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承父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所以,專業世家出身的陸凱兒(Jacqueline)選擇追隨爸爸陸宏隆的事業路,專注醫學美容。然而,這并非一般醫生世家的平凡故事,當中她經歷幾番轉折,而且還放棄了從事金融的夢想,以爸爸為榜樣,努力苦讀,才成功踏上醫學之路。
從醫的Jacqueline曾抗拒當一名醫生。“小時候,親戚朋友常常慫恿我:‘你長得漂亮,又愛美,最適合學爸爸一樣做醫學美容。’但年輕的時候很叛逆,別人說東我偏愛往西,沒考慮過讀醫科,當時一心立志要加入金融界。”Jacqueline中學畢業后就到美國東岸入讀寄宿學校,高三時報讀芝加哥大學,目標清晰,只鐘情于經濟系,一心向理想出發。“不過,大一那年暑假去銀行實習時,面對一大堆冷冰冰的數字,才發現金融原來不是我的那杯茶,這時,讀醫的念頭再在腦中回轉,想想自己能應付芝加哥大學最頂尖的經濟系,兼讀醫學預科,應該綽綽有余,所以決定兩邊兼顧。”
犧牲暑假苦讀醫
在美國修讀醫科,模式與中國不同,必須先修讀4年的學士學位,可選任何學科,但考取的學分之中,其中30分必須是醫學院的指定科目,稱為“醫學預科”,完成后可憑成績報考需修讀4年的醫學院,Jacqueline娓娓道出當年苦讀的辛酸。“有心考醫學院的學生,通常會選主修生物、化學等,因為這些專業的大部分學分都屬于醫學預科所指定,但經濟系卻不然,我只有犧牲暑假,獨自留下苦讀,才追得上進度,只有兩周的時間回港探望家人。”
Jacqueline記得媽媽曾經心痛自己捱得辛苦,勸她放棄,但她卻鼓起勇氣,咬緊牙關走下去。“考醫學院并不簡單,除了成績好之外,還要十項全能,學校活動策劃、當教學研究助理、醫院義工等等,統統都是招生時的加分保證,當時真的覺得24小時都不夠用。”
捱過4年,取得經濟系學位及完成醫學預科之后,Jacqueline最終選擇回港,獲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錄取,看似毫無波折,實則她要克服適應的問題。“初時因為與同學的年齡相差三四歲,不是很合群,以為自己努力讀書就可以應付,但一兩年后,發現與同學互相交流才可加深了解,加上大家已較熟絡,隔膜才逐漸消減;另一個難關,就是學習模式,美國學校不鼓勵背書死記,注重互動,但中國的學校不一樣,而且一個學期修讀最少10科,是美國的一倍,加上全部同學都是尖子生,我的自信心也不期然受到打擊,幸好有老師、同學做指路明燈,加上我比同學成熟,臨床與病人溝通較優勝,才挽回不少信心。”
爸爸傳授醫術
醫生功力不是一天煉成,Jacqueline走過的醫學院路途,充滿了淚與汗。“通宵溫書已是常事,最辛苦的階段是一年的醫院實習,每天當值,又要兼顧讀書,提升自己,臨床處理病人時才可融匯貫通,以及應付教授的提問。但一天時間有限,要懂得平衡分配,才能跟上步伐。”專科訓練期間,Jacqueline下了一個重要決定:“時間少、病人多,無法達到我的預想,倒不如拜爸爸為師,傳承他在醫學美容方面的寶貴經驗。”
轉戰醫學美容界四年,她處理的病人中,有六成是醫學美容,四成是皮膚病癥。為了照顧2歲女兒和6個月大兒子,她極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每天早上10點開診,晚上7點前一定離開診所,回家吃晚飯和陪伴子女,星期六雖然要全天開診,遷就平日很晚下班的人士,不過診所設有嬰兒房,可以爭取見子女的時間,中午必與家人一起吃午餐,晚上也一齊去教會。
Jacqueline與藝人高皓正于2010年3月結婚,她形容丈夫是體貼的生命伴侶,讓她安心投入工作之余,同時勝任好媽媽。“我的性格比較執著,丈夫是我的調和劑,注重感情溝通,避免爭吵,這樣,小朋友才會感受到愛,才可更健康地成長;育有小朋友之后,夫婦也需要維系感情,所以家庭日以外,我們會有拍拖日。”
與爸爸合力營運診所,Jacqueline身兼數職,除診癥之外,連聘請清潔公司、人事管理到核對賬目,都要事事親歷。“上班時間雖然比專科訓練時短,但要不斷動腦筋,解決診所的大小難題。”
早前她推動改革,提議診所運作電腦化,將病人數據轉為電腦檔案,提升效率,卻遇上不少沖擊。“電腦化是必然趨勢,處理數據庫工程浩大,要花好多時間。要說服爸爸改變幾十年來的習慣。特別不容易,結果,費盡唇舌,電腦化雖然可以繼續,爸爸仍舊堅守著自己的一套方法。”
與病人成為朋友
Jacqueline坦言醫學美容不能致富。“最貴的激光療程才一兩萬,手停口停,絕不會升級為‘星球醫生’(每星期賺過百萬),我的工作只能過安穩生活,不會奢望像炒股、炒樓般賺大錢。”
然而她的工作滿足感并非來自金錢,而是與病人的聯系。“有的病人由未結婚來脫痣、治暗瘡,一直跟進到她結婚、生孩子,見證她的成長,大家的話題也愈來愈多,關系已進展成朋友,年初我放產假,病人紛紛在facebook(臉書)上留言問候,很溫馨的。”
Jacqueline也感恩自己能善用專業知識為病人解除困擾。“記得有位婆婆來求診,要求我用激光消除她手臂上難看的傷口,檢查之后,我發現她幾個月前到過深圳脫痣,傷口受感染發炎,看醫生吃藥也醫不好,以為找我用激光就可以解決,我費盡唇舌勸婆婆,才說服她吃藥,后來她來復診時,傷口已經結疤,不再難看,還說很感激我呢!難忘的還有一位中年女士,為油膩的頭發苦惱了幾個月,原來她只是頭皮發炎,教她用消炎的洗發精,復診時見她已重現笑容。其實,能幫助病人解開心結,才是我這份工作的最大意義。”
爸爸的成功,驅使Jacqueline渴望創一番屬于自己的事業,不過三年抱兩的她需要稍為放緩步伐。“我希望創辦屬于自己的醫學美容中心,處理皮膚病癥和醫學美容療程之余,還可以推廣爸爸自家研制的護膚產品,何時實現?不知道,一切隨緣吧。現在的我是家庭第一,事業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