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喊破嗓子他照舊我行我素,你都恨不得動手了他還一臉的倔強與不服。其實,在對寶寶的管教中,干嗎非強抓硬拽,干嗎非厲聲呵斥?有幾種方法對待寶寶,可以做到零威脅、零恐嚇、零打罵,關鍵是他還更合作,你信嗎?
誰家的寶寶都有任性蠻橫的時候,對待這些小家伙,有時還真的想點辦法才能搞定!要不,你試試下面這些方法看看?
裝聾作啞你該會吧?
你跟他一本正經地說話,他卻朝你哈哈大笑,而且不停地說“屁屁屁”,他們可不會照顧你尷尬的情緒,可能在公共場合或者熟人面前,他們也會大聲說“我要吃臭粑粑”,你問他某個東西是什么,他們估計也會挑戰你的忍耐力似地說“粑粑!”
遇到這種情況,你能做的最好就是假裝沒聽見,如果他一說完引起了你強烈的反應,那么下次他還可能翻來覆去地說,下次他還可能想用這種語言來激起你的回應。
別在一開始就讓他不高興
與其在他歇斯底里的哭喊聲中你被他徹底激怒,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在談話一開始就創造一個友好的氛圍。比如,你要帶他去超市,他卻賴在家里不肯出門,你對他又拉又扯,硬拽著他出去,這就是不愉快的開始,很可能到了超市,他還會在超市的地板上打滾以表示抗議。與其這樣,你不如事先就以商量的口氣對待他,和他商量好你們要一起去超市了,如果從事情的一開始就讓他覺得你的友好,這樣他發脾氣的概率會小得多。
記住,當寶寶拒不配合的時候,你不如玩點小花招,給他一個夸張的表情,做一個可愛的鬼臉,這樣比強制地讓他聽你的指揮好得多。
硬心腸必須有!
你要給孩子設立明確、嚴格的規則,比如不能再吃糖了,不管他如何胡攪蠻纏,媽媽絕對不能讓步,只有長期這樣,他們才會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當然,情緒上還是應該理解他們,比如他一定要在飯前吃蛋糕,你可以說:“媽媽知道你很想吃蛋糕,媽媽自己也喜歡吃蛋糕,但是我們必須要等到吃晚飯才能吃?!眻远愕牧?。當你覺得不應該滿足寶寶的某個需求時,可以適當地向他解釋—下,然后讓他知道你堅定的立場,絕不會因為他的哭鬧而改變。
作息習慣應形成規律。如果每天刷牙、一周洗澡兩次已經成為孩子固定生活程序中的一項,那么他就不太可能因為這些事和你“斗智斗勇”。
選擇權可以有!
“告訴他該上床睡覺了,我都叫了三遍,他仍然當作耳邊風,還自顧自地玩,對我不理不睬!”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抱怨。
你不妨給他一個選擇,“你是現在要媽媽陪著你睡還是待會兒你自己一個人睡?”如果他選擇“要媽媽陪”,你不妨非常正式地挽著他的胳膊,發出非常誠懇的邀請,“請跟我一起來吧”,一邊把他帶到床邊。有更多的選擇會讓他更加配合。
給寶寶選擇權,他會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和對他需求的顧及。抱怨、命令都不是寶寶需要的,“你快…-”、“你馬上跟我去……”,這樣的語氣會讓寶寶很反感,他們更容易接受的語氣是:“你能夠……嗎?”“你可以……嗎?”如果你的寶寶在烈日下拒絕戴帽子,可能下次出來他又會改變主意,主動要求要戴上帽子,所以,在這些小事上你大可不必充當“專制者”,非要他把帽子戴上不可。
快!轉移他們的注意
你的寶寶就是不愿意坐推車?你兩歲的寶貝兒子正在和他的小伙伴為一件玩具發生爭執?
對3歲以下的寶寶來說,相比責備和處罰,你倒不如轉移他們注意力。如果他們注意力只關注在手頭的事情上,矛盾可能更加激化。
比如他不想坐推車,你不妨用充滿期待的語氣告訴他,“寶寶快,前面有個可愛的小狗狗,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在干嗎?!边呎f邊把他放進推車里,然后推著他往前走,事情是不是輕而易舉就解決了?
對了,關于搶玩具的事情還要告訴你,你讓兩三歲的寶寶一定要有分享意識有點強人所難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剛萌發,還分不清你我,所以,與其不停地在他們爭搶玩具時告訴他東西一定要分享,不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先把可能引發的“戰爭”平息下來,事后再告訴他分享是美德。或者在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時,你事先就準備一些很容易分開的玩具,比如橡皮泥等。
2~3歲你應該知道的
讓寶寶更合作要“兩個必須”
你必須實際一點:給寶寶合適的期望,理解寶寶哪些東西是他能夠理解并且能夠達到的。比如兩歲的寶寶還沒有分享的意識,你卻一定要堅持讓他與別人分享他喜歡的東西,結果可想而知一他不分享,你對他惱怒極了。什么年齡階段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都是你管教他必須先了解的。
你必須從一而終:對于那些你認為不能觸犯的東西,你必須做到從一而終地堅持原則,可不能今天他做這件事你說行,明天又不行了,這樣寶寶會覺得混亂,他會不停地試圖觸摸你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