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之前,你是否想到過互聯網和金融能夠實現跨界,而現在你正拿著這些跨界的成果思考如何打理自己的小金庫。毋庸置疑,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繁榮時期,互聯網巨頭和金融大佬們紛紛在這場博弈中揮斥方道,目的只想打下一片屬于自己的江山,在這個新平臺之上誕生了諸多讓人眼花繚亂卻又垂涎欲滴的新產品。
三匹悍馬錙銖必較
在科技大佬們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之后,中國平安按捺不住心中的熊熊斗志,推出了“壹錢包”加入到激烈混戰,它的廣告語非常吸引人一一會聊天的錢包,這—下子把微信支付和余額寶的優勢做了社交和支付的結合。而騰訊在“壹錢包”的上線前一天便突然推出“理財通”,這個號稱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16倍的理財產品顯然對余額寶造成了很大威脅。大企業在收益方面的錙銖必較會直接影響到剛打下來的堡壘是否能夠守得住。余額寶上線不過半年之久,但它的銷售規模已經沖破2500億大關,用戶直逼5000萬,這就是打江山強,守江山也強的典范。業內有人戲謔稱,2014年的互聯金融圈要看三匹馬——騰訊的馬化騰、平安的馬明哲還有阿里巴巴的馬云。
大平臺大較量
誠如上文提及的三大平臺,回歸到他們的競爭手段方面,我們不難看到支付功能、消費產品、理財手段和社交方式這幾大重心幾乎必不可少,在這個前提基礎之上,大家再去比拼用戶的基礎、忠誠度和消費能力。作為互聯網元老,阿里和騰訊的用戶自不必說,微信在中國活躍用戶的覆蓋率達到20%,支付寶的活躍用戶達到2億,這就是他們二者的基因優勢,別人無法企及。但天賦彌補不了水土不服的體質,互聯網跨界到金融圈子如果僅僅作為銷售平臺的話那么永遠無法成事。所以阿里和騰訊是在流量基數上做金融生意,中國平安則是站在金融平臺上創建新的社交工具,三者可謂相互制衡,各有所長。
移動理財的新進步
三駕馬車就是如今互聯網金融的一個縮影,無數的小馬車追在它們的屁股后邊步其后塵,我們也看到了其中的趨勢和方向,比如傳統的支付業務被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逐漸替代,眾籌融資代理了傳統證券業務……面對這樣變化,傳統銀行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業務體系和戰略導向通通發生了改變,當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八零后、九零后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理念早就不局限于把錢存在銀行中,在選擇理財方式的時候,他們會膽大心細地投身于互聯網中,其實這不僅僅是科技、經濟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是時代的一種新變革和新進步。
也許曾經的你會帶著所有的辦公用品去旅游、開會、泡咖啡廳,但在變幻莫測的移動互聯網世界里,所有的事情全部化整為零。就好像一個智能商務空間,雖未說出一句支言片語,但它的輕商務卻已經滿足了你所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