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利濕
小滿時節悶熱潮濕,容易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之物。但應注意,因苦味食物能瀉能燥能堅,所以不宜多食。“小滿”之際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較涼,晝夜溫差較大,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癥、濕性皮膚病等疾病。又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且這一時期暑濕并重,所以應在起居方面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日長夜短的規律,適當晚睡早起,但前提是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小滿開始,天氣逐漸呈現出酷熱高溫的特點,人們喜冷飲,也容易飲水過多,從而易導致濕氣侵入人體。外濕入內,使水濕困脾,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令人的運化產生障礙,進而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病癥。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于行水利濕。
清心祛暑
小滿之時夏入暑熱,歸于五臟屬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可常吃些小麥制品,也可適當進食豬肉、李干、桃子、橄欖、菠蘿、芹萊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此時應吃寒涼、味酸食物,盡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生冷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在情志方面,因小滿時氣溫升高,陽光較強,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保持心情舒暢,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可多參與一些怡養性倩的文藝活動,如下棋、書法,畫畫等。
在運動方面,可做“小滿四月坐功”。具體方法為:每日凌晨3~7時,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舉,一手手向下用力下按,各 3~5次,然后牙齒叩動36次,調息吐納。津液咽入丹田9次。可治肺臟邪毒積滯引起胸脅漲滿、心顫心慌、面紅鼻赤、眼珠發黃、心煩心痛、掌心發熱等病。
和胃養陰
小滿過后,天氣漸漸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暑熱、暑濕是夏季人體常發生的生理反應,上述三個原則是根據人體在夏季易發生的生理現象或不良癥狀特點而確定的。在實際運用中還應根據當地當時的氣象條件,結合各自體質不同特點及在夏季容易出現的反應,做到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