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下稱 “上海福喜”)問題肉事件曝光后,國內肉雞產業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但據大智慧通訊社了解,該事件后,業內人士雖多認為短期消費信心會受損,但在產品價格卻并未有“應聲下跌”現象出現,相反卻連日上漲。
據卓創資訊提供數據顯示,國內大肉食市場價格連日大幅上漲,主產區山東地區日漲幅可達3.60%,目前已由21日的4.15元/斤漲至23日的4.42元/斤,大幅高于成本3.8元/斤。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此次上海福喜事件或給國內肉雞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多位業內分析師指出,作為美國OSI集團(福喜集團)在華的獨資企業,除了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等大型快餐企業,上海福喜在國內仍擁有其他眾多的客戶資源。而隨著事件的曝光,上海福喜產品的下架,將給國內屠宰企業更多的競爭機會以及客戶資源。
該人士認為,上海福喜此個體事件未對下游終端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影響,國內整體消費量處于平穩狀態,從有利的一面來看,此前肉雞雙反政策實施和福喜門的曝光,將給國內本土企業帶來新的春天,凍品價格上漲,肉雞價格走高或是后期的發展之勢。
而在福喜事件的特殊時期,是何原因推動了肉雞價格的上漲?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晴晴指出,一是目前市場毛雞貨源稀缺,屠宰企業開工率僅達50%左右,部分地區出現“一雞難求”的局面;二是下游凍品價格仍處高位,走貨速度較快;此外,屠宰企業利潤水平提升,因此收購積極性也相應提高。
二級市場方面,作為上海福喜合作供應商的圣農發展(002299.SZ)在福喜事件后股價一度引來市場擔憂。但圣農發展在事發后卻連漲三日,并于昨日盤中取得近一年來以來的最高價位1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