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明 PAN Yong-ming;仝云麗 TONG Yun-li
(天津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天津 300384)
(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新型融資模式在理論界和實踐界得到迅速發展。時至今日,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模式又有了新的變化,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始向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網絡供應鏈金融方向發展。網絡供應鏈金融借助物聯網、云計算、云物流等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使供應鏈融資服務線上化,為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小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低門檻的融資渠道,極大緩解了當前微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困難。同時,由于網絡市場自身的特點,加之現階段網絡金融服務監管機制的缺失,以及存在借貸雙方為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進行博弈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如何既能確保收益可觀又能有效控制風險就成為一個現實問題。利率是借貸市場上的價格表現,是實現金融機構收益和風險平衡的關鍵。那么,在網絡金融市場中該如何確定利率的高低才能夠實現收益和風險的平衡?本文對“云倉”網絡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進行了分析,利用其大數據、云計算的特點,并借助傳統利率定價模型,構建了網絡供應鏈金融利率定價模型,以期為金融機構提供有益指導。
1.1 網絡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研究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融資實踐的蓬勃發展,基于網絡的供應鏈融資逐漸成為了理論界研究的焦點。李明銳(2007)對金銀島網交所開展的供應鏈融資業務模式進行了研究,并以實例對該模式進行了盈利分析,認為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可以為企業帶來可觀利潤[1]。吳檣等(2011)從銀行如何為網絡商戶提供融資服務的角度,探討了現有環境下網商融資服務模式,并提出未來配套機制建設的建議[2]。歐陽徽等(2011)從銀行參與網絡供應鏈金融融資業務的作用的視角,探討了銀行主導的電子商務供應鏈融資模式[3]。王敏(2012)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角度,對網絡融資的含義及主要模式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分析了網絡融資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4]。胡曉明等認為基于長尾理論的電子商務融資服務是一種可以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的創新服務,指出電子商務信用融資服務模式的總體思路是線上的電子商務信用與線下的金融信用兩個體系的有機融合,并結合阿里巴巴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的電子商務融資業務為例進行了詳細闡述[5]。任瑞柳(2012)通過對“E寶通”這款網絡融資產品進行成本收益及風險控制分析,認為小微企業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息優勢的網絡融資模式可以幫助銀行在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上縱深化發展、增加額外收益[6]。李玉學(2013)將網絡融資分為三種模式:一是信息平臺模式,此類服務商主要為雙方構建信息平臺,企業用戶可以在線向銀行遞交融資申請。二是直接授信模式,此類服務的主要特點是銀行對電子商務服務商授信,在授信額度內服務商對企業用戶進行直接授信,銀行對企業用戶放款,銀行與服務商共同分擔風險。三是倉單杠桿模式,此類服務通過對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全程監控,為交易商辦理全流程網上操作的短期融資業務[7]。何娟等(2012)在總結國內外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利用“云”概念,提出了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云倉”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并初步對“云倉”的內涵及其運作模式、管理風險進行了研究和探討[8]。由此可見,網絡供應鏈融資模式的理論研究經歷了一個從實踐總結到理論升華的過程。目前,對于網絡融資模式的研究仍集中在實踐總結的階段,對其內涵和內在運行機理的研究十分有限。何娟等人提出的“云倉”概念是對網絡供應鏈金融模式的理論升華,對今后網絡供應鏈金融的理論研究有著積極意義。
1.2 供應鏈金融貸款定價研究 貸款定價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并隨著西方金融體系的成熟,發展出了一整套簡單實用的方法。美國美孚銀行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RAROC模型,該模型將風險資本回報作為貸款定價的依據,綜合考慮了風險和收益的平衡。Peter(1996)將西方貸款定價模式歸納為三種:一是成本加成模式,這種傳統的定價模式認為貸款價格主要由成本和目標利潤決定,是“成本導向型”模式;二是價格領導模式,該種模式以市場平均利率為基礎,在評估風險溢價的基礎上確定貸款價格,是“市場導向型”模式;三是客戶盈利分析模式,這種模式考慮了中間業務收入,基于客戶整體關系的視角,在綜合平衡總成本、總收入及目標利潤的基礎上確定貸款價格,是“客戶導向型”模式[9]。20世紀80年代,KMV公司在結構定價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了KMV定價模型,該模型考慮企業資產市場價格的變化情況,將企業股權價值視為一種看漲期權,并利用期權定價理論構建貸款定價的計量模型。牟太勇(2007)將貸款定價的研究分為貸款定價的影響因素及貸款定價機制研究、貸款定價模式比較研究、貸款定價的實證研究和貸款定價模型研究四個方面,總結了這四個方面的研究成果與不足,并基于風險評估的角度構建了完全競爭信貸市場上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模型[10]。李彥(2007)建立了基于RAROC的客戶關系貸款定價模型,認為該模型在資本配置、風險管理和利用客戶關系方面存在優勢[11]。于溯源(2010)從經濟資本管理的角度,闡述了RAROC模型的應用,并提出了該模型的應用有利于商業銀行提高收益、降低風險[12]。于輝等(2011)從物流金融的角度出發,考慮融資企業的決策行為,利用CVaR方法研究了不同風險容忍水平下的貸款利率的決策行為,并建立了基于條件風險價值最小的貸款利率決策模型[13]。王鳳鳴(2011)基于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的特點,研究了不同業務模式下違約風險補償率的確定問題[14]。孫光明等(2013)在訂單融資模式下運用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模型,分析了貸款利率對銀行期望收益的影響[15]。綜上所述,國內外大量學者和機構對貸款定價的機理和模型進行了研究,傳統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理論已經基本成熟,但是針對供應鏈金融的貸款定價研究較少。由于供應鏈金融尤其是網絡供應鏈金融是一種新事物,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有著不同的特點,隨著供應鏈金融實踐的不斷深入,針對其特點進行貸款定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云倉是借助云概念在傳統融通倉基礎上提出的一種集成式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運用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通過專業化、信息化的服務功能以及一體化的“云交易”服務形式,將“云市場”中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物流商和金融機構等所有節點在“云平臺”直接對接,連接成一個虛擬化的商業網絡集群。由此可見,云倉是借助于云計算技術,利用強大的計算機互聯網將供應鏈中各節點的線下交易線上化,其在實踐中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利用互聯網、客戶資信等資源開發的創新型金融服務業務,其運作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云倉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企業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進入“云市場”進行貿易活動,買賣雙方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的“云撮合”功能在線達成買賣協議。在物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云倉為線上交易企業提供“云物流”服務,并實現異地現貨交收,同時利用標準化倉單為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擔保和監管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則利用“云計算”技術獲得海量交易信息,并依此為金融機構提供信用擔保。云倉供應鏈融資模式整合了線上信息流和線下物流,可以為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全方位的擔保服務。同時,云倉可以對融資企業的資本狀況、資金流量、交易信用等信息進行全程監控,有效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為金融機構實施貸款管理、控制貸款風險提供極大便利。
與傳統線下供應鏈融資模式相比,云倉供應鏈融資模式具有不同的特點。一是融資成本低,云倉是對供應鏈交易和融資渠道的整合,可以減少貿易及融資環節外的割裂成本。此外,基于互聯網的云倉融資模式操作簡便,可以有效簡化貸款審批程序、縮短貸款時間,而且提供了多元化的貸款額度選擇,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二是具有較全面的信用評估系統,云倉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極大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情況,通過對融資企業交易環節、歷史信用記錄、資金流量的全面監控可以對其進行較全面的信用評估,有效降低信用風險。三是提供個性化融資服務,針對中小企業不同的融資,云倉可以提供多種融資方式以滿足個性化需求,如直接授信貸款、倉單抵押貸款、網絡聯保貸款等方式。
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指資本的風險調整收益率,運用RAROC構建云倉融資貸款定價模型主要是基于風險管理和績效度量兩個方面的考慮。利用RAROC指標計算貸款利率的基本計算公式如下:

3.1 模型假設 ①本模型研究云倉融資模式下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利率確定問題;②由于金融機構在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時的主要收入來自利息收入,因此本模型假設利息收入為全部收益。實際情況中,若存在非利息收入時,需調整模型參數;③本模型僅考慮信用風險經濟資本占用;④本模型僅研究一年期單筆貸款的利率確定問題。
3.2 基于云倉融資模式下RAROC模型參數的確定
3.2.1 收益 收益為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所取得的全部收入,本模型中收益等于貸款額度與貸款利率的乘積,即收益=貸款金額*貸款利率。
3.2.2 資金成本 資金成本又稱資金轉移價格,金融機構為規避利率風險,實現資金的統一管理,均在內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因此,資金成本可由金融機構內部測算得出。
3.2.3 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金融機構為提供貸款所承擔的經營費用的總和,通常包含人力成本、業務費用、折舊費等。管理成本可以通過以往的經驗和記錄計算得出。
3.2.4 預期損失 預期損失是金融機構事前估計到的貸款違約損失,其數學表達為:
預期損失=貸款金額*預期違約概率*既定違約損失率
預期違約概率可以利用KMV方法,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信用監控系統和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估計得出;對于既定違約損失率的計算,金融機構則可以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掌握的信用記錄對融資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再根據實際情況估計得出。
3.2.5 經濟資本 經濟資本是從風險角度考慮金融機構為提供一筆貸款所必須保有的最低資本量。對于經濟資本的計量可以采用CaR技術,一般情況下經濟資本可以用貸款頭寸與預期違約率標準差的乘積進行估計得出[16]。
3.3 基于云倉融資模式下的貸款定價模型構建 假設,金融機構通過云倉向某中小會員企業提供貸款,貸款額為L,利率為r,資金成本為D,為提供貸款的管理成本為C,預期違約率為e,既定違約損失率為i,預期違約率標準差為σ。

由式(2)可以看出,由于 D、C、e、i及 σ 均可以通過歷史數據估計得出,L可視為已知常數,當RAROC指標等于金融機構所能接受的最小資本收益率時,就可以計算出提供該筆貸款所需確定的最小利率。當雙方談判所確定的利率大于等于該最小利率時,貸款可以被批準;反之,金融機構所獲得的收益不能覆蓋風險損失,該筆貸款不能被批準。
RAROC模型通過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上度量收益,使收益與其對應的風險緊密聯系起來,以達到對一定風險基礎上收益的客觀評價。云倉運用RAROC模型進行信貸前的風險收益評價,可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完整的信用數據對信貸業務的指導作用,對提高網絡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4.1 有利于風險控制和盈利水平的統一 目前,由于云倉融資模式尚缺乏有效的法律約束和金融監管,在利益的驅使下往往會忽視風險,從而導致風險積累。RAROC定價模型的內生原理充分考慮了風險和盈利的統一,金融機構在融資過程中必須考慮經濟資本回報率,將“風險補償”這一理念貫徹到整個貸款審批和監控管理過程中,以確保通過合理的利率定價將貸款收益彌補風險準備,有利于貸款收益與風險相匹配,提高金融機構在融資過程中規避風險的能力。
4.2 有利于實施全面成本管理 與其他利率定價模型相比,RAROC定價模型為每筆貸款分配一種“資本費用”,將信貸業務中未來產生的預期損失和非預期損失當期成本化。RAROC定價模型是基于對歷史信用數據和財務數據的運算考察當前盈利,這些數據包括了信用等級、資金成本、管理成本、預期損失與經濟資本,基本涵蓋了經營管理中的各種成本,因此為金融機構通過成本壓縮和控制,尤其是對風險成本的權衡和計量,實現成本領先戰略、股東權益最大化及資本約束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內在動力,有利于自身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4.3 有利于細分客戶群,實現差別定價 由RAROC定價模型可以看出,預期違約率對最終的利率水平有較大影響。由于預期違約率的評估基于融資企業以往信用情況,同時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可以獲得海量交易信息,這些全面、真實的交易信息為評估融資企業的信用等級提供了重要依據。因此,利用RAROC定價模型確定利率水平時,充分運用云倉內生的信息收集功能,為融資過程中有效區分不同客戶群的信用水平提供支持,對于預期違約率較高的融資企業提高貸款利率以彌補風險,對于預期違約率較低的企業可以適當降低利率以維持良好的客戶關系。
在電子商務日益繁榮的今天,網絡金融實踐呈現出迅速增長的態勢。中國網絡金融的先驅馬云在一次演講中指出,未來金融業的趨勢有兩種:一是金融網絡化,二是網絡金融化。網絡金融的發展,必然對傳統金融業產生革命性地沖擊。目前,國內各大商業銀行和網商已經開始關注這一新興戰略領域,陸續推出了眾多網絡金融產品,這些實踐表明,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的網絡融資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尤其是微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本文在繼承和發展“云倉”這一新型融資模式的基礎上,通用運用RAROC貸款定價模型,對云倉融資模式下的貸款定價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研究尚有許多不足之處,在云倉運行機制、貸款定價模型中各變量的計量及其相關的統計技術等方面需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云倉是當前網絡融資服務的一次理論總結,其今后必定會在指導我國網絡融資業務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1]李明銳.企業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融資模式——供應鏈融資[D].北京交通大學,2007.
[2]吳檣等.基于B2B電子商務平臺的網商融資服務研究[J].中國商貿,2011(36):110-111.
[3]歐陽徽等.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金融研究[J].中國市場,2011(36):14-21.
[4]王敏.基于第三方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網絡融資探討[J].中國證券期貨,2012(04):242-243.
[5]胡曉明等.基于長尾理論的電子商務信用融資服務[J].第二屆網商及電子商務生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61-166.
[6]任瑞柳.面向小微企業的網絡融資產品發展模式選擇——基于對建設銀行“E寶通”產品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國外資,2012(7):159-161.
[7]李玉學.網絡融資業務發展中的風險[J].金融博覽,2013(3):52.
[8]何娟等.基于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云倉及其運作模式初探[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2(7):5-13.
[9]PETER S R.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J].Journal of Banking,1996,25(11):59-61.
[10]牟太勇.基于信用風險評估的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
[11]李彥.基于RAROC的客戶關系貨款定價[D].西南財經大學,2007.
[12]于溯源.基于經濟資本管理的貸款定價方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19-21.
[13]于輝等.考慮借款企業決策行為的供應鏈CVaR利率決策模型[J].系統科學與數學,2011(10):1269-1277.
[14]王鳳鳴.我國商業銀行倉單質押貸款利率定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
[15]孫光明等.基于訂單融資模式的小微企業貸款定價分析[J].金融經濟,2013(4):135-137.
[16]李壽華等.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研究[J].金融經濟,2009(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