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超

曾有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自從他的本田CR-V換了A/T輪胎之后,不僅胎噪大了,而且油耗也高了,感覺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好。我告訴他,這次A/T輪胎純粹是“躺槍”,因為并不是所有SUV都適合使用蘆/T輪胎。
從普利司通DUELER動力俠系列輪胎的產品線也可以看出,有專為頂級SUV設計的H/P;適合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H/L;可以全路況行駛的A/T以及專為非鋪裝路面設計的M/T。
針對不同的車型定位、驅動方式以及路況條件,我們會有不同的輪胎選擇。譬如我朋友的東風本田CR-V,還有本次測試車豐田普拉多,到底誰更適合A/T輪胎似乎已不言自明。
此次測試的DUELER A/T 698是A/T 694的升級,后者也是《汽車與運動evo》當年開始輪胎長期測試的首款產品。A/T 698主要提升了舒適性和靜音性,以及在非鋪裝路面上的耐磨性。
普利司通做過這么一項有意思的調查:SUV/越野車的車主有兩類——“溫和駕駛者”和“狂野駕駛者”。前者主要行駛在城市公路,追求鋪裝路性能,注重輪胎外觀,有時也去越野;后者則是越野愛好者,追求耐用、耐磨性。而A/T 698則是為了同時滿足這兩類車主而開發的。
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A/T 698很“野”。因為與普通輪胎不同,A/T 698并沒有太多的縱向排水溝槽,取而代之的是多種花紋塊的組合以及大角度斜向花紋。為了提升越野時花紋塊的剛性,不少溝槽內都使用了連結設計。此外,V形階梯狀凹槽和鋸齒狀寬闊花紋溝,則確保了冰雪路面上的暢行無阻。如果再配以“白字”效果,那氣場可就更不一般了。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一款輪胎裝在車上,很難讓人對其實際大小產生正確認識。即便是普通轎車的205/55 R16輪胎,裝在車上覺得很小,但拆下來卻顯得好大。我們測試的A/T 698達到265/65 R17,理論直徑為776mm。這樣一款“魁梧”的輪胎,“體重”卻只有17.79kg,是我們測試過的所有同規格輪胎中最輕的,只比中級轎車輪胎重4kg左右。但如果你就此認為其用料不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除了尼龍覆蓋層為單層之外,鋼絲束帶層和簾布層都是雙份供應,只能說,A/T 698的輕量化做得太出色了。
若以1.6mm為磨損極限,那么全新狀態下A/T 698的9.51mm測試結果便可以有8mm左右的磨損量,也是普通轎車輪胎(花紋深度約7mm,有效磨損量約5.4mm)的1.5倍。當然,考慮到更加惡劣的路況,實際行駛里程肯定到不了兩倍,但有環境溫度9.0℃下胎面橡膠約72HA的硬度指標作保障,以及特別強化的耐磨性,1個月3500km的測試后,磨損量較大的前輪花紋深度平均為9.18mm,后輪花紋深度平均為9.22mm。如此計算下來,若定期進行輪胎換位,且不經常越野的話,一口氣跑上9萬公里都毫無問題。
在使用中我們發現,與測試車的出廠原配輪胎相比,A/T 698的胎噪略大,主要體現在低頻的嗡嗡聲,這與其花紋設計不無關系。好在這種聲音并不擾人,為了全路況而犧牲這一點點也是值得的。在公路行駛,A/T698并不遜色于H/T輪胎,燃油經濟性沒有明顯變化,高速過彎的抓地力不錯。當然,測試車本來也不是公路殺手的角色,它和A/T698都是本本分分的大家伙。
在越野路況下,它們就和“本分”說拜拜了:無論是顛簸的碎石路,還是略顯潮濕的黃土路,A/T 698都安全通過毫不含糊,而且對轉向指令傳達得也很明確,說明側向抓地力也很好。掛入低速四驅,上坡、下水,A/T 698都輕松勝任,真找不到什么能難倒它的。可惜最近北京沒有下雪,不過我們已經打消了更換冬季胎的年頭,A/T 698貌似足夠了。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四驅自然也要配好輪胎,這樣才能發揮出SUV的真正實力。如果你的愛車也是一款硬派SUV,那么選擇普利司通動力俠A/T 698這樣的輪胎,不僅暢行無阻,而且也能滿足日常使用的多種需求。如果是像我朋友那樣的城市SUV,H/T輪胎或許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