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新型農村經濟組織。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2家、家庭農場11家,基本建成億農加農產品物流園,開展“以地入股”試點,集約土地30.07 hm2、惠及農民600余人。
(2)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新機制。出臺《渝北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完善土地流轉投資保證金、風險保證金等制度規范,進一步加強土地流轉風險防控,全區新增流轉土地0.12萬hm2,占全年目標任務的91.5%。
(3)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在全市率先建立“政府+金融機構+龍頭企業”三方合作的農業貸款風險防范和分擔機制,并選取10家農業企業開展聯保融資試點。
(4)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成農民田間學校5所,培訓農民職業經理人126人次、科技示范戶1320人次,集成推廣果蔬、糧油、肉兔等五大產業綜合配套技術,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達95%以上。
(5)發展特色高效農業。選定藍莓、靈芝等26個平均利潤5000元/667 m2以上的高效農業主推品種,新栽植藍莓26.67余hm2,向馬來西亞等地訂單銷售“歪嘴李”10萬kg、訂單金額達2000萬元。
(來源:重慶市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