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培軍
做一個有夢想的行業探路者
文/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培軍

1996年我進入冷鏈行業,成立了一家專業的速凍食品代理公司,陸續代理著灣仔碼頭、思念食品、蒙牛、伊利等國內外知名的速凍食品品牌,銷售渠道遍及北京的大中小型商場和超市,公司配送部負責公司的倉儲、配送等物流操作業務。2003年8月北京快行線食品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把工作重點轉到了第三方冷鏈物流的拓展上。
面對現在的生鮮網購潮流,我的新夢想就是實現一個面向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的冷鏈宅配體系,讓我們這種“看得見溫度的冷鏈宅配”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其實從專業的B2B冷鏈物流服務轉戰到B2C市場,也是我們一個探索和創新。在2011年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行業會議,聽到一個嘉賓的演講得到了很大的啟發。此后我思考了很多的東西,但一直都沒有下決心去做這件事情,一大原因也是因為當時中國并沒有一個真正的冷鏈B2C的成功案例,一直到了2012年6月順豐優選上線,我就覺得不能再猶豫了,每個業務從無到有,從投入到產出都要有個時間門檻,而快行線作為一個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我們的B2B業務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我們有跨越這個時間門檻的便利和條件,既然有這個契機,我們就應該下決心嘗試。但是由于團隊還沒有B2C的業務經驗,我們只在北京拓展了B2C的業務,跟沱沱工社等農場合作,為了鍛煉業務人員,我們甚至在天貓、京東上也做了網店,銷售冷凍產品,就是為了通過這些單量來鍛煉我們這只物流隊伍,2013年7月,我們正式開始跟天貓合作美國車厘子這個項目,從這件事開始,我們就開始做全國的冷鏈宅配,從7月份到現在我們操作過的城市已經超過了43個。
所謂“看得見溫度的冷鏈宅配”就是要讓電商和消費者能夠看到攬收的溫度、存貨的溫度、運輸配送的溫度,而這在B2B上容易做到,在B2C的市場應該如何實現?物流是一個典型的以量為王的行業,一個企業想生存想盈利一定取決于他所選擇的物流模式,物流模式的選擇又取決于他的單量,不同的單量不同的模式,所以單量的多與少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我們看到在國內最早做冷鏈宅配的是上海的黑貓雅瑪多,這個是一站式服務,從建站點到攬貨,再到城市,再到干線,到節點,要入戶都是他自己在做,他是一站式服務,現在生鮮電商的發展非常快,從一定意義上講,網絡的區域是無界限的,因此,黑貓雅瑪多的這種模式是很難在全國快速復制的。我們分析了整個行業,冷鏈是相對比較成熟的行業,落地配也是相對比較成熟的行業,于是我們就根據目前的市場規模創新出了一種叫做兩段式的冷鏈宅配模式,即冷鏈+落地配,從保溫包裝入手,用我們的冷鏈體系加各個城市的落地配體系來完成整個過程。通過我們兩段式的冷鏈宅配,150噸的美國優質車厘子在采摘后的第10天就被配送到中國7.5萬名消費者的家中。完成了最初的布局,下一步我們就要通過不斷優化路由和流程,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不斷降低我們的成本,使這種生鮮冷鏈宅配的成本讓所有的百姓和電商都消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