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滿心期待地把特意為他做好的飯菜端上桌,他卻完全不領情,左一個“不吃”,右一個“不吃”,你一個不注意,他就哧溜溜下了桌,玩去了!哎,我們似乎都看到了你愁眉苦臉的樣子。想讓他吃的方法很多,可是,唯一你不能做的就是非逼他吃不可。郭艷
當他不想吃的時候,你想過原因嗎?你試圖改變過對策嗎?你那種“非吃不可”的態度讓你如愿以償了嗎?其實,對吃這件事,還是得把自主權給他,因為他畢竟是個獨立的人,他餓不餓,他知道得比你更清楚不是?
拒絕吃飯的7個原因
身體不舒服。大人生病還有沒有胃口的時候,何況孩子呢?孩子生病,身體有各種不舒服的時候自然會拒絕吃東西,很多爸爸媽媽將孩子不愛吃飯看成是生病的早期警報,如果是生病不愛吃東西,要給孩子喝大量的水以防脫水。
缺少活動。如果孩子整天沒有跑,活動量太小的話,那消耗的能量太小,自然胃口就小,要根據孩子的能量需求來衡量孩子的胃口。
食物讓孩子味蕾不能接受。孩子的味蕾通常比成人更敏感,可能你吃著沒有任何辣的感覺,他卻在一旁大叫太辣。
出牙的不適。出牙也會導致吃東西的不適,孩子食量一直很好,突然不愛吃,你可以查看孩子是否長牙了。
意識到自己很胖。如果他總是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是:哇,好胖,哇,好結實,實際上,這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體形很胖這件事。特別是三四歲的一些敏感的孩子,他們可能不會表達說,我太胖了,不能吃這么多食物,但是他們潛意識里會抗拒食物。
害怕某些事情。你的孩子突然胃口很不好,以前在幼兒園里好好的,突然就不怎么愛吃飯了,可能是在幼兒園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給他們心情帶來了影響,孩子感到害怕的時候也會失去胃口。
食量就是小。有的孩子就是食量小,不要光以吃進去食物的多少來衡量孩子是否吃飽,每個孩子的食量是不一樣的。更科學的方法是要以孩子的身體發育狀況來看,如果孩子身體發育一切正常,孩子食量小,也沒什么問題。
這些辦法你可以試試
孩子不愛吃飯,如果排除了身體、情感因素,爸爸媽媽可以做些什么提高孩子的食欲和對吃飯的興趣呢?聽聽專家的建議。
1
一起吃試試:很多上班的爸爸媽媽經常會錯過和孩子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飯的機會,在孩子吃完飯時才到家。要盡量安排你的日程,保證一天至少能和孩子吃上一頓飯,并且把它變成和孩子一起享受食物和聊天的好時機。和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以嘗試吃相同的食物,讓年齡小的孩子吃大人的食物,這樣可以使他們沒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覺,想象你的孩子也許想吃所有的東西,也沒有什么“大人專吃”的食物。
2
飯菜和餐具都可以下功夫:如果你每天面對的都是一成不變的飯菜,一成不變地做飯,相信你自己也會沒有胃口的。所以,爸爸媽媽需要在飯菜的色、香、味和形上下功夫,選擇有吸引力的餐具,這樣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進食樂趣和食欲。
3
讓孩子自己決定吃不吃,吃多少:一般來說,1歲半以后的孩子吃飯,自己決定喜歡吃什么,吃多少,才能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如果明明沒有吃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了,那么過一會兒他餓了,就是他自己導致的后果。在這之中,爸爸媽媽要讓他逐步理解,自己要承擔自己不恰當決定的后果,那就是可能要挨餓。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由別人來決定,那么長大了也就失去了找到自我,認識自己的機會。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要保持平淡,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松,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4
提供多樣的有營養的食物:爸爸媽媽在餐桌上不要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爸爸媽媽在做飯時調節,端上桌的食物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對于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吃菜的孩子說“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給你吃肉”。這樣的話只能讓他更討厭吃菜。強迫孩子吃不喜歡吃的東西,會讓他更加厭惡這種食物。如果爸爸媽媽擔心孩子攝入的食物品種太單一,可以將他不喜歡的食物做得有意思一點,比如把他不喜歡的胡蘿卜做成花的形狀,吸引他來吃,他也許會從此愛上這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