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紅
(河南省延津縣畜牧局,河南延津453200)
豬弓形體病又稱豬弓形蟲病,是由龔地弓漿蟲寄生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原蟲病。不同品種、性別、年齡的豬均易感染,多發于5~8月的炎熱季節。本病目前以個別豬場散發為主,在飼養管理上應采取多方面措施,才能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和流行。同時,發生疫情時應全方位考慮正確診斷,及時治療。
現將河南省延津縣馬莊鄉宋莊村某養豬場發生的一起豬弓形體病的診治情況總結如下。
2014年5月29日,延津縣馬莊鄉宋莊村某養豬場(基礎母豬100頭)。
發病情況
5月25日保育舍55頭25千克左右體重的仔豬采食量下降20%,26日,7頭仔豬出現發熱癥狀,病豬體溫到41℃,精神沉郁,閉目蜷縮,皮膚蒼白,后肢無力,起立困難,行走搖晃,叫聲嘶啞,食欲減退。眼結膜充血,鼻腔及眼角有較多稀薄分泌物滲出,面部出現結痂變化;尿色黃,排灰綠色水樣糞便,惡臭。呼吸困難,呈犬坐呼吸,咳嗽、嘔吐;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耳尖、鼻端、四肢內側、下腹部出現紫紅色斑塊。豬場老板擔心是高熱病,村里獸醫按非典型豬瘟與鏈球菌混合感染進行了治療。曾用轉移因子、頭孢喹肟、和黃芪多糖等藥物進行治療效果不好,29日接診早上出現2頭仔豬死亡。
病死豬腹腔內有淡黃色積液,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充血;心臟外觀呈暗紅色,表面和實質部都有黃白色壞死結節,米粒樣大小;膽汁濃稠如潤滑油狀,并有顆粒樣沉淀物;肺部充血、水腫,切面有較多半透明膠凍樣物質;腎呈黃褐色,有少量針尖狀出血點;脾臟稍腫大,有出血點及灰白色壞死灶;胃底部和大腸黏膜均見點狀出血,結腸和盲腸上散有潰瘍點。
根據個人多年診療經驗,該豬場免疫程序比較合理,所選疫苗均為正規廠家,豬瘟發病概率不大,并且前期治療方案中已有頭孢類藥物,鏈球菌也可排除,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病因調查,綜合分析初步診斷為豬弓形體病。根據弓形蟲病的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特點,做出初步診斷的依據,鑒于目前豬場疫病的復雜性為了確診29日下午將死亡仔豬的脾組織、肺組織、淋巴組織采樣送往鄭州某農業院校豬病實驗室化驗。
3.1.1 將病豬的組織,做涂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姬姆薩染色,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有弓形蟲的存在。
3.1.2 淋巴結穿刺涂片:姬姆薩染色,顯微鏡檢查檢出病原體。
3.2.1 環境消毒:豬場各個角落清掃,用消毒液對豬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3.2.2 癥狀明顯仔豬用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按1支/50千克體重;土霉素注射液按0.15毫升/千克體重,分開肌肉注射,1次/天,連用3天。發病豬群10%磺胺間甲氧+強力多維+小蘇打拌料連用7天。
7天后豬場回訪,發病仔豬的精神狀況和采食量基本恢復正常,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
當前豬場疫情的確復雜,弓形體病臨床癥狀表現為高熱、喘氣、皮膚發紅等,很容易被誤診為豬瘟、鏈球菌病、感冒,通過實驗室方法確診十分必要。對于弓形體病,磺胺類藥物效果確切。對本病作出確診后,除盡早用藥之外,還必須堅持用藥,療程一般7天,至少不得低于5天。否則將會前功盡棄,這是應該注意的,也是治療血蟲病必須遵循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