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是保險最基本的功能。購買保險后,一旦風險事件發生,投保人將獲得保險公司的險金給付,提高了投保人抵御風險的能力。在保障的基礎上,保險也可以實現投資、財富規劃、傳承等派生功能。近年來,國內的富裕群體不斷擴容,由于在國內信托還不具備完善的可操作性,保險的財富傳承功能尤其被富人們看重。
保單如何實現財富傳承
生活中,對于很多企業家家庭來說,為企業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公平地傳承自己的財富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對于繼承、贈予等財富傳承的手段,我們并不陌生。可是,保單又是如何實現財富傳承功能的呢?
55歲的孫先生通過多年的拼搏,成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企業,擁有的資產上億元。孫先生膝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繼承了自己在商業上的天賦,這些年來也是孫先生的得力助手;小兒子卻對生意毫不感興趣。孫先生明白,大兒子是企業最好的接班人,可是他又擔心這樣會不會對小兒子有失公平,希望給小兒子也多留一些資產。
在理財師的建議下,孫先生決定使用人壽保險來實現自己的資產傳承計劃。在他所擁有的1.5億元資產中,他以一次性繳費的方式用4,000萬元現金購買了一份終身壽險,保額達到了一億元,并指定小兒子是這份保單的唯一受益人。除此之外的企業資產他將傳承給大兒子。
按照這樣的安排,孫先生的大兒子和小兒子將分別傳承1.1億元和1億元的資產,既保證了“一碗水端平”,又給了兩個兒子發揮各自長處和興趣的安排。
保單規劃財富傳承的優勢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利用保險保單實現財富傳承的思路—投保人購買人壽保險等產品,指定某一位或是某幾位子女作為保險的受益人,在風險事件發生時,受益人按照事先指定的方式獲得保險金的給付。與遺囑、信托等財產傳承方式相比,使用保險傳承財富也有不少獨有的優勢。
合理規劃身后財富
盡管國內開征“遺產稅”的靴子還沒有最后落地,但可以預期的是,這一稅收終將納入對人們影響較大的稅種之一。事實上,在海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很高的遺產稅稅率。在家庭資產財富傳承時,需要繳納很高的遺產稅。因此,海外的信托、保險等財產傳承手段都使用得非常普遍,以達到合理規劃財富目的。
一般而言,被保險人死亡后給付受益人的保險金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在大多數國家壽險保費也是免稅的。因此隨著富裕群體的擴大,富裕人士們也開始未雨綢繆,提前通過投保人壽保險的方式規劃財富,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合理規劃身后財富。
相關鏈接—遺產稅
—遺產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死者留下的遺產征稅,國外有時稱為“死亡稅”。遺產稅有助于加強對遺產和贈與財產的調節,防止貧富過分懸殊,開征遺產稅已列入中國稅制改革的議事日程。
—全球共有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一百多個發達與中等發達國家與地區征收遺產稅。
—各國征收遺產稅稅率在10%至70%之間。
降低中介費用
除了遺產稅的因素外,使用保險進行傳承規劃也可以降低不少公證、評估及聘請律師所產生的費用。
我們都知道,在一般的遺產繼承中,繼承權公證的效力最高,但在繼承權公證的程序中需要支付公證費,還可能需要支付評估費、審計費等費用;如果涉及到繼承訴訟,更會產生訴訟費及可能的評估費、鑒定費、律師費等,如果涉及的資產高、時間長,這些費用將非常龐大。
但是,利用保險保單進行傳承規劃時,壽險能夠具備一定的遺囑替代功能。在保單中,投保人不僅可以指定多名受益人,還可以指定受益份額和受益順序,但不需要經過公證、評估等環節,與繼承權公證的方式相比,成本要低很多。
專屬權益可避免債務糾紛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種專屬權益,人壽保險保單受到較為嚴格的保護,即使投保人出現債權糾紛時,保單也不能被凍結、拍賣,被保險人和受益人領取保險金的權利不可被限制。
這一特性可以說是人壽保險所獨有的,對于企業主家庭來說,這一特性能夠有效發揮出降低風險的作用。畢竟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企業主們不得不面臨多種風險,大至全球經濟環境、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市場競爭格局變化,小到某一項經營決策、經營思路,假使公司運營不當或者企業主發生不幸或意外,公司財產被凍結甚至是拍賣時,人壽保險的保單卻能夠獨善其身。
在我國的《保險法》中也有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領取保險金是受法律保護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包括人壽保險,是不計入資產抵債程序的。
因此,企業主們在合適的時機投保高額保單,有利于將用于傳承的資產從個人資產、企業資產中“隔離”出來,建立起 “防火墻”。這部分資產將受到特別的保護,即使企業經營發生了困難,也能夠保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其他資產被凍結的情況下,人壽保單可以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變現,為企業主解決燃眉之急。
定期給付防止子女揮霍
“富不過三代”是很多富裕人士所憂心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上一輩人辛苦開創的事業、苦心積攢的財富被“富二代”、“富三代”們短期揮霍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除了信托計劃外,使用保險保單來進行財富傳承規劃,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解決這一問題。主要的方式是:投保人在定制保單時,明確受益人領取保險金的方式,如將一次性領取的方式改為定期給付,確定一個較長的給付期間,在這個期間內,受益人將定期獲得收入。
舉個例子來說,父母通過短期繳費或躉繳的形式,為子女一次性購買一份大額保險,合同生效或滿幾年后,就可在10年、20年或終身期間每年給予子女一筆保險金。如此一來,子女可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獲得穩定的收入,以保證生活質量,但又不至于短期內就揮霍殆盡。
與財產繼承、一次性給付保險金的方式相比,保險金定期給付的方式既達到了財產傳承的目的,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子女資金的使用,防止自己的財產被揮霍掉。
50歲的王先生一直相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很早就開始對資產傳承做出規劃。讓王先生最為擔心的是20歲的兒子,一方面他希望給兒子創造較好的物質條件,另外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兒子年輕時喪失奮斗動力。朋友的例子也讓王先生對兒子的婚姻問題非常重視,他不希望未來因為兒子的婚姻問題導致家產的流失。
解決方案:
1 理財師建議王先生可以投保兩份人壽保險,一份為終身年金壽險,每年繳納保費125萬元,連續繳費5年;另外一份為即期年金壽險,每年繳納保費125萬元,繳費期間也為5年。保險受益人均為王先生的兒子。
2 因此,在王先生兒子的青壯年時期,每年只可以領到基本生活費,等到快要退休時,他可以領取到大筆的年金,保證自己的生活無憂。
3 這一投保方案既保證了兒子在年輕時有足夠的奮斗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得家業常青。另一方面,即使未來兒子婚姻出現問題, 被分割的最多是已經領取的部分年金,未領取的部分不會被分割,避免了因為婚姻問題導致家產外流。
并非富人專利
富裕人群的財富數量大、結構復雜,需要較為完善的財富規劃體系,除了保險產品之外,大部分情況下還需要結合遺囑、贈予、信托等多種方式和手段統一安排。
但這并不是說,只有富人們才需要用保險規劃財富傳承。對于家庭頂梁柱的社會精英們來說,購買足額保險,可保障在喪失掙錢能力或是發生意外身故時,為自己及親人挽回損失、保全資產,最大程度上保證生活質量,同時這也是財富傳承的一種手段。
陸先生今年35歲,是企業中層管理者;陸太太是企業職員;他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兒子,今年已經2歲了。
陸先生身處通訊設備行業,競爭非常激烈,作為技術型的管理人才,陸先生不得不經常超負荷地工作。事實上,陸先生所處的行業也正是“猝死”、“過勞死”的高發地帶。有時候,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陸先生也非常擔心,自己一旦出現意外狀況,會對家人生活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害。
在理財師的建議下,陸先生購買了一份終身壽險(分紅型)計劃,他選擇10年期繳費,年繳保費28,000元,基本保額為50萬元。保險受益人為他的兒子。
他所能獲得的保險權益包括:
1 在保單有限期間,陸先生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分紅,靈活支取,也可累積生息(分紅是不確定的)。
2 如果陸先生不幸身故,他的兒子可以選擇兩種保險金的領取方式:
一次性領取,假使陸先生不幸身故,他的兒子可一次性獲得50萬元的身故保險金。
第二種方式是延期領取,延期一次性領取年齡為22歲,年度領取比例為2%。
如陸先生在50歲時不幸身故,17歲的兒子每年均可獲得1萬的年度給付,直至21歲。在陸先生的兒子滿22歲時,還可一次性領取剩余的保險金45萬元(50萬-1萬/年*5年)及各年度的利息總和。
特約專家撰稿 – 王浩靜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負責財富管理相關業務。在匯豐銀行擔任零售銀行管理及卓越理財顧問等職務,在財富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對于個人金融業務及財富管理領域有著獨特的見解及豐富的操作經驗。
小結
有計劃地管理財富,合理地安排財富傳承,既是對家人的保護與責任,也是在捍衛自己多年來辛苦拼搏的成果。具有遠見的你,還不快快行動起來。
注: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本文并非亦無意作為且不應被理解為任何理財或投資建議、意見、招攬買入或售出任何投資、認購或參與任何服務或對任何產品及服務的推薦。本文并不旨在提供專業意見(包括但不限于稅務、法律、財務或會計意見)或投資推薦,也不應被當作專業意見或投資推薦加以依賴。請您視個人需要征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文內容及所表達之意見僅為刊發時作者的意見,作者有權修改該等意見而無須另行通知。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及匯豐集團不對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提供任何擔保、陳述或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及匯豐集團均不對由于依賴本文中的任何意見或觀點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