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吉|文
有色金屬行業中小企業管理現代化,不能完全照搬現代企業制度,而是應在保持原有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對企業的具體管理方式進行改造,使企業管理符合現代社會潮流。
秦皇島首鋼長白結晶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各種規格結晶器銅管生產、制造、研發銷售的國有二級單位,近年來通過不斷的改革,業務范圍、技術隊伍、裝備設施不斷壯大,專業領域的延伸與拓展成績十分突出。作為主要發展和存在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群體,較國有大型企業能夠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據統計,目前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數量已經超過8萬家,工業總產值、實現利稅和出口總額均較“十一五”期間上升了一個臺階。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有色行業的中小企業現已成為我國行業經濟發展中非常活躍的因素,亦充分反映了有色行業內的中小企業對我國行業經濟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從國家宏觀層面來說,大力扶持和發展行業中小企業不僅是擴大就業機會,增加財政收入和繁榮市場的短期政策選擇,也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有色行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長期需要。
傳統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企業所有者同時也是企業的經營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全過程進行直接控制;(2)企業的管理人員,大都是企業所有者的親戚和朋友,家族色彩十分濃厚;(3)企業的管理缺乏明確的分工,沒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組織,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較低。

所有者對供銷系統的有效控制,是企業效益的重要保證。代理人的代理風險可以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采購和銷售過程中的非規范行為又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這些原因無疑就是有色行業中小企業所有者事必躬親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這類中小企業降低經營風險,維持企業生存的關鍵所在。
上世紀90年代,由于國家“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革成為國有中小型企業的主要選擇。有色企業股權主要集中在企業的管理人員手中,廠長、經理成為了企業的主要持股者,出現了企業所有者和企業經營者的同一,這樣就回到了典型的傳統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當中。
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90%以上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是家族式管理。家族企業大都采用傳統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由于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規范,在經歷一段創業的輝煌后,困擾家族企業的嚴峻課題就是如何規范自己的經營行為和管理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
由于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起步較晚,發展時間也較短。再加上我國對發展行業中小企業的政策和扶持力度不夠等原因,目前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的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企業所有者和管理人員文化素質較低。行業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平均學歷較低,將導致某些中小企業在事關企業命運的重大決策時,目光短淺,決策失誤,從而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
任人唯親與“閑人管理”現象普遍。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大都是企業所有者的親戚和朋友,靠家庭和親情等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來維系企業,任人唯親現象時有發生。這種封閉性和不規范性,使得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引進具有排他性,不利于引進人才。
戰略管理意識淡薄。只注重生產技術層面的管理,在經營理念和經營戰略等重大問題上,缺少中長期規劃,沒有確切的發展目標。
放權過少。企業所有者在企業中事無巨細都去過問插手,既分散了精力,又不能更好地決策。同時還影響了下屬的積極性,易產生惰性和不信任感,企業難以形成向心力,極不利于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
流動資金短缺。大多數行業中小企業的家族性本質決定其所有權結構的單一性,大都抱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傳統思想,不愿讓社會資本投入到企業中。
組織機構松散。許多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的組織機構不能隨內外部條件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僵化、老化現象嚴重,應變能力差,難以實現企業既定目標。
管理模式的選擇,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沒有必要要求企業一律采取所謂先進的管理模式以及相應的組織結構。企業只是在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管理模式若不改變,就無法維持正常運轉了,才改變管理模式。只要企業規模沒有擴大,企業所有者能夠勝任管理企業,中小企業就沒有必要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
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都從是否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競爭力的角度考慮。如果某一種管理模式和具體方式成本較高,使企業競爭力下降,那它必然就要被企業所拋棄。只要某一模式對企業發展有利,它就是一種有效的管理形式。傳統管理模式是否合適,要看它能否滿足上述條件。
兩權合一式的管理雖然在國內一些知名企業中遭到失敗,但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當企業的規模由中小型向大型轉化過程中,沒有對原來只適合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轉變,或是在轉型過程中,所有者對營銷系統直接控制的特點又沒有得到較好的延續和繼承,最后只能導致失敗。
所以說,對有色行業中小企業而言,所有者與經營者同一的管理模式,不但不應成為其落后的評判依據,而且在現階段仍將是保持其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有色行業中小企業大都處于競爭性行業,同行產品差異小,企業間競爭激烈,企業抗競爭能力弱,易于破產。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業具有天然的激烈競爭性。由于這些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外部宏觀經濟變化對其影響較大。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并發展壯大,除了需要行業部門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外,主要取決于行業中小企業能否在保持原有的兩權合一的傳統管理模式下,從有利于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以解決其存在的問題,否則將嚴重的影響和制約行業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可持續發展。
針對目前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管理所存在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1)提高有色行業管理人員的綜合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強化專業技能知識的培訓和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更新思想,改變狹隘的小生產意識,轉變傳統的經營管理觀念。
(2)選拔優秀人才。面向社會招聘,吸納賢才,使管理人員的來源和配置逐漸趨向合理,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
(3)適度放權。要善于放權、用人,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4)適當調整管理模式。有色行業中小企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再加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這種管理模式就顯得過于單一和不夠完善。要實行制度化管理,以“法治”代替“人治”,以制度約束代替道德約束。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有利于選拔優秀人才和增強企業凝聚力。
(5)積極融資,尋求合作。要積極尋求社會閑散資金,增強企業的活力和實力;與金融部門合作,爭取資金,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6)組織制度,構建企業文化。有色行業中小企業要發展壯大,就要從戰略高度重視管理。加強管理體制的建設,利用組織和機制的力量來彌補個人控制能力的不足。
近些年,我國有色行業實行產能制結構優化措施,對于產能不達標、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實施關停或直接并入大企業。綜合上述我國有色行業中小企業存在的問題和筆者給出的相關建議,未來中小企業在管理模式和創新型結構上如果沒有大的動作,還將有更多此類企業將被關停。誠然,有色行業中小企業作為我國有色行業的一部分,也為經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創新型經濟增長會給這些企業設置一道技術標準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