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若走到上海大劇院跟前,定會被眼前華麗景象折服,整座建筑宛如“水晶宮”般落臥在人民廣場中心。這是上海最標志性的建筑,是國內外音樂愛好者心馳神往的圣地,它要表達的,是內在的活力,是彰顯外部寧靜籠罩下的內在生機,總設計師夏邦杰是這樣賦予它作品的定義——“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顆生命的種子,外殼、生命和開放是我設計的靈魂。”
2000平方米的大堂是專門為觀眾提供的休閑區域,大堂的主要調為白,高雅不失圣潔。大堂上空懸掛著由6片排簫燈架組合而成的大型水晶吊燈,地面采用舉世罕見的希臘水晶白大理石,圖案形似琴鍵,白色巨型的大理石柱子和兩邊的臺階極宮節奏感,讓人一走進大堂就仿佛置身于一個音樂的世界。黃色弧形墻和盾牌墻是大堂的主立面,它采用的是美國明尼蘇達州南部出產的特殊石材——黃沙石。這種石材類似石灰石,手感粗糙、歷史感強、沉穩凝重,與大堂柔和似水、絲緞般的燈光相映成輝,在平靜中透出一種樸實無華、堅強有力的美感來。這種更強調肌理對比、文化氛圍的石材與大面積的水晶白結合在一起,互相襯托,表現了當今歐美最現代的建筑風格和審美觀。大膽地使用黃色更能吸引人們的視線,使站在人民廣場的從不同角度,從里到外都能欣賞大劇院的風貌。
然而自1998年大劇院開業運營,常年運作,某些建筑裝潢難免出現破損、開裂、老化等現象。工程整修是刻不容緩的,今年10月,上海建工集團中標承擔上海大劇院改建工程,工程量雖說并不大,但重要的是大劇院廣場裝修改造所需石材,是產自巴楚的“沙漠綠洲”。難怪當地人說,麻扎塔格山和西海灣都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寶物,深藏于麻扎塔格山的“沙漠綠洲”堪稱“石之瑰寶”。你若留心,便可觀察出這石材精之所在,石材面上所程的荔枝紋,是工人們用形如荔枝皮的錘子在巖石表面精心敲擊的效果,這樣形成如荔枝皮粗糙表面,從而起到防滑作用、還能吸光吸熱、增加立體感和渾厚感。還有一部分則作了水沖面處理。這一重頭改造,也意味著巴楚的石材開始潛入上海市場。
Tips
水晶白大理石:屬于大理石的一種,產于中國云南省,水晶白大理石石板板面底色純白,板面主要分為粗花、細花。該石種白色純度高,大顆粒晶體結構,硬度大,色澤光潤,結構致密的特點,與通常的漢白玉礦石結構又具獨特之處。水晶白大理石是較好的裝飾石材,適合于家庭、單位、公共場所等內外裝飾。
黃沙石:屬于花崗巖的一種
底色:黃色
紋路顏色:金色
花草樣式:斑點顆粒
使用領域:室內外高檔裝飾、構件、臺面板、洗手盆、碑石等
巖石特征:細粒、麥金花崗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