詩情畫意,您出版《花之語》有什么想法呢?
賡熙偉:出《花之語》這本書,是對自己多年攝影工作的一個交代,一直都有這樣一個愿望,想把我多年拍攝的花卉作品和對花的感悟整理成冊。構思《花之語》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想法是根據對花不同角度的理解分成八個專題,其中包括形之特、色之魅、蕊之香、枝之俏、靜之幽、意之濃、品之高、瓣之秀,在作品的表現手法上運用了兩次曝光、魔幻鏡等特效,同時加入了文學的成分,盡量使其如詩如畫,希望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后期進行了稍許修飾,當然還有很多不夠完善之處。拍攝當中主要是將自己對生態美的理解、花的欣賞、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加入進去。《花之語》攝影集還處在編輯階段,今年上半年即將出版,希望朋友們看后會有點感觸。我還會繼續整理其他的攝影專題,集結成冊,特別是以生態方面的為主。編寫畫冊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保護生態環境盡自己一份綿薄的力量,望在生態保護方面對朋友們有所啟迪。
旅游縱覽:是什么原因讓您在生態攝影的路上始終保持熱情和專注呢?生態攝影對您有什么深遠的意義?
賡熙偉:我一直認為拍攝野生動植物,特別是一些瀕危的、稀有的野生動植物,是一種社會責任,這些影像都是保護環境最有價值的資料。目前生態環境和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動植物的生存狀況,而且影響到人類的居住環境。例如現在的霧霾天氣,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嚴重的狀態。我拍攝野生動植物也是出于人類的自我保護意識,為人類的生存環境,盡自己所能,利用影像反映生態問題。為了這個目標,我克服困難,堅持選擇實地拍攝。我選擇生態攝影之路,要向社會反映原生態的美好,喚起人們一起保護自然生態的意識。這對我來說也是個挑戰,需要堅強的毅力,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本文圖片均為賡熙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