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2月10~13日,被譽為“歐洲第一艦”的英國皇家海軍“勇敢”號導彈驅逐艦(舷號D32)在艦長安格斯·埃森海中校的率領下,對上海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這艘造價10億英鎊的豪華戰艦,無疑是一艘信息化程度高、武器裝備精良、設計理念超前的戰艦。它的首次訪華,像一場明星秀,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首次訪華
12月2~4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率領史上最大規模代表團,對北京、上海和成都進行了訪問。“勇敢”號于12月10日抵達上海,進行它的首次訪華之旅。
“ 這是‘勇敢’號的首次環球航行,我們穿越了大西洋,經過巴拿馬運河,進入了太平洋,下一步將進入印度洋,經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歡迎儀式結束后,艦長埃森海在碼頭接受了記者采訪。他告訴記者,2013年5月27日,“勇敢”號從英國樸茨茅斯軍港起錨,訪問了澳大利亞、新加坡,在菲律賓進行救災行動,隨后訪問日本、韓國,在結束對上海的訪問后,還將訪問越南,之后在新加坡過圣誕節。
“勇敢”號在8日曾與美韓海軍在韓國附近進行演習,韓媒認為這代表三國將共同對抗中國設立的防空識別區。埃森海則表示,“與美韓進行的海上聯合演練只是例行性的,沒有使用武器。這次演練已經籌劃了2個多月,目的是加強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他還說,“我們期待從上海啟程后,與中國海軍進行聯合演練,希望彼此能從對方身上學到更多。”
此外,有日本媒體報道,英國海軍參謀長貝拉絲訪問日本時,與日方就合作應對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并表示支持日方立場。對此,專程抵達上海,全程參加“勇敢”號訪問活動的英國皇家海軍作戰司令馬特·帕爾少將表示:“我認為這不準確,他的話或許被錯誤引用了。英國的立場非常明確,英國不站立場,我們只是希望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訪問期間,帕爾少將率主要軍官拜會了東海艦隊司令員蘇支前中將,賓主雙方進行了坦誠、友好的交談,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應帕爾少將邀請,蘇支前中將一行參觀了“勇敢”號。
海軍東海艦隊舉行了歡迎“勇敢”號訪滬招待會。英方在上海舉行了反海盜會議,并在英國海軍的“勇敢”號上舉行了甲板招待會。中英海軍官兵相互參觀了軍艦、體驗對方艦艇餐食。英國海軍官兵參觀了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城市規劃館等景點。
“對于‘勇敢’號的許多官兵來說,這是他們首次訪問中國,是一生難忘的經歷。” 艦長埃森海說,“因為交流,他們增加了彼此間的了解與友誼。上海非常漂亮、非常現代,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
“勇敢”的心
11日上午,記者有幸登上了“勇敢”號,在艦長埃森海的陪同下,探訪它的光榮與使命。
一眼看上去,這艘外形整潔的新型戰艦最與眾不同的或許就是艦橋部分:高高聳立的主桅桿上幾乎沒有任何“雜物”,頂部是個白色圓球體。這就是“勇敢”號引以為傲的“桑普森”相控陣雷達,它的諸多性能指標甚至超過美國“阿里·伯克”級驅逐艦上的“宙斯盾”雷達,探測距離遠達400千米,能同時跟蹤1000個以上的目標。不過該雷達昂貴的造價也導致“勇敢”級驅逐艦的成本高達10億英鎊,比噸位更大的“阿里·伯克”級驅逐艦還多出三成。
據說,這艘流線型極好的戰艦隱形性能俱佳,整艦采用模塊化設計,武器裝備可以靈活更換。盡管是一個長152米、寬21米、吃水7.4米、滿載排水量達7570噸的龐然大物,但在雷達上看起來只有普通漁船大小。為打造21世紀前半葉的頂級戰艦,英國海軍已把各種最先進的技術不惜成本地應用在“勇敢”號上。
沿著舷梯登上甲板,艦長埃森海就在后甲板舷邊等候。“‘勇敢’號2006年2月下水,2009年7月服役,是英國皇家海軍6艘45型驅逐艦的第一艘。” 埃森海熟悉地介紹著,“勇敢”號是英國皇家海軍戰斗力最強的水面戰艦之一,為英國和盟國提供空前的防空反導作戰能力。參觀從艦尾機庫和飛行甲板開始。埃森海指著甲板上停放的“大山貓”直升機介紹說:“它主要用來執行反潛、反艦和救援等海上任務。”記者看到,機庫艙門處裝有一挺機槍——用于反海盜,非常實用。
隨后,記者隨埃森海艦長來到機庫一側,這里隱藏著一艘快艇。“這是RHIB汽艇,可以搭載特戰隊員執行突擊任務。” 埃森海艦長說,該艇的速度及穩定性都很好。
埃森海帶領記者進入“勇敢”號的內部。在集控中心,埃森海指著各種集控平臺介紹說,這里是全艦的動力操作中心。“勇敢”號是英國海軍迄今最環保的戰艦,使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雙軸螺旋槳轉速恒定,可確保軍艦行駛的穩定性和安靜性。它的最高時速達到31海里,續航力7000海里。據稱,“勇敢”號從靜止加速到時速29海里只需要70秒,反之,只需要約730米就能從29海里的時速轉為靜止。
進入作戰指揮中心前,記者被告知不能攜帶相機進入。“這里是‘勇敢’號的心臟。”埃森海指著一個三人臺座位說,這里是整個戰艦的指揮中心,他的戰位就在中間座位,左右手分別是負責防空與反潛的作戰長。這個艙室足有100平方米,包括三四十個戰位,均為電子顯示的控制臺。埃森海自豪地說:“平時我不出聲,只需要坐在戰位上就能通過顯示屏監控整艘船。” 艦上依靠垂直發射的“紫苑”導彈支撐艦隊防空重任。此外它的武器還包括1座“維克斯”114毫米艦炮、2座4聯裝“魚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2座“密集陣”近防系統。
最后來到駕駛室,這里給記者最大的感觸就是視野開闊,可以180度觀望。在寬大明亮的玻璃前,順著埃森海艦長的手勢,記者看見了導彈垂直發射裝置以及艦炮。“一旦實彈發射,將是烈火沖天,非常壯觀。”艦長埃森海告訴記者,“‘勇敢’號自從執行此次環球航行任務,就沒有實際使用武器訓練,彈藥實在太貴了。”不舍得用“彈”的“勇敢”號,卻有一顆勇敢的心。
厚重文化
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勇敢”號的到訪,如同一位紳士,傳播著英國沉甸甸的文化。
有幾個片斷讓記者記憶猶新。12月11日上午,東海艦隊司令員蘇支前中將一行應邀參觀“勇敢”號。當大家來到駕駛室時,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場景:身穿盛裝的4名樂手在傾情演奏,其中3名拉小提琴,1人在拉大提琴,古典名曲,優雅動聽,簡直就像一場私人的專場音樂會。大家欣賞音樂的同時,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交流著業務,非常愜意。
當天晚上,上海華燈璀璨,停靠在北外灘的“勇敢”號舉行甲板招待會。“冷餐會上的所有點心,均是‘勇敢’號水兵親手烹制的”,艦長埃森海告訴大家。在充滿溫馨、濃郁特色的氛圍中,中英海軍官兵品嘗英式美食,熱烈交流。
“請大家觀看降旗儀式。”19時50分,隨著艦長埃森海的招呼,中英海軍官兵從機庫來到后甲板,翹首以待。不一會,“勇敢”號儀仗隊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從機庫走向艦尾,其中2名降旗手向著軍旗肅立,其余列隊。隨后,軍樂響起,由10多名“勇敢”號艦員組成的軍樂隊亮相登場,他們身穿演奏服在甲板上來往3次后,面向艦尾軍旗肅立,降旗儀式便開始了。一名手握軍刀的女軍官率領6名水兵持槍走向軍旗,將槍舉向天空,隨后模擬一陣槍響。據說,這是表示自己的槍彈沒有受潮,可以隨時擊退敵人的夜襲。然后,“勇敢”號全體官兵向軍旗敬禮,在樂曲中,軍旗徐徐落下。這一幕,讓記者為之感慨:陸家嘴摩登建筑,霓虹燈在閃爍;而“勇敢”號上,正在演繹百年不變的傳統文化。
“‘勇敢’號此次訪問上海,正值中英雙邊關系的關鍵時期,意味著兩國將在國防安全、創意文化及科學創新方面有更多合作的可能。”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或許,“勇敢”號“秀”的不僅是科技創新,還有文化傳承。
責任編輯:李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