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
2013年行業情況和2014年需重點關注問題
文/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

2013年是工業車輛行業又一個值得紀念的年頭,金融危機后的2010年和2011年工程機械整體發展迅猛,但隨后國家經濟調整,增速放緩,使得很多行業出現了滯漲或較大幅度的下跌,前后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在這種大環境下,工業車輛產品因其使用特點和使用范圍的相對特殊性而成為業內少有的幾個整體增長的產品類型。從2011年三季度開始,經過一年半的調整,進入2013年后,機動工業車輛再次迎來了一個新的增長階段。截止到11月,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機動工業車輛總銷量達到301,246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3%,國內市場223,944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2%,出口77,302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1%。相比機動工業車輛銷售最好的2011年,今年的總銷量、國內市場銷量和出口分別增長了4%、2%和12%,也就是說,今年機動工業車輛的總銷量、國內市場銷量和出口量將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在世界總銷量中,中國市場繼續占有四分之一的份額,位列世界第一大銷售市場。
在這些數據當中,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些具體的比例,看看有什么變化。首先是市場占有率:今年行業前兩位企業的占比為47%,與去年基本相同。前五家今年占比為62%,也與去年一致。也就是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前五家企業保持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再看一下內外資企業的市場情況:總銷量中內資企業占比為84%,外資為16%,內資企業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升兩個百分點。國內市場中內資占比為86.5%,外資占比13.5%,相比去年同期內資占比提升2.2個百分點。從車型來看,國內市場內燃叉車占比仍然為78%,比去年同期有不到一個百分點的上升。倉儲叉車今年占比繼續為12%,跟去年相似。
從以上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沒有了過去那種大的爆發式增長,但未來仍將處于穩步增長階段。從整個市場來看,中國還處于物流發展壯大階段,提高生產、運輸效率,用機器代替人工還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從用戶需求來看,雖然產品基本功能外一些高附加值的特色越來越為大家了解和接受,但從基本國情和消費能力來看,能夠滿足基本需求的工業車輛產品還是在當前市場中占有絕對高的比例,也就是說中低端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這種趨勢會隨著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差距的逐漸減小而改變,但改變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進入2014年行業發展要重點關注兩大問題:一、關注未來節能環保型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目前國內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形勢非常嚴峻,北京在今年年初已經提前發布并執行京三標準,國三標準也會很快出臺,企業在未來產品開發和銷售中要重點關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標準,提前做好產品研發和配套選型等工作,以適應市場未來的需求。在銷售和服務環節要加強對政策和新型節能環保產品的了解和宣傳,并且能夠根據用戶需求、自身產品特點和適用場合等內容為用戶推薦可選擇方案。二、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關注與本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從國家監管部門的工作思路來看,未來將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中進一步強調監管的職能,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違規的處罰力度。與之前更多注重生產環節相比,今后在經營和使用環節將加大監管力度。安全法及相關規則的出臺,工業車輛行業的生產企業、供應商、代理商、維修服務企業要更加嚴格把控好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售后服務。例如:安全法中增加了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如果不能在制造、配套、銷售、服務等環節嚴格控制、確定各方責任和義務,一旦產品出現問題被迫召回,將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和經濟損失。
回眸2013年,我們有很多的收獲,有很多的感悟;展望2014年,我們有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期待。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未來,希望全行業堅持創新、努力發展、實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