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本人的旅途中鮮有和人發生不愉快,卻是眼見了很多一同旅行的人到最后反目,甚至連朋友都做不成了。和誰旅行其實是件挺重要的事情,不是早有人說,如果兩個人決定要生活在一起,不妨一起先出去旅行一個月,如果大體相安無事那么以后也沒問題,要不然就得好好考慮一番了。如今很多人都愛“牽手旅行”,其實真正能夠快樂地牽手也并非那么容易,需要很多磨合才行吧。
年輕的時候,跟什么人出去旅行根本不是問題。那個時候陽光燦爛無憂無慮,只要能夠自由自在地出門就好。誰想到一出門,每天都有問題,從價值觀念到穿衣習慣到吃食禁忌,這才發現好煩。將近十年前,在麗江的旅店里撿了兩個姑娘一同去大理,玩得甚為開心。后來她們告訴我,原本是四個大學好友一起從成都到麗江游玩,誰想到半路竟然鬧翻了。翻臉的理由真是簡單,只是因為兩個想清早就去黑龍潭公園而另兩個卻只想睡覺。每個人都那么不同,在旅行中要學會遷就或者理想地解決問題,還真是需要磨煉。
如果出去的次數多了,時間久了,便會很清楚自己適合與誰一起旅行。最理想的同伴,當然是跟自己的旅行資歷差不多的那些。這倒并不是要挑菜下碟,而是這樣的話各自既有獨立性又能互相包容,能力也相當,不至于需要一個人付出太多的力氣來照顧,在關鍵時刻卻也能發揮大作用。讓一個旅行經驗豐富的人帶著一群菜鳥出門,即便所有人都對他馬首是瞻,但他最多只能像一個導游一樣行走,時刻要關照團隊中的每一個,犧牲不少自己的喜好。我做過幾次這樣的“帶頭大哥”,真心覺得累,唯一欣慰的是,隊友們都非常配合。
我的感覺是,同一]eve]的人一起玩會比較省心和開心。當然,如果你剛剛開始自助旅行,可以嘗試跟著有經驗的人走,不過在旅途中盡量別給別人添麻煩;又或者找幾個都沒太多經驗的一起,用集體智慧開啟第一步——誰不是從菜鳥過來的呢?從心里不安需要事先搜集無數攻略來解困,到一張地圖就能走遍天下,其實不用太久。
我有兩個相識多年的閨蜜,卻很少與她們旅行,因為大家的玩法很不同。一個喜歡自駕游,可我更樂意與當地人交朋友;一個無法接受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在我眼里露天“唱歌”也不算什么,難以想象我們走在路上的時候會不會鬧別扭。但我們可以一同約飯喝茶聊天看電影,在城市里漫步,說很私房的話題。同樣,我會為爸媽安排價格并不便宜但服務到位的旅行團,因為我們很多觀念難以契合,一個聽話的導游比一個不聽話的女兒可是強上百倍呢。
所以,跟做任何事—樣,和你一同旅行的人未必是你最親密的,合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