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陳祥森
守望憧憬的物流夢
欄目主持/陳祥森

物流夢連接中國夢,通向希望的未來。站在2014年之初,新征程在物流人腳下延伸,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朝著宏偉目標堅定不移走下去,在奮斗中實現物流夢是我們物流人的共同夙愿。為此,本刊編輯部邀請把酒臨風、夜雨觀瀾、金玉其中三位專家做客“深度”欄目,縱橫捭闔,暢談物流夢。
專欄小編:歡迎三位專家做客“深度”欄目。今天我們做的是2014年第一期“深度”,對于這一期的主題,我想與三位專家談談物流夢。本刊的這一期“特別策劃”欄目策劃了“同心共筑物流夢”主題,邀請業內人士來談物流夢這個問題,三位專家始終關注物流業,那么你們也來談談物流夢吧。
把酒臨風:我看物流夢就是中國夢。我國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整個21世紀一步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根據中國國情量身定做的一條發展之路,在這條路上,我們物流業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那么做好物流夢,通過實干來實現物流人的夢想,實際上就是中國夢的一個組成部分。
金玉其中: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提出“振興中華”口號,現在又提出“中國夢”,我看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尋求民族復興之路。今天,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夢想、接近目標。這使人們堅信,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地拓展這條道路,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物流業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夜雨觀瀾:迄今為止,敢以國家來“做夢”的只有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要知道,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資格來做夢的,只有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夠大的時空去想像,有實力和自信去實現,才能自己做自己的夢。中國夢與美國夢相通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夢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說,美國夢是“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中國夢強調的是以國家強盛為基礎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因此我們物流人寄托于物流夢,寄托于物流強國夢也是很有道理的。
專欄小編:物流夢是我們的美好憧憬,托起這個夢想需要“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物流引入中國后,尤其是中國加入WTO的十年,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變化極大,多種因素的活力競相迸發,物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此,三位專家有何感想?
把酒臨風:我的感覺是中國在融入世界,尤其是制造業,中國已成為世界的加工廠,作為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物流業,也在融入世界,迅速發展。從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勞動力這幾個方面看,正是因為開放促進了改革,促進了發展,活力被極大地釋放出來,物流業因此成為我國發展最快、最有前景的行業之一。
金玉其中:我國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每年都在10%左右,從中亦可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2013年全年的統計數據還沒出來,不過從前三季度數據看社會物流需求還是穩中有升的,這說明物流業充滿活力。
夜雨觀瀾:剛加入WTO時人們高喊“狼來了”,害怕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掃平了本土的物流企業,時至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并沒有形成獨大,把本土物流企業壓制吃掉的趨勢,尤其是最初大家擔心的快遞業,我們本土企業發展得更快,其中民營企業已成為國內快遞的主導力量。我覺得,這就是中國融入世界之后,物流業最顯著的變化。民營企業對市場經濟最有親和力,接受新觀念、新思想快,推動著我國物流業進步。
專欄小編:我國物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僅是在國內這個范圍內,步入國際市場的步伐仍然不大,與物流強國夢尚有不小的距離,三位專家怎樣看這個問題?
金玉其中:中國物流業步入國際市場步伐小,那是因為我們尚未具有這個實力,盡管中國物流業發展很快,但底子薄,實力弱,就是跑出去也得摔幾個跟頭。不過,從國情看,我們是個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能源、礦石等需要大量進口,那么物流業必須盡快發展,才能適應國情的需要,況且“十八大”報告把建設海洋強國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我們物流業發展空間很大喲。我想,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那么再過二三十年,中國可能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了,那時必然會有一個與之相適應的物流業,也必然能夠走向國際市場。
把酒臨風:可以說,物流業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1978年我們引入物流概念,到后來現代物流也進來了,全球供應鏈也進來了,觀念的更新促進了物流業發展,因此向前看,物流業前途無限。不過,發展狀況如何那是將來的事情,眼下我國物流業狀況問題還是不少,不把這些問題解決了,我們談何物流夢?比如說,我們航運業大面積虧損,而馬士基卻能盈利,所以我們要思考一下,做好物流強國夢我們還欠缺什么?
專欄小編:從統計數據上看,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物流成本仍然較高,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為18%,幾乎高出發達國家的一倍。高成本制約著物流業發展,制約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盡管這個問題出現了緩和與改善跡象,但在今后若干年中高成本這個現狀仍難以根本性改變。對此,三位專家怎樣看這個問題呢?
夜雨觀瀾:我認為,物流業高成本與我國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有關。我國的經濟結構是以高消耗能源和資源為代價的模式,生產大量低廉的工業品,這就使我們的物流費用相對高了起來,你拉一車焦炭肯定和拉一車芯片價值不一樣嘛,所以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物流服務附加值,已成為各行各業考慮的頭等大事。物流業也面臨轉型升級的考驗,怎么轉型升級?是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還是經營模式創新,一些企業都有自己的高招,比如,延長供應鏈、采用新技術,等等,都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見到一些成效。但是,我覺得這只是從表象層面解決問題,物流業的根本問題是體制,這個問題不解決,轉型升級只是空談而已。像航運業大面積虧損,有全球經濟大環境因素,更有我們國企體制的原因,僅用技術創新能解決體制上的問題嗎?顯然是不能的。
把酒臨風:把物流夢與轉型升級相聯系是比較現實的,大家都知道要轉型升級,可具體怎樣做還是很迷茫。企業的目的就是盈利,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體制創新,企業根本的目的是占領市場,增強盈利能力。
金玉其中:咱們談話之前我和本期責任編輯聊了聊,也看到本期雜志的一些小樣,里面就有談物流夢的。有些企業基層的人講得很樸實,那就是通過努力工作使家人有個好的生活。那么,解決這個問題對于企業來講就是增強盈利能力,不然拿什么來給員工發薪?物流人憧憬物流夢實際上是盼望著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物流夢的動力,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激發這個動力對于眼下降低物流成本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從產業結構上講,發展什么產業有利于中國夢和物流夢?前些日子我看到克林頓出席《財經》年會2014時講,希望中國經濟發展不要走美國老路。對于中國的發展模式,克林頓建議,不要重蹈美國覆轍。之前美國的經濟增長驅動力主要是金融業、房地產業,但這些行業并不提供多少工作機會,大多數的經濟收入集中在了少數人手中。這種集中化程度太高,會限制經濟的增長。有一些不平等的現象是必須的,但如果貧富差距太大,國家的發展能力就會受到限制。
把酒臨風:由此看來,發展服務業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它可以提高我國的軟實力,有助于我國經濟轉型,有助于我們物流人實現物流夢。
專欄小編: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任務到2020年完成,這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了動力保障。可以說,改革之路是中國人民奔夢圓夢之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就能夠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標、實現夢想。那么,對于接下來的改革三位專家有什么見解?
把酒臨風:我從企業的角度來談一談。改革說到底就是讓人民過上舒心的好日子,而企業盈利是最起碼的保障。然而,我們的國企能做到嗎?當然靠壟斷市場可以,要是做不到壟斷市場呢,那恐怕就虧損得一塌糊涂了。比如,去年央企中鋁巨虧82.3億元,而民企魏橋鋁電母公司凈利54.52億元。在上市公司的年報里,中國鋁業把虧損的原因,推給了外部環境——經濟放緩、消費不振、鋁價下降等等。但在中鋁漸行漸衰的五年間,民營鋁業公司迅速崛起,依靠靈活的決策、有效的管理等內在條件,魏橋、信發等民營鋁企規模、產能壯大的同時,每年獲得15%甚至30%以上的利潤。
金玉其中:國企有國企的難處,巨虧之下的裁員成本可能會比民企大得多。2011年時,中鋁有職工10.1萬人,2012年,職工人數為9.8萬人,一年下來,大約有3000名員工離職,這是需要一筆開銷的,而且國企還有其他費用等都是民企沒有的。當然,這些國企的虧損并不代表國企不行了,前些日子我看央視播放的“大國重器”,很為我們國企驕傲。我覺得,既然要實現中國夢,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同樣身負重任,不能排斥任何一方,這也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所說,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從實踐看,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建立并不斷得到完善,所有制結構逐步調整,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自身也得到極大發展,在發展經濟、促進就業等方面的比重不斷變化,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夜雨觀瀾:我認為國企與民企在市場中的待遇還沒得到解決,據媒體報道,2011年,湖南邵東縣成立新的電鍍中心,32家渴望轉型升級的民營企業卻被排擠在門外;2013年,雙匯以具有優勢的價格進入江西弋陽縣的鮮肉市場,卻遭到一紙政府文件的打壓;十余年間,中國民營石油企業紛紛遭遇到了不公平待遇,其中許多倒閉關門,被拒于石油市場的門外;行政審批、行政干預、資源壟斷,讓民營企業苦苦徘徊和尋找,更讓市場的效率低下,缺乏競爭、缺乏增長的動力。因此接下來的改革要解決政府和壟斷集團掌握市場資源配置的問題,不能讓權力經濟阻礙市場的公平,壓制民營經濟的發展。
金玉其中:三中全會后已經開始有所變化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國家發改委官員也明確表示,今后不僅僅是民資,也允許外資控股國有企業。這種混合所有制可以給國企輸入正能量,有利于提升國企竟爭力。
專欄小編:改革開放就是創新,上海自貿區又打開了一扇大門,它對于經濟改革和物流業發展具有什么意義?
把酒臨風:加入WTO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已經吃得差不多了,發達國家正在加緊構建新的貿易框架。中國必須積極審慎應對,進一步開放,通過建立自貿區、簽署貿易投資保障協定,讓渡一些空間,以開放倒逼內部改革,適應外部世界的發展變化,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這就是上海自貿區的意義。
金玉其中:上海自貿區建立的意義在于倒逼國內改革,推動中國與新一輪全球規則體系接軌。從國際大環境看,當前,不同貿易體系下的談判內容更加側重貿易與投資并重、服務貿易和投資協定相關聯。尤其是TISA(國際服務貿易協定)、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加速推進。更高標準的國際自由貿易協定在框架、內容、要義等方面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與規定。例如,大多數TISA談判參與方在金融、證券、法律服務等領域已沒有外資持股比例或經營范圍限制。而我國這些領域的政策仍停留在傳統的WTO多邊貿易框架體制下,銀行、證券、保險、電信等行業在上一輪加入WTO談判時仍保留有許多限制外資準入的措施,缺乏參與TISA談判的基本條件。TPP、TTIP談判更是由于國際政治等原因,將中國排除在外。目前我國在新一輪區域自由貿易談判中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鑒于此,國家加速推動上海自貿區建設顯然更具全球化視角。一方面,中國正在準備積極參與到全球自貿區談判中來,并推動中國全方位的自貿區戰略,保障中國全球化利益。另一方面,上海在貿易、金融、投資、航運、港口、關稅、“負面清單”、離岸市場等領域的改革,以及加快服務業開放、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與試驗區相適應的監管等制度環境等重點制度性創新,正是國家欲借推動國內自貿區建設為契機,倒逼國內市場化改革,推動中國與新一輪全球規則體系接軌的戰略考量。
夜雨觀瀾:從產業鏈角度講,上海自貿區需要擔當提升加工貿易參與國際分工水平的重要使命。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是我國出口貿易的龍頭之一,由于我國加工貿易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過度依賴進口,形成了研發和營銷“兩頭在外”的模式,再加上加工貿易國內價值鏈過短,對配套產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因此,上海自貿區所承載的使命體現在,一是盡快提高加工貿易料件的本地化率,加快零部件、原材料在加工貿易中從上游企業向下游企業的傳遞速度,提高加工貿易與國內原有產業的結合度;二是參與加工貿易的企業應加強自身優勢的培育,使跨國公司將更多的設計、生產、流通和服務環節放在中國,優化母子公司之間的分工關系,促使加工貿易由單純生產向綜合服務和全球運營方向轉型;三是按照“十二五規劃”延長產業鏈,提高增值含量的要求,在促進內外資加工貿易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強加工貿易產業分類評估,明確細化禁止、限制類產業目錄建立準入退出機制,通過財稅、金融、品牌認證等手段加大引導力度,積極培育核心競爭力。
專欄小編:中國夢甫一提出各行各業都在解讀,對于物流業來講就是物流夢,那么實現物流夢今后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把酒臨風:最需要的就是改革。物流業是個生產服務性行業,與制造業密切相關,而中國經濟目前的結構性問題就是投資和消費的嚴重失衡,社會購買力跟不上,整個社會供大于求,傳統的制造業全都產能過剩,鋼鐵、水泥、造船、航運等等,傳統制造業沒有一個不是產能過剩的行業。投資每年增長20%,消費每年增長不到10%,這種結構性的扭曲,不用強力的改革舉措糾正不過來。所以開放資本市場、減少管制與壟斷、給國民更多的私有產權,比如土地制度改革、實質性的減稅,讓國民分配到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增加消費,改變結構性的扭曲。

金玉其中:《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說:“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實現中國夢、物流夢,我看不必糾結于企業是什么所有制,以幸福為目標代替以發展為目標,或許能給國人更多的福祉。再有,我認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仍然是我國主要的增長方式,而且也有這個動力,比如城鎮化就是個動力嘛。1978年到2007年的19年間,我國年均消費增長7.7個百分點,而投資拉動受到最大質疑的2008年至2012年間,消費增長年均是9.1%。因為隨著投資的拉動,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就業也相應增加,人們的收入水平隨之上升,消費必然增加。投資拉動經濟沒有錯,關鍵是誰在主導投資和投資的效率,這才是問題的根本。
夜雨觀瀾:今天我們談中國夢、物流夢,談發展可以解決存在的問題,但有些問題不是靠發展來解決的,像兩極分化、腐敗泛濫、道德下降、生態破壞,光靠發展不能解決的。如果發展能解決我國所有問題,那就不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了。比如說,兩極分化是分配不公造成的,如果不搞分配改革,越發展分化就越嚴重;再如,腐敗泛濫是由于權力得不到有效約束,這需要政治體制改革,只靠發展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下一波的改革需要將政治體制作為直接目標,通過實施政治體制改革使經濟增長步入可持續軌道,進而實現我們物流人的物流夢,中國人的中國夢。
專欄小編:今天,我們以物流夢為話題談了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對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國夢和物流夢都持有肯定的態度。讓下一波的經濟改革始于政治改革,可能會很艱難,但是為了實現我們物流人的夢想,我想大家會義無反顧地奮力前行。心若在夢就在,奮斗不止,夢想不滅,讓我們守望著憧憬中的那個物流夢吧。好,今天的談話就到這里,感謝三位專家的參與,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