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劉光琦
劉武:永遠的物流追夢人
——專訪寶供物流企業集團董事長劉武
文/本刊記者劉光琦
對于劉武,業內人士應該并不陌生。中國第一家民營物流企業的掌門人,物流企業界第一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第一項企業出資的物流獎勵專項基金——“寶供物流獎”的設立者,第一個走上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漢斯商務大會演講臺的中國物流企業家……
劉武的戰略眼光和經營智慧有目共睹,但更讓人折服的是他的儒商風骨和謙和態度,那一天在他的辦公室里,劉武在征得了記者同意之后,點燃了一支香煙,在冉冉青煙中,開始了一番被他稱為天馬行空、信馬由韁的長談。
作為唯一受邀的媒體人,記者有幸參加了第十八屆中國物流技術與管理發展高級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摒棄了傳統的會議模式,改為分組討論+專家點評的形式,一天的“頭腦風暴”下來,大家都感覺既疲勞又興奮,因為這十幾個小時的激情碰撞中,打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變”。
中國物流技術與管理發展高級研討會是寶供物流與北京工商大學在1997年發起并主辦的,每年一屆,匯集了中國物流界“官、產、學、研”的各路精英,旨在分享國內外先進的物流理念,推廣現代物流技術的應用,探索物流的最佳實踐,展望中國物流的發展趨勢,引導和推動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每一屆研討會的主題都緊跟時代節奏和物流發展形勢,特別是近幾年,大數據、移動互聯、轉型升級、互聯網思維、導向模式……圍繞這些新事物在物流領域的應用進行研究討論,讓與會者受益匪淺。
對此,劉武認為,物流業是一個國家經濟運行的血脈,是未來國家轉型升級最最重要的產業,無論國家怎么轉型怎樣升級,物流都是基礎,中國很多經濟問題,如果去深究,都能看到跟物流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作為一名物流從業者,不應只看到個人的利益,企業的業績,更應時刻關注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劉武看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各項產業都有著長足的發展,但是物流業的發展和進步卻是不成體系的,也不是主動的,而是處在被很多東西推著往前走的狀態。
“作為支撐一個大國經濟發展的兩大產業--制造業和流通業,制造業集成萬千寵愛于一身,得到了快速發展,而流通業長期得不到重視,重生產輕流通這種觀念根深蒂固,造成中國經濟一個怪現象,就跟小兒麻痹一樣,制造業這條腿很健壯,而流通業這條腿很軟弱,如果軟弱的腿不能盡快康復,就會影響那條好腿。國家提出的擴大內需,擴寬出口,提升競爭力,城鎮化,轉型升級等,很多都要靠物流支持,如果物流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就不能發揮基礎支撐的作用。雖然當前國家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但似乎口號偏多,只見雷聲不見雨點,新近出臺的政策對于物流企業來說都不是什么利好信息,甚至是限制其發展的,比如營改增就造成了物流企業的稅負成倍加大。所以我覺得,國家高度重視這個行業就應該給這個行業一些實實在在的支持和輔助,如果這個行業長期得不到重視和實質性的扶持,將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
劉武把物流企業分成兩大類,一個是綜合性的物流公司,是以寶供、佳怡、德利得為代表的,這些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另一種就是以順豐、德邦為代表的功能性物流企業。
“近幾年由于市場需求旺盛,功能性的物流企業發展很快,同時,這些企業與時俱進,應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模式,這些都使他們得到了更好更快地發展。與之相對的是綜合物流卻呈現一種群雄并起,魚龍混雜的狀態和散亂、弱小的格局。很多人指著它謀生賺錢,但站在更高的層面去思考的人還是很少,所以看到物流的競爭還是價格的競爭,這種低層次價格戰搞得大家血流成河,企業就沒有能力再做研發與人員培育,從長遠看對這個行業是非常不利的。”
對于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劉武感覺每一個從業者都應盡到自己的責任。“我們中國的物流一直以來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木牛流馬、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這些故事都見證了中國物流曾經的輝煌,而今,我們看到無論是在物流效果還是效益方面都很低下,與發達國家無論是在技術還是模式方面差距都很大,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每個人都以推動行業的發展為己任,總有一天,中國的物流能夠真正站在世界之林的最前列,總有一天,能夠在全世界的大街小巷都能買到中國的農產品。這也是寶供這幾年堅持組織研討會和推動寶供物流獎的初衷。”
作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回顧五年任期,劉武用“無悔”“無憾”來總結。在這五年中,劉武共提交了20多份建議提案,其中80%都是集中對物流行業提出的觀點和建議。
“在人大的圈子中,對物流了解認識的代表很少,因此我的一些觀點和意見,非常受重視,甚至在其中有兩年,物流一度成為我們廣東團討論議論的焦點。”
想起2008年的那屆人大會議,劉武仍然記憶猶新。“在那一年的總理工作報告中,不僅總結了中國取得的成績,也提出了中國存在的十幾個問題,包括節能減排、農民增收、資金投放過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等。而在小組討論總理工作報告時,我提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驚訝的觀點——‘剛才總理談到的這十來個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物流的問題’,而且如果不能從物流的角度加以解決的話是很難解決的。”
接著,劉武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分析講解,讓其他的代表們頻頻點頭,首先是農民增收的問題,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一次他出差蘭州,早上9點多出門,看到一個農婦在賓館門口賣水蜜桃,很漂亮的水蜜桃,一斤才幾毛錢,但當他12點多回到賓館時,看到這個農婦一個桃子都沒賣出去,于是他拿出一百元將這些桃子買下來,因為他覺得這是物流工作沒做好。他認為,如果我們有發達的農產品物流體系,把這些桃子運到全國各地,就不會只賣幾毛錢,更加不會一個也賣不出。我們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都能買到美國加州的橙子、櫻桃和蘋果,而在美國就吃不到中國的水果,并不是因為美國人不喜歡,而是由于我們的物流能力和水平還不能將這些水果保質保量、價格低廉地運到美國,所以我們的農民要增收,農業要發展,農村要繁榮,就必須解決流通領域的現代化和組織的現代化。劉武的這番話贏得了現場的熱烈掌聲。
然后,劉武又提到了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物流命題。他援引麥肯錫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貨運汽車的空駛率大約在44%,而發達國家的汽車空駛率只有5~8%,也就是說我國的空駛率要比發達國家高出30幾個百分點。而這30幾個百分點意味著我國每年要白白燒掉6000多萬噸的成品油,這對我們這樣一個資源匱乏,節能減排壓力極大的國家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是什么造成我國的空駛率這么大,這跟我們物流網絡的規劃、物流活動的組織、信息系統、社會誠信、社會管理等都有極大的關系。去過北美的人都知道,他們的汽車都是甩掛的,汽車車頭和車廂是分開的,我們是連在一起,一個車發到了北京,就要在那里等卸車,什么時候能卸完,你也不知道,可人家是車一到站,我的車頭就解放了,一查詢信息系統,今天哪里有什么樣的貨,我能拉什么貨,我就去哪里,就跟應標一樣。所以我就把這些問題從物流這個角度講完以后,大家都表示恍然大悟,原來物流對整個經濟都有這么大的作用。”
劉武代表的勤勉和認真履行責任在隨后出臺的一些針對物流行業的政策制定中都得到了體現。2012年3月,劉武提交了凝結著他對現代物流深入思考的報告《關于大力發展廣東商貿流通業的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高度重視并作出重要批示:“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報告,請組織認真研究,把廣東的流通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縱觀這五年中的物流變化,劉武認為,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的變化,“在我們廣東,以前教育小孩子都會說‘你現在不讀書,以后就得跑運輸’,可見大家都把物流當成一個低等的勞動,并不清楚這個行業對于整個社會的重要意義,而只有讓人們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如果變化沒有上升到思想,只體現在做法上,效果不會很好。這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大家對物流給的關注更多了,‘十二五規劃’等都把物流作為非常重要的產業。”
隨著經濟大勢的跌宕起伏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服務于制造業的第三方物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一些新興模式的物流企業出現并迅速發展,不少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老牌物流企業面臨著不小的沖擊,轉型,升級,成為擺在這些企業面前的考題,很多活生生的案例也表明,這一步跨過去是幸福,跨不過去就是末路。
對此,劉武坦言,寶供也面臨著這樣的反思與抉擇。
"現在第三方物流也面臨一種很尷尬的境地,本來第三方物流公司通過為企業提供物流體系的規劃以及解決方案,全面系統地幫助企業實施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降低成本,但由于物流的作用、意義、價值還是未被重視,再加上企業組織架構、考核指標設立等因素的影響,使更多企業的物流主管只關心自己的考核指標,單純地看具體的單價,造成一些管理規范的企業很難與單純的功能性企業的價格競爭。功能性的物流企業相對來說簡單一點,只要從一個面去思考如何把這一方面的解決方案做好。這幾年可以看到功能性的物流企業發展迅速,而我們做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在業務拓展方面要靠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去談,并且還要針對不同的客戶的不同理念、不同思維、不同文化,對物流的不同理解和認識,所以我們每天面對客戶都要不停地變,變,變。而這些變,有的就是變對了,有的由于雙方理解認識的差異,不一定就變對了,非常累。于是,在我們內部就有這樣的聲音,寶供未來的方向是不是也應該去轉?"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與迷茫,現在的劉武和他團隊都已經堅定了信心,那就是繼續專注在第三方物流服務這一領域。“堅持大的方向,堅持自己獨特的地方,在適應客戶的那一部分,我們去應變。”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發展到一定時期,都會遇到自身的瓶頸,采取的措施不同,收到的結果也不同。面對自身的發展瓶頸,寶供選擇不回避,積極面對挑戰。對于這一難題,劉武給出的解答策略是走出去+請進來。走出去,就是親自帶領團隊到德邦等優秀企業去參觀調研;而請進來,即聘請國際知名管理咨詢公司來寶供把脈坐診,梳理重塑流程。
“一直以來寶供都是以規范化、標準化來運行的,但隨著近幾年以客戶為導向理念的實現,規范化這一塊就受到了影響,所以我們就想通過一些調研來看清制造企業未來一些供應鏈管理的方向變化,我們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要未雨綢繆地做一些什么樣的準備。如果要讓規范化標準化與客戶為導向的理念相融合,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就要時時刻刻站在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何讓客戶感覺到更方便、更快捷、更舒服、想在前、做在前,進一步優化流程,讓供應鏈更短,反應更迅速。”
在服務中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一直以來就是寶供的一大特色,而新近興起的移動互聯技術也被寶供用于實踐。“寶供近年來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在移動互聯設備上的開發和利用,隨著這種移動互聯技術的應用,如何在原來的PC的平臺上,加快對移動互聯技術的轉移,去年我們還專門在昆明專門召開了關于移動互聯技術在物流應用的研討會,現在我們已經開發出‘寶易通’平臺,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各類咨詢,也可以自主查詢業務信息。”
潮汕文化歷史悠久,人杰地靈。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潮汕人,涌現出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商賈巨子和社會精英。而劉武就是地地道道的潮汕人,骨子里散發著“事業無疆域,崇尚感恩,與時俱進”的潮商精神。
2011年,寶供斥資20多億元打造的寶奧城項目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它一方面顯示了劉武作為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和投資魄力,在另一方面,又體現出一個儒商對于家鄉的感恩與大愛。
“我是汕頭人,我們老家是玩具的生產制造加工中心,產量大概占全球總產量的30%。據不完全統計,世界玩具的70%都是在中國生產,而中國70%的產量都在廣東,而廣東70%都在汕頭澄海。然而事實上汕頭只是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最低端的生產加工,研發、創意、規劃、設計、銷售都不在汕頭,原材料供應也是從四面八方而來。雖然產業規模很大,但是掙的是極少的加工費。”
據介紹,寶奧城首期面積為100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國際玩具采購、物流、會展、電子商務四大平臺,以及創意研發、金融服務、綜合行政服務三大中心。寶奧城力圖運用“產業綜合體”投資模式將各個功能有機整合,打造我國玩具產業創新驅動平臺,支撐澄海玩具產業在全球競爭中邁向高端地位。
“在寶奧城中,玩具的規劃設計,生產設施的配套,產品的研發創意,原材料的采購,機械設備的展示,以及生產出來的產成品交流、交易,還有需要的物流服務,倉儲、運輸、配送、海關的進出口商檢報關,甚至金融服務和兩頭的電子商務,都被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服務平臺。我們通過這一次投資這個產業綜合體把澄海的玩具生產供應鏈的鏈條整個串連起來。”
一直以來,劉武給人的印象都是個傳統的企業家,傳統不是保守,而是在逐利的同時有自己堅守的東西。劉武將這個東西詮釋為一種“士”的情懷,位卑未敢忘憂國,掙錢也要掙得干凈明白。
他認為,一個企業家的成敗與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關系。不同的價值觀,做事的出發點也不一樣,有的人把企業當成做事的平臺,有的人當成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還有的人就當它是賺錢的平臺。“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家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曇花一現。這其實跟經營者的定位有莫大的關系。寶供是中國第一家以物流命名注冊的企業,這讓我有一種莫名的責任感。”
在劉武看來,中國物流、寶供和他自己是密不可分的,曾有國外物流公司要高價收購寶供,當時劉武一口回絕,并告訴對方,“寶供永遠是中國的!它的根在中國……”而“為了推動行業的進步作出不懈的努力”也寫入了寶供物流的公司定位。他始終覺得物流產業是中國整個經濟的血脈,雖然我們現在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是中國人聰明勤勞,完全有能力去追趕,去超越,所以劉武認為中國的物流從業人員都應該有一個物流強國之夢。
目前寶供已經與國內外100多家包括寶潔、聯合利華、安利、紅牛、卡夫、美贊臣、飛利浦、三星、索尼、中石油、中石化、阿克蘇諾貝爾、福田汽車、豐田汽車、吉利汽車、李寧等世界500強及國內大型制造企業結成戰略聯盟,并為他們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毋庸置疑,作為一個民營第三方物流企業家,劉武的成功讓人贊嘆。然而,是什么讓這些制造強企對他如此信賴?究其原因,對客戶的感恩和責任感是劉武的人格魅力。
“我始終認為,客戶把業務交給你,就是對我的信任,所以我必須要把它做好,滿足客戶的要求。對于員工也是這樣,他們投身來到寶供,除了報酬之外,還應該認真負責地給他們一些建議,讓他們得以成長。你問我累嗎?說實話很累,確實很累,但也樂在其中,能看到行業發展,員工進步,客戶的業務在自己的幫助下發展起來了,就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劉武還清晰地記得在寶潔中國成立十周年的慶祝大會上,在數百位嘉賓的面前,當聽到寶潔中國的董事在致辭中談到“寶潔在中國的成功離不開方方面面的支持,特別是寶供的支持”的時候,自己不禁熱淚盈眶,多年的辛勞遂變成清風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