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激趣一、導入新課新穎,啟發思維深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小學生愛聽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再導入新課,適當引入典故、謎語、動畫等,可以幫助學生展開思維、豐富聯想,興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去,變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一課時,多媒體動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天氣特別炎熱。師徒口渴難忍,讓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一會兒,八戒抱著一個大西瓜回來了。悟空說:把西瓜平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聽了不高興,不斷地叫喊說:西瓜是我找來的,不分我六分之一,也得給我五分之一。八戒吃完西瓜拍著肚皮說我真傻這樣比應得的還要少。這樣導入,既生動有趣,又蘊含著新知識,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
二、創設情景有趣,誘發興趣盎然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聲像結合、圖文并茂的功能,創建與教學內容貼近的情景,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會使課堂教學過程形象化、趣味化,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教《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提出問題,你能用今天的學習知識說明汽車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的嗎?教師演示課件,屏幕上出現一片綠地,一只小猴子坐著一輛方形車輪的車上前進。被車顛得一上一下,學生開懷大笑。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小猴子為什么會感覺顛簸?有學生回答:因為車輪是方的,有棱角的。教師繼續演示課件,屏幕上出現小猴坐在橢圓形車輪的車上,伴著音樂前進的畫面,仍見猴子隨著車輪轉動上下顛簸。教師再次提問,有效地激活了學生思維。繼續引導學生看屏幕:一只小猴,端坐在圓形車輪的車上,在悅耳的音樂伴奏中平穩前進。車輪向前滾動時車軸劃出一條余地面平行的直線。鮮明揭示了猴子平穩前進的道理。通過三次有聲有色的演示,既加深了學生對園進一步的認識,又使學生趨于降低的興趣被激發起來,學習的欲望又被調動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濃厚的求知氛圍中。
三、強化感知具體,突破疑難問題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向抽象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從而解決這一矛盾。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不斷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逐層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最終完成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有聲有色的運用,不僅能強化新知識的重點,而且在形象的感知中突破知識難點。
四、開闊廣闊視野,激發不斷創新
多媒體教學以特有的聲像同步、三維動畫演示、模擬實物形成過程等特點,有聲有色地展示教學過程,便于學生認真觀察,在觀察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有所發現,在發現中啟迪思維。為學生創造一個富有時代動感、具有吸引力和想象力的學習環境。在學習《角的初步認識》一節,比較銳角、直角、鈍角的大小,先畫出銳角,再使銳角另一邊繞頂點逆時針旋轉,形成直角,再繼續旋轉一定角度,形成鈍角。通過旋轉展示,三種角之間大小關系顯而易見。教師提出問題:鈍角可由哪幾種角構成?直角可由哪幾種角構成?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交流,從而發現新問題,達到不斷創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