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29日,日防相小野寺五典在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會談時表示,有必要允許自衛隊從較遠區域趕至事發地援護的“馳援警衛”存在,以便在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PKO)的他國部隊等遭遇武裝襲擊的情況下加以支援。2014年《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指出美國將繼續為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做出突出貢獻,并將保持在東亞強大的軍事存在,強化東南亞軍事部署。奧巴馬訪日后公布的美日聯合聲明,透露出明顯的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強化日本軍事作用的意圖。近來安倍大肆炒作中俄軍事演習,鼓吹日本面臨的安全環境日益嚴峻。美國的戰略需要與大力支持,安倍的大力鼓吹,為日本自衛隊改革迎來了難得機遇,自衛隊正逐漸掙脫束縛,野心迅速膨脹。
解禁集體自衛權加速走向海外
奧巴馬公開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中俄聯合軍演,又為安倍大肆渲染炒作提供契機,安倍迎來“解禁良機”。5月16日,安倍提出在日本遭受重大安全威脅時,應允許有限行使集體自衛權,建議修改對《和平憲法》的解釋,以此解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障礙,并在執政黨內協商。種種跡象表明,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努力即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逐步摘掉法律“緊箍咒”。據《讀賣新聞》等日本媒體報道,為了更好地讓自衛隊走出國門,擁有更大的自主權,日本政府決定,將修改《自衛隊法》,對自衛隊的“防衛出動”增添新規定,以便采取介于自衛權和警察權之間的“對抗措施”。日本政府將力爭在夏季的內閣會議上,通過有關修改憲法解釋和完善相關法律的方針,最早有可能在秋季的國會臨時會議上提交《自衛隊法》修正案。
據報道,安倍設立的由專家組成的“關于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礎懇談會”日前敲定了建議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報告概要。概要主張修改憲法解釋,使憲法允許的“必要最小限度的”行使武力,涵蓋集體自衛權。懇談會認為,要行使集體自衛權,必須具備首相做出綜合判斷、國會承認等6個條件。報道稱,為配合美國總統奧巴馬有關“釣魚島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的表態,日本政府打算通過完善國內法來增強釣島防衛的遏制力量。
日媒報道,安倍政府在5月中旬接受懇談會提交的報告后,將就解禁集體自衛權制定“政府方針”進行協商,在夏季后的內閣會議上修改憲法解釋。安倍政府為解禁集體自衛權,考慮在內閣會議決定修改憲法解釋以在集體自衛權之前制定的“政府方針”中,寫入研究修改《自衛隊法》、《周邊事態法》、《武力攻擊事態法》、《船舶檢查活動法》和《聯合國維和行動合作法》等5項相關法案,預計最終將修改超過10項相關法律。《武力攻擊事態法》和《周邊事態法》修改案中預計將著重研究美軍艦船遭到第三方攻擊時自衛隊的防護任務。為配合《船舶檢查活動法》修改案中假設的現場搜查,官邸和自民黨主張首先解禁集體自衛權。
處心積慮尋求走向海外機遇。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深入推進,日本極致發揮其馬前卒作用,想盡一切辦法參與所謂多國部隊相關行動。小野寺五典在視察那霸自衛隊基地的時候稱,將積極推進日本海上自衛隊反潛機參與多國部隊行動,要讓派往打擊索馬里海盜的P3C參與美國主導下各種各樣的多國部隊演習或軍事行動,把日本的作用推廣到世界。安倍也表示將積極考慮讓反潛機參與多國部隊行動。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正在與美國積極協商,力爭包括反潛機、新式水路兩棲戰車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參與美軍軍事行動,實現自衛隊在海外陸上駐扎,讓全世界默認日本軍事力量可以在全世界存在,以前日本沒有辦法在陸上駐扎,現在通過所謂的借口得到了允許,今后這種步伐還會越來越快,包括新型坦克有可能在海外戰場上出現。據日媒最新報道,日本部分右翼政府成員,正在謀劃、設計、規劃與協調自衛隊走出國門一攬子計劃方案。可以預見,日本自衛隊在加速走向國外方面將陸續有新的大動作。
巧施計謀實現事實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
日媒報道,自從大幅放寬武器出口標準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通過后,日本政府就如被困多年的野獸被解除了羈縻一般,呈現出一派饑不擇食的樣子。日本政府“小算盤”打得叮當響,目前正緊鑼密鼓地與美、英、意等國合作,共同開發最先進隱形戰斗機F-35和“標準”-3 BlockIIA型導彈;同時計劃向印度、澳大利亞、美國、東南亞、歐盟等國家組織出口武器裝備或關鍵零部件。
藏軍于民偷偷出售。日本軍工企業有個特點,就是藏匿于民用工業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日本軍事力量發展受到多種限制,沒有官辦的專門從事武器裝備生產的工廠,而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立了以私營企業為主的軍事工業,但其通過采取“先民后軍、以民掩軍”的發展模式,使軍工產業得以發展。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溫冰表示,日本軍工企業的發展,始終得到政府在政策、資金和技術方面的暗中支持。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日本防衛省專門設立一個新部門,推進與高校在國防裝備領域的合作研究。該部門將致力于利用高校在基礎研究方面的優勢,提升國防技術,日本防衛省計劃在多個領域加強同學術界的合作,包括機器人、材料技術和雷達等。
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豐田、東芝、索尼這些廣為中國消費者熟悉的日本企業,不僅生產電梯、汽車、筆記本、手機、相機等產品,更有著另一重身份—軍工企業。日本從事軍工生產的大型企業就有20余家,承包企業2500余家,儼然構成一個隱藏于民間的“軍工帝國”。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日本半軍半民的軍工復合體多以民用工業的面目示人。受制于日本自衛隊訂單少,武器又不能出口的窘境,日本軍工企業生產線開工嚴重不足。“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事實上就像發令槍,這些軍工復合體忍不住暗自高興,個個摩拳擦掌、急待沖刺。
據報道,這些藏軍于民的軍工企業正在偷偷地加緊研制軍用電子元件、潛艇、艦艇、水上飛機以及坦克,并秘密地聯系買家,取得了不俗進展。近期,三菱重工、日本商工會議所等企業與組織紛紛表示將努力為國際軍備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日本最大的軍工企業三菱重工于4月2日發表聲明稱,“武器轉讓三原則”表明日本政府認可對加強國防生產和技術基礎的需求。三菱重工還表示,將努力遵守新的指導方針,以及政府對于監督軍品出口或日本軍工公司參與國際軍品生產和開發項目的要求。日本經團聯會長米倉弘昌表示“非常歡迎武器轉讓三原則”。日本商工會議所會長三村明夫稱,希望新三原則可以在有效削減國防費用的同時更方便日本在國際間做出貢獻。安倍第二次上臺執政之后,從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間,曾訪問15個國家,共帶去32家日本軍工企業同行。每去一處都有與訪問國進行“防衛交流”的記錄,目的就是推銷日本的軍工產品,給日本軍工企業拉生意。
出售武器信心十足。近期部分軍工企業人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經過努力,他們完全有能力與俄羅斯、美國等軍火出口大國同坐一個餐桌上。在軍艦隱形化、反潛能力方面,以三菱重工為代表的日本軍工企業擁有絕對的信心。日本在半導體、新材料、超導技術等領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冶金、機械、鋼鐵、造船、核工業及航空航天等軍民兩用產業上,也都具有世界一流的技術和強大的生產能力,這為日本軍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日本軍工企業在艦船、坦克、火炮、導彈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在電子技術方面的很多領域還領先于美歐。日本最先進的“蒼龍”級潛艇,無論是在艇形設計、AIP(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設計方面,還是電子、武器裝備系統方面,與制作精良的德國產品不相上下,由于排水量較大,其動力和遠海作戰能力更強。日本的16DDH、22DDH級直升機母艦、“大隅”級登陸艦在世界范圍內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日本還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P1反潛巡邏機,C-1中型運輸機以及“新明和”兩棲飛機等,都有技術優勢。在武器發展方面,當前美國在限制日本,如果放開限制,以武器出口為武器研發輸血,日本可能會在10~20年內建立完整獨立的國防工業體系,其武器裝備將會處于世界頂尖水平。
瞄準盟友及東南亞。日媒報道,日本軍工企業在與美國、英國、法國等共同研發武器的同時,積極向澳大利亞、菲律賓、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出口武器。據英國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出臺“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后,日本現階段將主要出口非致命的防衛裝備,包括巡邏艇、掃雷儀等。日本一些官員和專家認為,日本有望出口的武器裝備包括柴油動力潛水艇以及“新明和”US -2兩棲巡邏機。從長遠看,坦克、戰斗機、潛艇等優勢武器將是日本的強項,而巡邏艇、掃雷儀等非致命的防衛裝備也會是日本軍工企業的主要產品。通過與國際間合作,日本將獲得當今先進的武器研發技術。據報道,日本把東南亞國家乃至其他亞太國家,作為武器銷售的重點地區,以此作為自身走向政治大國的“踏板”。日本正在積極發揮在半導體、新材料、超導技術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在艦船、坦克、火炮、導彈和軍用電子設備等領域,悄悄與盟友、東南亞各國展開合作談判,預計不久就會出臺部分協定,實現切分世界“售武”蛋糕目標。
多措并舉擴大自衛隊影響力
《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奧巴馬訪日后公布的美日聯合聲明,透漏出美國期待發揮美日聯盟中日本自衛隊作用的強烈信號。安倍長期努力的解禁集體自衛權工作在美國支持下正在變為現實,擴大自衛隊影響力已經成為無法阻擋的態勢。
擴大自衛隊影響力,是謀求軍事大國與政治大國地位的安倍政府極力追求之一。綜合分析近期日本媒體的各種報道,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采取多種手段獲取民眾支持,國際上廣泛開展“地球儀”、“價值觀”、“金元”和“面包”等外交斡旋,獲取國際社會同情理解,解禁集體自衛權,最終將自衛隊轉化為“國防軍”,已成為安倍的重要行動指引。
增大國內影響力贏取民眾支持。最近,大量軍事迷與普通民眾喜愛的《MAMOR》雜志邀請明星上封面,還推出了《感謝MAMOR,我和自衛隊官員結婚啦》專欄節目,吸引那些對自衛隊毫不關心的人群,從而達到宣傳自衛隊的目的。神奈川縣橫須賀市舉辦了一項活動,在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等船艦上,讓普通民眾品嘗自衛隊隊員飯菜的咖喱。據報道,為了消除國內民眾對日本右傾的擔憂,為自衛隊發展謀求更多支持,安倍政府積極采取系列親民措施,以求民眾更好地了解自衛隊并支持自衛隊。他們成立專門的小組,研究增強自衛隊國內影響力的具體措施方案,并利用媒體、公開活動等機會分步實施。據報道,日本右翼在國民西化多年、對政治失去興趣的情況下,利用底層經濟惡化、年輕群體趨向宅化等轉嫁仇恨給中國,搞一些媒體時代的噱頭,淡化自衛隊的潛在血腥,從而贏取贊同。
展開國際斡旋擴大國際影響力。安倍重新執政后提出了“安保鉆石”構想,該構想的重點是,以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以及美軍太平洋據點夏威夷結成一個菱形的“安保鉆石體系”,以強化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海上安保,為擴大自衛隊影響力創造良好環境。2013年12月在東京舉辦的日本東盟特別峰會上,安倍斥巨資援助東盟國家發展,并發出聯合起來對付中國的號召。2014年3月初日本積極接觸朝鮮,不久安倍又與越南簽署防務合作協議,日本在擴大自衛隊影響力方面可謂步步加力。可以說日本依靠美國,拉攏東盟、印度等亞洲國家,以制衡中國為幌子擴大自衛隊國際影響力圖謀昭然若揭。
近年來,日本利用東亞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感到不安的心理,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散布謬論,敗壞中國聲譽,如中國搞“軍國主義”、“謀求霸權”、“掠奪資源”和企圖以“實力改變現狀”借機擴充軍力,放寬自衛隊行動限制。日本與東盟(ASEAN)簽署協議,同意在國防裝備和技術方面探索合作,以加強海上安全與救災。日本-東盟協議是為了聯合開發海上系統,旨在促進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方面的能力,潛在的合作領域包括預警探測系統、通信和信息收集/監視系統,實際上就是實現日本軍力走出國門的具體舉措。近期,安倍宣稱日本南海的事態不是隔岸之火、他人之事。這意味著解禁集體自衛權之后,日本將會插手本身已經十分敏感的南海事務,擴大自衛隊影響力。
前不久,日本海上幕僚長河野克俊高調赴青島出席西太平洋海軍論壇,為自衛隊造勢。日本海軍自衛隊倍受鼓舞,他們在各類媒體上,對幕僚長在國際上積極宣傳海軍自衛隊表示贊揚。小野寺五典在近期的東南亞出訪中,更是不斷地在為日本自衛隊“鼓與呼”。5月安倍訪問德國,拒絕仿效德國為二戰向鄰國道歉,并積極宣傳自衛隊,協商安全合作事宜。
日媒報道,日本政府正在采取復合舉措,增強自衛隊國際影響力,為自衛隊走出國門,執行軍事行動鋪路。
責任編輯:劉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