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稻田養蛙種養模式的優點,分析重慶市江津區發展稻田養蛙種養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4個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 稻田養蛙;種養模式;特色效益農業;重慶市江津區
中圖分類號:S966.3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9-069-02
知網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40828.1706.003.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4/8/28 17:06:20
重慶市江津區位于重慶市西南部50余km的長江上游兩岸,三峽庫區尾端,全區幅員面積3219 km2,耕地面積10.39萬hm2,是全國農業及產糧大區(縣)之一,常年糧食播種面積在10.20萬hm2左右,位居重慶第3,產量穩定在66萬t左右,位居重慶第2,被列入全國百強產糧大縣及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區(縣)行列。
稻田養蛙是一種新型的種養模式,要想在江津區大面積推廣此項技術,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必須得到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以及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支持,其次還必須得到廣大種養植戶的積極配合和支持。稻田養蛙,不但潛力巨大、效益突出,而且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1)能為城鄉群眾提供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的高級滋補品;(2)以蛙養稻,稻蛙共生,少施化肥,不使用農藥,進而達到水稻增產增收且提高農產品品質,實現無公害生產的目的;(3)可以減少野外田間捕捉,對保持農業生態平衡具有積極作用;(4)以此為核心形成產業開發,對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為此,結合多年農技推廣實踐與探索,談一下江津區推廣發展稻田養蛙種養技術模式的幾點建議。
1選擇優良蛙種,建立種蛙繁育基地
當前,適宜江津區稻田養殖的青蛙,不是古巴牛蛙,也不是自然界的野生青蛙,而是美國青蛙(又名沼澤綠蛙),它是我國從美國引進的大型肉食蛙新品種。這種蛙具有食性廣、易飼養、易管理、病害少和生長快等特點,其體重是自然界野生青蛙的8~10倍,抗寒耐旱,繁殖率高,適應性強。第1年可少量引進,在養殖過程中摸索美國青蛙在江津區的生態環境條件下各個階段的生長發育規律,為擴大養殖和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建立1個種蛙繁育基地,主要目的是為大面積推廣生產提供優良純正的種苗,更好地服務于農村,服務于農民。
2市場潛力巨大,適時建立營銷網絡體系
美國青蛙集食用、藥用和皮用于一體,小項目、大市場,綜合開發利用、前景不可限量。近些年來,由于亂捕亂殺,加上稻田大量施用農藥防病治蟲,中斷了青蛙的食物鏈,以致田間的野生青蛙少之又少,甚至絕跡。因此,推廣稻田養殖美國青蛙,勢在必行。目前,江津區有150萬人口,除去100萬人不吃蛙肉,還有50萬人;按每人每年平均消費2 kg蛙肉(1個季度0.5 kg)計算,1年可消耗蛙肉100萬kg。如果再加上城里的酒店、賓館以及江津區外客戶前來購買,這個數目就更加可觀。當然,將來推廣發展面積大了,生產的商品蛙多了,就需采用以下手段促銷:(1)聯系全國各地的蛙肉加工廠、大型農貿市場,將商品蛙銷往外地;(2)就地組成聯合體,以“公司十農戶”的形式,建立集繁育、推廣、生產、加工和銷售一條龍的網絡服務體系,將商品蛙進行深加工,制成蛙腿、蛙塊、罐頭等,參與市場競爭。
3稻田養蛙投資較少,經濟效益顯著
一般情況下,按每667 m2稻田投資1000元,投放種苗2000只計算,第1年養殖即使經驗不足,成蛙率也可達80%以上,這樣每667 m2稻田可產商品蛙1600只。在稻谷收獲時,每只長到0.25~0.30 kg,就有400 kg多商品蛙,按市場最低銷價20元/kg計算,每667 m2養蛙產值可達8000元以上(不含稻谷產值)。扣除投資成本,加上少施的化肥、農藥折幣,每667 m2稻田純收入可達6000~7000元。
4先中試后推廣,加速稻田養蛙技術轉化
其實,稻田養蛙技術并不復雜,比稻田養魚要簡單。其技術要點如下。
4.1田塊選擇
養蛙稻田要求地勢平緩,忌高山夾沖,水源條件好,排灌方便。一般來講,凡是適合養魚的田塊都可養蛙。
4.2設施建設
為了便于管理和防逃,進行一些必要的設施建設。(1)加固田埂,有條件的可在田埂靠水面鋪上石板,稻田四周挖深20 cm,寬60 cm的保護溝,稻田中間開挖深20 cm,寬40 cm的十字溝,使其中間四周相通。(2)建設防護欄,一般可用石棉瓦或竹制品圍成1 m左右高的防護欄防逃。
4.3種苗投放
一般在插秧后7~10 d,每667 m2放養1500~2000只,每只重40~50 g。為了避免大吃小,規格要求相對一致,切忌放養蝌蚪,因為稻田敵害較多(如黃鱔、田鼠等),會殘食蝌蚪和幼蛙。
4.4飼養管理
剛投入的小蛙,由于稻田食物缺乏,需要人工投喂一些餌料,如小魚、小蝦、人糞蛆、黃粉蟲、動物內臟以及人工配合飼料等。定時、定量、定位撒在保護溝的水面上,也可用竹制品上鋪塊網牌作餌料臺,然后將投喂的食物撒在餌料臺上,由青蛙自行采食。每天早晚勤檢查,防護欄是否嚴密,如有縫隙需及時修補,以免青蛙外逃。
5小結
綜上所述,稻田養蛙投資少,見效快,無風險,收益好,利國利民,比起飼養雞、鴨、魚、豬等,其經濟效益可高出數倍,同時還可以保護自然界的野生青蛙,保持生態平衡,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補充市場的不足,有利于促進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及農村經濟的發展,加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進程。因此,在我國廣大農村大力推廣稻田養蛙,確實是一條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