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場賭局引發的話題
欄目主持/陳祥森
繼2012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會上馬云和王健林對賭之后,2013年董明珠與雷軍的對賭再一次轟動經濟界。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之爭引起了人們對于變革時代中,轉型升級和創新的關注與思考。這一期的“深度”,本刊編輯部邀請把酒臨風、夜雨觀瀾、金玉其中三位專家,從兩場賭局談起,縱論企業轉型與創新。

專欄小編:在癸巳年即將結束之際,邀請三位專家做客“深度”欄目,算是我們在癸巳年的結束語,也算是給讀者甲午年的問候吧:祝讀者在新的一年里事業蒸蒸日上。進入2014年轉型升級似乎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怎么轉型眾說紛紜。不過,從馬云和王健林關于電子商務和傳統商業的億元對賭、董明珠與雷軍的十億元對賭,可以看到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的角力,正是當下變革時代中產生的碰撞。對此,三位專家有什么看法。
金玉其中:馬云與王健林就“電商能否取代傳統的店鋪經營”展開辯論。雙方約定10年后,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整個大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將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到馬云給王健林一個億。格力董明珠與小米雷軍開的十億賭局,賭小米未來5年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董明珠直言,小米要超過格力是不可能的,格力有23年的基礎,有很強的科技創新研發能力,而小米只不過在營銷上做足了功夫,在售后等其他服務上,沒法和格力比。雷軍也當仁不讓,表示:“我們是中國創造,你是中國制造。所以10億人民幣,我們必勝。”
把酒臨風:從這兩場賭局看,我看到的是“新”與“舊”的激烈碰撞,傳統行業與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對決,究竟誰輸誰贏現在不好下定論。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打破賭局的,往往就是賭局本身。最近王健林的萬達電影院已經支持馬云的支付寶當面付了,萬達電影院也入駐了支付寶公眾服務號里。據稱,“兩人可能很快有一個合作”。至于一年前的賭約已是隨風而去,除了王健林所說的“純屬玩笑”,現實情況是電子商務和傳統實體零售正高度融合,十年后,線上、線下的概念說不定不復存在,又何談賭局?
夜雨觀瀾:近些年來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極快,而且也有了自己的模式。在中國,電子商務很多都是獨立的機構,而在美國,電子商務都是實體店的附庸。2012年全球在線零售交易額1.09萬億美元,美國2255億美元,中國2015億美元,暫居第二。2013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將超過美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這一比例數據在2011年僅為4.4%,一年就增長了近3%,而根據各方預計,2013年電商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將達到7.4%,“十二五”末網絡零售額占比將超9%。
專欄小編:如果我們拋開這些數據,只從變革的視角來談企業轉型升級,那么線上與線下之爭,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
把酒臨風:“沒有人在街上,不等于沒人逛街”,此話成為了對電商業務最生動的概括。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必然會對舊模式造成沖擊,帶來整個行業的創新與突破。我認為,電商完全取代實體店恐怕不可能,事實上,目前實體零售企業仍然占據著90%多的市場份額,而且實體店在2013年兼并重組成為做強、做大的一種方式,鞏固著自己的商業模式。即使如此,實體零售業也不再墨守陳規,紛紛掀起上線潮,北京王府井正成為全國的王府井,上海徐家匯正成為全國的徐家匯。在這個網購平臺上,網上商品有一部分來自實體百貨,實行同品同價策略,另一方面,各大實體百貨也針對網絡專屬定制一批特色商品作為有益補充。因此,這些變化給我帶來的思考是,在變革的時代,唯有變革才能生存,才能發展。
夜雨觀瀾:商業模式的相互融合完全是出于商家利益的考慮,不存在誰來主沉浮,線上線下互有好處,不過線上面對的地域更寬廣,商機更多。因此,一些投資者和實體零售企業進軍線上,完全是出于利益考慮,絕不會無聊地爭什么誰比誰更好。
金玉其中:線上與線下之爭給我們帶來的思考,我覺得是思路上的業務戰略分歧。現在人們還是看重實體盤子,因此也就更多地傾向實體業務。其實從十年前開始,中國傳統業態百貨的市場份額已不斷下降,那時,相關部門就對部分百貨企業給與一定的資金扶持,鼓勵其電商化改造。不過,做電商業務資金需求量十分龐大,京東、凡客都是數億甚至數十億美金的投入,而傳統百貨零售蜻蜓點水般的投入,完全無法與已經完成多輪巨額融資的電商去拼市場規模,也只能讓一些企業對進軍電商望而卻步。
專欄小編:電商與物流是兩個緊密相關的行業,所以也是我們十分關注的行業。近些年來電商快遞成為一個投資熱點行業,業內不乏大手筆、大動作,對此你們是如何看的?
夜雨觀瀾:去年,阿里集團已將阿里物流業務整合至獨立的物流公司“菜鳥網絡”,幫助菜鳥網絡加速建設“中國智能骨干網”,使快遞行業頗為震動。這個由阿里牽頭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組建的“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億,阿里為大股東,計劃在5~8年內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物流骨干網絡。
把酒臨風:菜鳥網絡投資確實比較大,第一期投資是1000億元,第二期投資2000億元。這3000億也好似個賭局,但馬云看重的是物流,未來物流才是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希望通過2000億、3000億的投資能夠翹動幾十萬億中國已經有的基礎設施,能夠把國家基礎設施發揮出效應。國際四大物流運營商都是搞快遞的,馬云的目標就是專注物流,通過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種模式,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倉儲設施,建立一張年度約10萬億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絡,讓全中國任何一個地區都能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
金玉其中:互聯網時代電商改變了零售市場格局,但它的短板是物流。如果將來一個電商的物流能力只是靠四通一達,那它的這個平臺就是這個行業里水平最低的平臺。未來誰沒有物流能力,誰就不要做電商。
把酒臨風: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科技力量改變行業,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觀念必須改變。從物流業來看,電商快遞的迅猛發展,讓我們看到互聯網的力量。那么,物流其他領域,同樣需要信息化,同樣需要互聯網,而且移動互聯網可以把供需雙方距離縮短,方便交流,提高物流效率。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企業怎樣在創新中發展,在轉型中升級?
專欄小編:物流業談轉型升級,談創新,也有多年了,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是至今成功的案例不是很多,這里面困擾大家的因素很多,有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問題,有我們市場經濟大環境問題,有人們思想意識問題,等等。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考量的?
把酒臨風:今天我們談論的這些問題,都是當今這個變革時代所產生的問題,放到這樣的大環境去考量,給我們的警示應當是:兩場賭局在告訴我們,新的時代已到來,變革將是每一個企業都需面對的問題。有人說,變是找死,不變是等死。找死不找死且先說不定,或許未死就是新生嘛,最起碼找死還在尋路,積累經驗呢。等死么,看來也就是這樣了,坐以待斃,就是上帝也救不了他呀。
夜雨觀瀾:我覺得面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許多企業缺乏緊迫感,仍處于觀望狀態,他們在等成功的模式,然后去復制。
金玉其中:模式可以復制,但成功不能復制。現在,互聯網推動經濟發展已被實體經濟認可。但方興未艾的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為企業變革業務模式、謀得創新增長,尚未被實體經濟認知。移動互聯網怎樣與實體經濟結合,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正是我們要進行轉型與創新的內容。
專欄小編:說到轉型與創新,放在今天這個變革的時代,自然就會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物流等聯系在一起,科技創新可以讓企業提高效率,增加利潤,但有一點也讓企業無奈,“我千辛萬苦搞出來的東西,你仿制出來我卻丟了市場啦。”所以,技術上的創新必須保護。
金玉其中:其實你只要有了專利就可以得到保護。比如,像智能手機,牌子很多,功能都差不多,但若能做到“蘋果”和“小米”那樣,靠獨特的東西,靠品牌的影響力,還是能在市場上獨領風騷的。技術的創新是企業資金和智力投入換來的,保護它需靠法治。
把酒臨風:說到法治,我認為這正是我們亟待加強的地方。搞市場經濟不搞法治,如同刻舟求劍,永遠也不會達到市場經濟的目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我看一是要完善法律,不能在處置上讓違法者覺不出疼來,正因為違法成本過低,侵權造假的才多。中國還沒有一件知識產權案讓侵權造假的人傾家蕩產。二是監管部門不能混飯吃。有些地方有地方保護主義,充當侵權造假人的保護傘,監管部門與之沆瀣一氣,法治根本就無從談起。還有些地方監管部門懶政不作為,致使法治不力。
夜雨觀瀾:現在企業談轉型,談創新,大多都是在技術層面,因為在中國企業往往靠一個好產品就能混得風生水起,至于管理理念、企業文化等等,那都是等企業長大了以后再說的事情,所以人們老覺得這樣的企業有土豪氣。企業修煉是一件長期的功課,所謂百年企業除了有產品的硬實力,還有那不可復制的軟實力。現在,我們講企業轉型升級,不是有個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就行了,更重要的是企業要練內功,增強軟實力。
金玉其中:搞技術創新需要有底蘊,美國一年搞多少技術創新,我們才能出多少?也不能怪我們出不了多少技術創新,中國至今也沒拿過諾貝爾化學獎、物理獎什么的,原因是我們科學技術底蘊等因素還不夠,我想再過二三十年,中國一定會拿到諾貝爾科學方面獎項的。不過,今天我們也沒必要妄自菲薄,我們有許多方面的創造也是別人沒有的,最起碼我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就是個巨大的創舉嘛。道路創新,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之路,理論創新,有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這些不都是我們創新的結果嗎?
專欄小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一系列機制創新的新思路、新舉措,也給接下來的改革明確了對象和目的,那么,下一步的關鍵就是落實,讓實體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對此請三位專家談談你們的想法。
把酒臨風:讓實體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起來,實際上也就是轉型升級的問題。我認為,實體經濟怎么轉型升級,應該由市場說了算。記得前幾年光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政府大力扶持,貼補了很多資金,結果都打了水漂。前些日子看到央視一個節目談此事講,我們這些年打水漂的錢太多了,是成千億地打水漂,政府來支持來制定說發展哪幾個產業,然后來決定技術路線。像政府補貼光伏,大量補貼以后就是產能盲目擴張,最后這幾年光伏產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夜雨觀瀾:我也看到這個節目了,這是吳敬璉先生講的。他說,政府需要清楚在哪些方面需要政府給錢。科學研究很大的外部性必須由政府和社會來付錢,技術好不好應不應該給獎勵是市場的事情不是政府的事情。現在大量給一些技術產品補貼,而且補貼的方法是肥水不落外人田,都補給自己的企業。比如有一個電動車十城千輛計劃,十個城市每個城市一千輛,后來大概有25個城市都要搞,但是都補給了自己的企業,結果沒完成,花錢卻花了幾百個億。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長,做該做的事,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給企業提供一個好的經營環境。
專欄小編:那么,怎樣才能給企業提供一個好的經營環境,促使企業去轉型升級,促使企業去創新呢?
金玉其中: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明白企業需要什么?我覺得企業最需要的是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這里資源配置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而不是由政府說了算。這個問題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提出來了,要建立起市場起決定性作用這樣一個制度基礎。
夜雨觀瀾:制度的作用就是使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同處平等競爭的環境,平等取得生產要素的權力,這樣才有利于企業轉型和創新。

把酒臨風:我看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意識形態的障礙。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其實就是我們不斷突破意識形態障礙的改革過程,至今這個過程仍在繼續中。三中全會后,突破這些障礙有了新進程,比如,對市場的認識,對政府的限制,這就是進步嘛,尤其是對政府和利益集團的改革,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里的問題是舊體制造成的,像銀行系統過去靠低存款利率靠存貸利息差來維持,如果改革了以后存款利率提高,銀行就受到了沖擊,也會使容易拿到貸款的國有企業就受到了沖擊。當然這樣的改革進行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要首先破除意識形態上的障礙,捋順思想了改革才會進行得穩妥。
專欄小編:除了企業在轉型和創新之外,我們看到國家也在通過自貿區的建設來推進改革與轉型。對此你們是怎樣認為的?
金玉其中:我們的改革開放的紅利差不多吃完了,所以必須要有新的創新,自貿區就是這樣一個以開放促改革的實驗區。通過自貿區來推動中國企業和世界企業繼續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公平競爭、相互合作,中國的金融業也能夠與時俱進,滿足各類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那么,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紅利”將變得更為豐富,其結構也變得更為合理,它表現在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之間,實業發展和金融發展之間,民企和國企之間,中資和外資之間,找到新的增長點和平衡點,從而再像過去三十年那樣,創造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奇跡。
夜雨觀瀾:自貿區就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也是探索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發展創新是最大的活力,依靠創新驅動能夠帶來更有質量、更有競爭力的發展。把創新與改革更好結合,中國就能贏得未來的發展。
專欄小編:最后,我們回歸到兩場賭局上談談轉型與創新吧,請三位專家談談你們的看法和建議。
把酒臨風:我看到有報道說,董明珠表示,與雷軍的賭局更多是出于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源自于格力有一支很好的年輕團隊。董明珠認為,實體經濟要創造價值,首先要解決企業家的思想轉型,中國更需要一部分耐得住寂寞的人,愿意把一個實體企業的理念和整個社會、國家、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而不是僅僅追求經濟利益,只有把社會、國家和員工的利益作為自己的責任與管理決策相結合,轉型升級才能夠成功。技術創新是一個結果,最重要的企業的文化,企業必須擁有一個創新型的文化。她認為,一個企業要把提升員工的素質納入企業文化的內容中,如果還把員工當成一個打工者,或者作為一個簡單的操作工,企業和過去的企業不存在區別。董明珠表示,格力電器為促進轉型升級要做兩件事,一是給每一個一線員工一人一居室;二是創辦技術工程學院,希望將所有員工培養成技術人員,培養成專家,從長遠看這不僅能促進員工薪資的增長,更能促進員工個人價值的實現。且不說賭局的輸贏,從董明珠的話語中我看到了她對人的尊重,這是非常珍貴的。企業的轉型與創新,實際上就是人的價值的體現,我們應該為董明珠見識與自信鼓掌,我也希望無論是我們國家還是每一個企業,都應尊重人的權利,看重人的價值,如果真能這樣,我想轉型升級必定會成功,創新會有豐碩成果。
夜雨觀瀾: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兩場賭局成為轉型與創新的撬棍,創新更是企業生存發展、長盛不衰的生命線,也是內需擴大、產業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引擎。面對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不轉型,不創新,可能會是死路一條吧。所以,當下要過觀念轉型關,觀念上有障礙,準會跌倒在轉型的路上,淹沒在充滿競爭活力的市場經濟里。
金玉其中:兩場賭局的輸贏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政府要干好政府該干的事,企業干好自己該干的事。前面對企業說了很多,現在我就來說說對政府的吧。政府應該推進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財稅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扶持企業加快調整優化結構,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專欄小編:兩場賭局引發了今天轉型與創新的話題,大家從企業和政府兩個層面談了許多,我想讀者會有所受益吧。好,今天談話就到這里,感謝三位專家的參與,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