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全,胡藝馨,李志龍,肖燁輝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直流運檢中心,上海 201708)
南橋換流站(以下簡稱南橋站)的換流變套管油中部分采用瓷套結構,自1989年投運至今,暴露出設計和制造工藝上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徹底消除套管隱患,確保葛南直流的安全和穩定運行,經國家電網公司與組織多方專家論證,決定對所有套管進行更換,并列為國家電網公司重點關注的大型技改項目。
南橋站共有7臺換流變,6臺運行,1臺備用。換流變為單相三繞組式,德國TU產品(后被西門子收購),1986年生產,1989年投運。每臺換流變有6支套管,如圖1所示。

圖1 換流變及套管
換流變1.1套管和1.2套管為F&G(中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裝于交流網側的充油式套管;2.1套管和2.2套管為閥側星形繞組套管,有F&G(中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裝于閥側的星形繞組油紙直流套管,也有德國HSP高壓電瓷設備公司生產的裝于閥側的油紙直流套管;3.1套管和3.2套管為F&G(中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的裝于閥側的三角繞組油紙直流套管。2.1套管與2.2套管均為20世紀80年代產品,油紙直流套管的油中部分采用瓷套,有油、紙和瓷套三種絕緣介質。由于瓷套電阻率較大,所以承受沿面電場強度也較高,且瓷套自身的沿面耐受能力差,易積聚空間電荷,長期處在交、直流復合場強下,一旦介質劣化和衰變,容易造成沿面放電。
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外已對該類套管設計進行了改進,取消了油中瓷套,通過減少介質界面,提高套管可靠性。國內除葛南直流工程外,已經不再使用該類套管。近期該類套管發生多起故障,暴露出設計與制造工藝上存在諸多不足。
發生故障后現場檢查發現,極ⅠA相換流變本體頂蓋及左側底部出現漏油,閥側Y接上部套管(編號為2.1)頂部外罩鼓起。吊出套管后,發現套管根部均壓球(高壓端)、套管法蘭內側和升高座內側有明顯放電痕跡,如圖2所示,電容芯整體完好。

圖2 套管根部均壓球放電點
2013年1月31日5:34,極Ⅰ保護系統發“換流器差動保護Ⅱ段動作”、“Y橋差動保護Ⅲ段動作”、“比率差動”保護動作,A相換流變重瓦斯跳閘信號,極Ⅰ直流閉鎖。故障前直流系統雙極功率為460 MW,保護涉及到電氣量和非電量兩類,如圖3所示。
根據事件記錄(參見圖4)與故障錄波圖(參見圖5)可見,05:34:51:444發生故障,極ⅠA、B系統首先檢測到換相失敗,換流器差動保護的差動電流有效值達到1.791 k A,超過差動保護Ⅱ段定值240 A,保護動作,極Ⅰ閉鎖;在后續8 ms內,換流變Y橋差動電流約為7 k A,保護動作;換流變比率額定差動電流達到1.521,超過定值0.51,保護動作。結合保護動作狀況與故障錄波,初步認為極Ⅰ換流變A相閥星側繞組套管流變附近存在接地故障。

圖3 涉及保護及其TA配置

圖4 事件記錄

圖5 故障錄波
故障發生后,對故障的極Ⅰ換流變A相和非故障的換流變B、C相本體取油樣分析,以及做其他電氣常規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極ⅠA相換流閥觸發導通試驗合格,B、C相換流變試驗合格,A相電氣試驗狀況顯示繞組絕緣電阻明顯下降,鐵心夾件絕緣正常。
油化性能檢測方面,異常發生后油色譜測試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極Ⅰ換流變油色譜測試數據 μL/L
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極Ⅰ換流變A相相關氣體含量均已嚴重超標,乙炔達到297.5μL/L,表明極Ⅰ換流變A相出現內部放電故障,極ⅠB、C相氣體含量均在正常范圍。極Ⅰ所有閥側套管(除故障套管外)進行油色譜分析試驗結果正常。極Ⅰ換流變套管B、C相末屏對地介損試驗結果正常。
通過檢查故障換流變及分析故障波形,認為造成換流變差動動作的主要原因是2.1套管發生故障,1.791 k A短路電流引發相關保護動作,保護動作正確。
通過檢查故障套管與技術分析,找到了放電點。放電通道從瓷套下部的高壓端部內表面處,向套管接地法蘭處放電,形成貫穿性通道,造成下瓷套爆裂,導致套管升高座部位絕緣喪失,繼而發展為套管均壓球對套管TA升高座部位擊穿。套管實物放電示意圖,如圖6所示。

圖6 套管實物放電示意
對造成閥側2.1套管的故障原因,進行了逐一排查和分析。
1)通過對故障換流變進行試驗與檢查,除受污染外,未發現其他異常,排除了換流變老化或者異常引發套管故障,而是套管自身發生了故障。
2)電容芯外觀良好,故障后測試電容量數據正常,排除了電容芯異常引發故障的可能性。
3)套管運行中油壓力指示正常。如果套管漏油,應該上瓷套部位先發生故障,現為下瓷套部位發生故障,排除了套管內部漏油引發故障的可能性。
4)套管運行在戶內,進水可能性極小,而且故障后介損試驗正常,可排除受潮而引起故障的可能性。
綜上分析,并從套管放電發生的部位是套管底部沉淀物易集中區來看,初步判斷本次套管故障原因,可能是長期運行中產生的衍生物、分解物、溶解物等導致了介質劣化,進而造成了場強畸變,導致套管故障。
從這次故障可以看出,油紙直流套管在結構設計上存在缺陷,建議整體更換為油紙SF6氣體套管(ABB公司技術)或者膠紙SF6氣體套管(HSP公司技術),這兩種套管目前使用量大,而且運行業績良好。
為此,建議先對南橋站極Ⅰ換流變C相閥星側套管、閥角側套管以及網側套管,共計5支,進行調換,整個調換過程包括換流變拖出、新套管現場試驗、換流變帶老套管做局放試驗、油處理、新舊套管調換拆裝、常規電氣試驗、換流變帶新套管做局放試驗、二次配合工作和閥廳墻體封堵等八大項內容。
若采用SF6氣體套管,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防止直流換流站單、雙極強迫停運二十一項反事故措施》的要求,應對套管的SF6密度繼電器配置三副獨立的跳閘接點,按照“三取二”原則出口,3個開入回路要獨立,不允許多副跳閘接點并聯上送,“三取二”出口判斷邏輯裝置及電源應冗余配置。
油紙直流套管由于其本身的結構設計缺陷,當前在高壓直流輸電中的在運數量已非常少,通過對它在實際應用中發生的故障分析,證實了油紙直流套管自身存在介質容易劣化、衰變等問題,嚴重影響換流站的安全和穩定運行,因此對具備更換條件的套管一定要進行調換,對暫時無法調換的套管,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加強紅外測溫和超聲波放電檢測,避免事故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