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張微微
成都,聯動兩帶的核心引擎
●本刊記者/張微微
打開中國地圖,如果用筆分別將連通歐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貫通東西的“長江經濟帶”進行連線,成都剛好是兩條經濟帶的交匯點。
目前,兩大經濟帶均上升至國家級發展戰略。有著“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交匯點這樣一個獨特地理優勢的成都,引起各方關注。國家相關部委正在密集調研“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戰略,那么,成都會以怎樣的積極姿態去融入兩大經濟帶聯動發展?會出臺什么樣的發展策略?發展前景和路徑又在哪里?成都給出的答案是:迎接新一輪發展機遇,打造新的核心經濟增長極,在兩大經濟帶交匯處實現核心迸發。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開拓了一條偉大的道路——絲綢之路,它曾是中國西陸交通、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在這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上,五彩絲綢、中國瓷器和香料絡繹于途,為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經濟全球化的早期版本,這條貿易通道被譽為全球最重要的商貿大動脈。
在沉寂了多少世紀之后,隨著西部大開發的興起,21世紀初,貿易和投資在古絲綢之路上再度活躍。中亞各國希望與中國擴展合作領域,在交通、郵電、紡織、食品、制藥、化工、農產品加工、消費品生產、機械制造等行業對其進行投資,并在農業、沙漠治理、太陽能、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合作,為這塊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機”。
中國一些有識之士也不斷呼吁,在現代交通、資訊飛速發展和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區域經貿各領域的發展合作,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對該區域蘊藏的巨大潛力的開發。
2013年9月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這個經濟帶正煥發出新的活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將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目前,多部委也正在對此進行深入調研。
如果說中國經濟是當今世界最吸引人的成功故事,幾乎占據半壁江山的長江經濟帶就是這個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自長江經濟帶概念提出以來,這個“世界最大的內河經濟帶”在中國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發展的速度、規模令人驚嘆,其擁有的潛力、機遇超乎想象,被人們形象地譽為“經濟巨龍”:長三角是龍頭,上海是龍眼,湖北等中游地區是龍身,重慶、四川是龍尾。
2013年9月,國家發改委會同交通部在京啟動《依托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研究起草工作,國家發改委表示,此舉意在支撐轉型升級的長江經濟帶。專家認為,長江經濟帶連接東、中、西三大區域,在我國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三大戰略的實施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紐帶,有望成為我國最具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增長區域。
“嚴格地來說,成都是北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三條絲綢之路的起點,因為成都當時是全國絲綢的主要產區。在歷史上,成都同樣是長江經濟帶上最重要的水碼頭之一……大量貨物都是通過錦江的水碼頭與長江中下游互相貿易的。大家熟知的詩句‘門泊東吳萬里船’可不只是想象。”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這樣闡述了成都的重要歷史地位。
成都是長江經濟帶西端的重要城市,向西北方向看,成都又依靠發達的交通網絡,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南端的重鎮。
交通歷來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先行官。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蓉歐快鐵,正按照每周一列的頻率穩定運行;在“長江經濟帶”上,一條連接東西的鐵路客運大通道即將貫通。兩條鐵路大通道,打通了兩大經濟帶的“經脈”,向西跨大陸輻射歐洲,向東出海連接世界。新“絲綢之路”穿越時空的界限,與古老的“南方絲綢之路”在成都交匯。
“蓉歐快鐵西向出川物流大通道無縫對接歐洲,利于成都甚至四川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同時輻射整個中西部地區甚至全國。”商務部新興產業中心主任強宏這樣說道。
“成都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西端起點,必將通過滬漢蓉鐵路通道與沿線城市群連成一片……成都也將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驅動城市之一。”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彭其淵這樣認為。
作為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成都正借助兩大鐵路通道,成為連接與驅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引擎。
“成都應該成為兩大經濟帶的核心極,輻射為周邊區域發展提供驅動力。這樣的城市需要強大的交通輻射能力。成都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稱,近年來成都在國際航線開通方面也已取得顯著成效,2004年以來,新開通了阿姆斯特丹、倫敦、法蘭克福、墨爾本、阿布扎比、多哈、東京、吉隆坡等19條直飛客運航線,直飛客運航線數量達到23條;并且新開通了9條國際及地區貨運航線,國際及地區直飛客、貨航線總數達32條。成都正向中國第四大航空樞紐邁進。
“今年成都還將全力開通美國、俄羅斯等直飛客運航線,同時加密歐洲、中東以及亞洲等客、貨航線。”成都市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說,按照每年新開通2~3條直飛航線的目標,到2015年,成都國際及地區直飛客、貨運航線數量力爭達到36條以上,形成連接歐、美、澳、亞主要城市完善的國際航線網絡。
“‘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成都在交通上已經先行。”彭其淵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成都有必要繼續強化這一優勢,以此為基礎建成兩大經濟帶的核心極。成都勢必將成為兩大經濟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支點,再現絲綢之路與長江經濟沿線的繁榮。
成都所具有的商業機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13年6月,成都成功舉辦了財富全球論壇;9月,又成功舉辦了第十二屆世界華商大會。2013年11月29日,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在成都召開,數百家上市公司高管齊聚蓉城參加峰會。成都應如何聯動兩大經濟帶,迎接發展新機遇,成為與會人員熱議的話題。
眾多商業貴胄們紛紛表示看好成都在“長江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中的機遇,認為成都作為兩大經濟帶的聯動點,應該發揮聯動作用,期待成都打造兩大經濟帶的核心極。
“如果說東部沿海像一張弓,‘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就像一支箭,它們的交匯點成都,就是弓與弦的支點,最重要的發力點。”首批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硅寶科技董事長王躍林對此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進入成都3年,公司的投資回報率達到了119%。”成都德同銀科創業投資基金總經理李農表示,期待成都成為兩大經濟帶的核心極,為企業創造新的發展機會。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燕金元也看好成都在兩大經濟帶中的作用,并計劃在西南地區設立研發中心和營銷中心。“正大集團在成都蓬勃發展,我們也期待今后在這里有更好的發展,立足成都開拓更大的市場。”正大集團副總裁楊小平同樣對成都融入兩大經濟帶,發揮聯動作用充滿期待。
企業家們認為,在未來,成都完全有實力成為兩大經濟帶的核心極、聯動點。大家都期待成都能帶給世界新的驚喜。(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