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者對交通事故等級劃分的需求,以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程度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決策樹的方法,建立了交通事件延遲時間預測體系。并以每個參與交通事故應急處置的部門為指標,建立了交通事件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劃分體系。在綜合了交通事故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劃分體系后,建立了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視角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法,從而解決了在不同環節上,高速公路營運管理部門的交通事件等級劃分問題。
關鍵詞:事故等級劃分;延遲時間;應急處置;聯動程度
中圖分類號:TP393;U4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1302(2014)06-0078-03
0引言
現行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是公安部1991年12月20日以公通字[1991]113號文“關于修改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規定的,并于199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此劃分標準是以公共安全為視角,以傷亡人數和經濟財產損失為劃分依據的公安劃分方式。
現有對交通事故等級劃分的研究不多,共有3篇研究論文:2004年,龔鵬飛提出以經濟因素及法律、法規為出發點,對現行的交通事故等級分化進行了完善,并提出新的劃分方法[1];同年,唐陽山從我國目前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研究了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法的不足之處,提出了改進的等級劃分理念,加入車輛類型和車道等級因素[2];2005年,林雨采用死亡人數、重傷人數、輕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及間接經濟損失(新增)作為評價指標,構建了模糊綜合評價模型[3]。
我國現行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及相關研究,主要側重于交通事故對人身財產安全的影響程度,根據傷亡人數和經濟財產損失進行等級劃分,就是從公安部門的視角出發,對交通事故進行事后統計,評估安全狀況,解決公安部門所關心的問題。
但是,在交通事故問題上,交通運營管理部門與公安部門的信息需求及所關心的核心問題不同:交通運營管理部門需要的是在事故發生后,立即對事故的等級進行評估,并根據事故的等級作出快速應急反應。因此,交通運營管理部門應采用內部獨立的交通事故劃分方式,來解決自身所關心的問題。
本文意在以高速公路為研究背景,從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視角,以交通事故延遲時間及應急聯動部門數作為劃分依據,建立針對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部門的交通事故劃分體系,實現在獲知事件等級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能夠清晰地獲知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需要聯動的部門,為交通事故的應急調度及路網的交通誘導提供決策性數據。
本文意在以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程度作為劃分依據,建立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法。首先以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程度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建立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的預測方法和應急處置聯動等級的劃分方法。然后在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基礎上,建立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式。
1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件等級劃分方法
1.1基于決策樹的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預測
事故的延遲時間可通過預測方式獲取,現有的預測方式有:概率分布、線性回歸模型、時間序列模型、非參數回歸模型、決策樹及元胞傳輸模型等,較為常用的是決策樹及元胞傳輸模型預測方式??紤]預測方法的信息需求量及應用方便程度,決策樹更為適合應用在事故的持續時間預測上。
決策樹對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進行預測的總思路是:首先對歷史交通事件數據集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事件類型和最佳事件子類型將其分為兩個或更多子集,再對子節點作進一步的劃分,直到取到所有可能的分枝,從而生成預測決策樹。
1.2交通事件的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劃分
在高速公路的環境下,參與交通事故應急處置的部門可以分為兩大類:內部部門和外部部門。內部部門包括路政、養護、監控中心,外部部門包括公安交警、醫療、消防等。
為了確保每個部門看到基于事故應急處置的事故等級時,都能明確地獲知事故是否與自身有關,此處選取每個內部部門及外部部門為指標,對基于事故應急處置的交通事件等級進行劃分。
首先明確每個部門的職責,具體職責如下:
(1)路政
在事故現場擺放有關標志,以避免其他車輛重復出現事故。將滯留人員撤離危險區。事故處理期間,路政人員應對事故當事人及其他有關人員提供飲水、食宿等有償生活服務,做好妥善安排;
(2)養護
就是對交通事件造成的路面、設施的損壞進行修復;
(3)監控中心
即對救援人員、車輛的指揮和調度,以及事故現場情況的實時監督,還包括交通誘導、管制信息的發布等;
(3)公安
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引導車輛、行人繞行,疏導交通;指揮其他車輛減速通過,指揮駕駛員、乘客等人員在安全地帶等候;造成道路、供電、通訊等設施損毀的,通報有關部門及時處理;確定交通事故當事人,控制肇事人,查找證人;處理危險品等;
(4)醫療
就是對在交通事件中受傷的人員進行醫療救助;
(5)武警消防
處理交通事件造成的火災,對在交通事件中受傷的人員,進行應急救援。
其次,對每個部門進行篩選。在內部部門中,當有事故發生時,路政、養護的工作是直接去現場解決問題,監控中心的工作是事故處理監督、指揮及交通誘導信息發布,屬于應急聯動的指揮、監督部門,和路政、養護不是一個性質上的。同時,在發生事件時,無論事件大小,監控中心都會參與。所以,在分析基于事故應急處置的交通事件等級劃分時,不對監控中心進行考慮。
在外部部門中,當有事故發生時,公安、醫療、武警消防的工作都是根據需要,直接去現場的,故把公安、醫療、武警消防三項,都列入考慮范圍。
最后,分析列入考慮范圍的路政、養護、公安、醫療、武警消防五項,在交通事件處理中的關系。當有養護、公安、醫療或者武警消防中一個或者幾個部門參與時,路政一定會參與,負責現在的維護,并協助交通的管制、疏散。當有醫療或者武警消防參與時,公安一定會參與,負責現場交通管制、疏散,治安維護、安全責任劃分等工作。
具體的交通事件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劃分方法如表1所列。
表1交通事件應急處置等級劃分方法
等級路政養護公安醫療武警消防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注:表中“√”表示交通事件需要該部門參與,“×”表示不需要該部門參與。
1.3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
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式應綜合考慮交通事故的延遲時間和應急處置等級,即體現對交通的影響,又體現參與應急處置的部門數量,充分說明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嚴重程度。
首先,對應急處置等級進行簡化。因為在這一部分的研究中,不用明確地體現在應急處置中,都有哪些部分參加,只是體現參加應急處置的部門數量即可,故可以對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劃分進行簡化,具體簡化結果為:1、2、3、4、5、6、7、8級都有一個及以上外部部門參加,把它們合成第一級;9、10、11級都是沒有外部部門參加,把它們合成第二級。
然后,對交通事故延遲時間與應急處置聯動等級的對應關系進行研究。本文把有一個及以上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大于60 min的交通事故,定義為一級事故;把有沒有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大于60 min的,定義為二級事故;有一個及以上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小于等于60 min、大于30 min的交通事故,定義為三級事故;把沒有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小于等于60 min、大于30min的,及有一個及以上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小于等于30 min的交通事故,定義為四級事故;把沒有外部部門參與的,事故延遲時間小于等于30 min的,定義為五級事故。具體的對應關系如表2所列。
表2基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角度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方式
參與處置的外部部門數事故延遲時間事故等級
≥1>60 min1
0>60 min2
≥1>30 min,≤60 min3
0>30 min,≤60 min4
≥1<30 min
0<30 min5
對于上述等級劃分的補充:不管事故涉及到多少部門或者持續多長時間,只要交通沒有阻斷,都按照5級來處理。
針對不同的交通事故等級,處置級別也不同:5級事故是在管理所一級,到股級單位即可處理;4級事故在科級范圍內處理;3級事故,需要上報路段公司;2級事故,需要上報集團一級領導;1級事故,需要上報省級主管單位。
2處置流程及事故等級判定
當高速公路上有交通事故發生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必須派遣人員快速到達現場,到達現場后,立即根據事故情況,結合預測決策樹,對事故的延遲時間進行預測,并判斷解決事故需要的執行部門,決定事故的應急處置聯動等級,把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快速地匯報到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根據應急處置聯動等級,確定處理事故需要哪些部門,并快速聯系所需部門趕往現場。同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根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快速判斷事故的等級,上報給等級相應的部門,并根據事故的延遲時間,制定相應的路網交通誘導方法,進行交通誘導。
3實例分析
2012年1月4日22時左右,云南省嵩待高速公路K87公里處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昆交集團的客車和一輛貨車相撞,造成車輛滾落公路,路基以及防撞欄受損,并造成8人死亡,13人受傷,其中2人傷勢較重。
根據事故的情況可以判斷:事故類型為人員死亡,已造成車輛翻車,死亡人數大于1人。通過上述判斷,可以預測次事故的延遲時間為127 min,可信區間為119~136 min。
同時也可以判斷出處置事故需要的部門為公安、醫療、武警消防、路政、養護。故,此事故為一級應急處置聯動事故。
根據上述信息,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可以快速做出反應:聯絡相關部門盡快趕到現場;根據事故延遲時間,制定交通誘導策略,對交通流進行誘導;根據事故的延遲時間及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判斷事故為一級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應上報到省級主管單位。
從上述過程可以看出,本文的交通事故等級劃分體系十分適用于高速公路對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理。
4結語
針對高速公路事件等級劃分問題,從道路運營管理者的角度,提供了一套包括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預測、應急處置聯動等級及事件等級在內的事件等級劃分方法,解決了在不同環節上,高速公路營運管理部門的交通事件等級劃分問題。
在研究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預測方法時,本文參考了劉偉銘的《基于決策樹的高速公路事件持續時間預測》一文中的決策樹構成及相應數據,沒有獨立地進行決策樹構建及數據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方面是因為大量、詳細的交通事故數據難以獲得;另一方面是因為本文在這一部門的研究中,不是十分必要地進行獨立數據研究,因為本文在應用時,需要高速公路的各個區域進行獨立的數據分析及決策樹構建。所以,本文中交通事故延遲時間預測的數據只是作為參考,不能直接應用。
參 考 文 獻
[1]龔鵬飛.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標準問題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4,19(1):158-161.
[2]林雨.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層次分析_模糊評價模型[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5(3):33-36.
[3]唐陽山,李江,張健. 道路交通事故等級劃分的探討[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24(5):33-35.
[4]劉偉銘.基于決策樹的高速公路事件持續時間預測[J].中國公路學報,2005,18(1): 99-103.
[5]呂山.標準IQR的計算及在實驗室能力驗證中應用實例[J].信息技術,2012(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