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百變咖
一不留神成了綜藝節目寵兒的瞿穎,最亮眼的就是“百變五俠”組合中的精彩表現。一說這個瞿穎忍俊不禁,“因為大張偉、賈玲、白凱南、沈凌我們5個最搞笑,就自發組了一個叫‘百變五俠’的組合,準備任何時候出現都是集體一起。”她最新的想法要五個人拍電影,“我想要不要找身邊的朋友構思一下劇本,但能不能成型我不知道,因為我永遠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個“玩心”頗重的瞿穎一開始并不是去做模仿嘉賓的。但坐在臺上當觀模嘉賓時,她就表現出了躍躍欲試的架勢,看到嘉賓們的精彩表現時總是第一個起立鼓掌,而只要自己有空,還會經常性地竄到其他選手的排練廳,或者請教身邊的模仿專家許杰輝和模仿達人王祖藍,玩得不亦樂乎。終于,瞿穎如愿以償地站上了參賽嘉賓的舞臺,過上自己一直期待的模仿癮。
無論是從化妝還是動作細節,無論是唱歌還是舞臺風格,瞿穎總能細化到每一個模仿的點,將模仿對象的特點展現得惟妙惟肖。畫著兩道殷紅的眼妝,身著一件重達30斤的戰袍,肩頭繁復高聳的銀飾閃閃發亮,瞿穎模仿的“龔琳娜”的眼神和動作竟幾乎能做到和原作“神同步”!而當身著一襲軍綠上衣、藍色牛仔褲,梳著蓬亂的短發,瞪著兩條劍眉的“崔健”蹦跶著出場時,所有的人都被鎮住了。當然最贊的還是要數她模仿的“毛寧”,借助化妝效果,打造出長臉、大下巴、寬額頭,把眼睛貼成內雙,用陰影粉把鼻孔畫大。表演時,她故意把下巴向前伸,頭仰成45度角,強調微張的鼻孔,眼神迷離,把毛寧的特點放大,所有人都忍不住笑噴了。“他唱歌有套習慣性動作:瞇眼睛、張鼻孔、伸下巴。眼睛也不是總瞇著,會偶爾使一下勁,放一下光,”瞿穎說為了把毛寧的特點表現到最后,她還特地選擇了毛寧成名曲《濤聲依舊》最有特色的一個版本,“就是1993年春晚的那個版本,他跳了一種奇怪的舞,現在看起來很好笑,但那是帶有年代符號的記憶,會給人親切感。我就想一定要學會那個舞。”
瞿穎的“模仿”叫好聲一片的背后,其實是與她的認真是密不可分的。在她的身上,無時無刻不存在著的一股認真勁,“因為我愛它,所以我認真做到最好。”話劇出身的瞿穎不僅善于捕捉人物的細節和心理,電影和電視劇中與多位知名導演、大牌明星合作的經歷,更讓瞿穎的演技如虎添翼,尤其是許杰輝、王祖藍以及后臺的指導老師們那里,她學習到了許多模仿的經驗。而要說真正讓這個“大玩家”揮灑自如的,更多的則是她淡然自若的心態:“我的宗旨就是玩的開心,玩的大方,玩的有內涵。用阮兆祥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模仿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閑散”大玩家
從出演張藝謀的首部現代都市題材影片《有話好好說》女一號安紅,成為最時尚的謀女郎,被評為當代最受中國大學生歡迎的女演員開始,她之后擔任哥倫比亞國際電影節推廣大使,還獲得第十五屆韓國最高演藝大獎—最佳外國演藝大獎以及美國美華藝術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紐約中國電影節”亞洲杰出藝人獎。貼在瞿穎身上的標簽很多,“國際超模”、“演員”、“歌手”、“主持”……每一項她都玩得風生水起,但她卻總說自己是個沒什么事業心的人。
瞿穎說她平時的生活狀態就是——“宅”,“在家畫畫、做菜、跟朋友聚聚會、看看書、聊聊人生、旅游。沒工作的話,每天健身。” 這些年來,瞿穎生活得比較低調,也不怎么接戲。一直以來,她在事業與生活上都能夠很好的區分開來,對于事業她并沒有特別大的野心,最重要的是自己開心也能帶動大家開心。用她的話說,“我是覺得沒有合適的就不要拍。因為之前為賺錢和生計拍了一些,心態特別不好,沒白天沒黑夜的,休息也不好,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向往的生活是那種自由一點,輕松一點,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雖然這個事情很可能只是精神上得到一點滿足,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東西,但我自己會覺得快樂。”

至于所有人都非常關注的感情,瞿穎始終笑得坦蕩:“無論跟什么樣的人在一起,首先他一定是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否則日子得多難熬啊!正因為雙方的價值觀統一,所以才會得到這種信任和欣賞,才會有一種互相依賴的感覺。其實我并不是所謂的‘不婚族’,只是不想用婚姻來滿足所謂的安全感。我很享受戀愛的過程和現在的狀態,等哪一天有空了,心情好了,有那個必要了,有可能會結婚。” 不管是“明星”還是“女神”,對于瞿穎來說只不過是別人貼到她身上的標簽,她從不在意也不刻意追求。成熟之后,從容享受每一天,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

對話瞿穎
iTALK:大家都說,《百變大咖秀》讓你展現了諧星的一面,你對哪個角色最滿意?對哪個角色最不滿意?
瞿穎:說實話,其中一大半角色我都挺滿意的,不滿意的是有些開始我沒想過要演、但導演組一定讓我演的角色。不過,演了就是演了,不會去想滿不滿意。
iTALK:新一季還有沒有哪個角色是你希望模仿而現在還沒有模仿的?
瞿穎:沒有。我在那個節目已經演了大概30個人,現在再叫我模仿,我肯定要退縮——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要模仿誰了!

iTALK:在你看來,模仿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瞿穎:對我來說,模仿是把自我意識丟開的過程,是自我釋放的很過癮很輕松的過程,尤其是看到觀眾覺得好玩、笑得很開心的時候,那種反應對我是直接的刺激,我覺得模仿甚至能對生活中一些心理問題都有幫助。
iTALK:在電影、電視和唱歌這三方面,你覺得哪一個會讓你亢奮,或者更讓你投入時間呢?
瞿穎:演戲、唱歌,我覺得給予我發展的空間都很大。而且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總覺永遠處在一個需要自我補充的狀態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音樂的感受也越來越豐富了。我通過音樂形式把自己內心的狀態和現在的狀態表達出來,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我會寫書、會畫畫,會通過這些不同的形式表達。

iTALK:你認為模特和影視哪一條路好走?
瞿穎:不一樣,模特更多是展示自己的魅力,當然要和服裝結合起來,但本色的東西比較多。演戲,就算你是本色演員的話,你塑造的人物也不完全是你自己。要通過自己的一些感受,自己閱歷的積累,盡量的把自己身上,你認為跟角色靠的特點提煉出來。
iTALK:你是怎樣修煉出氣質和成熟感的呢?
瞿穎:年齡增長了,可能經歷的事情會越來越多,自然而然就成熟了。不是說刻意把自己培養出什么氣質就是什么氣質,我的個性比較直率,不會拐彎抹角,也比較真誠、外向。如果讓我變成非常高雅或者淑女那種,塑造的成份就很多一些。在個性不改變的情況下,盡量的使自己更成熟一點。如果愛你身邊的人,對生活還是有激情,有追求,對情感、事業也一樣,只要這方面建立的觀點比較正確的話,自然而然你心中有愛了以后,氣質就會散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