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張家口市公路管理處,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本項目起于張家口崇禮縣城北,在太平莊東南側與張承高速張家口至崇禮段(一期)終點相接,路線大致為西南—東北走向,沿省道張沽線東側走廊布線,過下白旗東至南山窯東,過清三營東至清六營北,設隧道穿越樺皮嶺,至老虎溝村東北再折向東北,經西壩西,向北在西辛營和東辛營之間穿過,然后向東北經黑土洼村東至東灘村,之后轉向東,在小河子和石頭城之間經過,在沽源縣城南,繼續向東過學堂營子村北,經西廠村南至路線終點沽源小二號村北的張家口承德市界,與張承高速公路承德段相接。
本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線起點至二秦樞紐互通段,設計速度為80km/h,路基寬度為24.5m;二秦樞紐互通至終點,設計速度為100km/h,路基寬度為26m。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Ⅰ級。
本項目含大橋6 045.12m/15座,中橋1 478.2m/29座,隧道5 130m/4座,互通式立交4處,完善一期崇禮北互通1處、分離式立交6座、服務區2處、養護工區2處、收費站4處。
路線平曲線最小半徑為1 100m,平曲線最短長度為742.1m,同向曲線間最短直線長度為955.8m,反向曲線間最短直線長度為282.8m,最大直線長度為3 098.2m,路線縱斷面最短坡長為255m,最大縱坡坡度為4%,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12 000m,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8 000m,路線技術指標滿足規范要求[1]。具體設計要求如下。
(1)K77+477~K77+822段結合防洪和通行要求進行構造物設置,適當降低了路基高度。
(2)部分S形曲線經過調整緩和曲線長度,A值之比皆小于1.5。較長的連續上坡路段,宜將最陡的坡段設置在下部,接近坡頂的縱坡宜適當放緩。長直線不宜與陡坡或半徑小且長度短的豎曲線組合。在小半徑選用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慎重采用長直線接小半徑的組合;二是要避免長陡坡接小半徑的組合。
(3)所有S形圓曲線經過調整加入了緩和曲線,取消了徑向相連。
(4)通過前后移動變坡點以降低該段填高。
(5)K133+535前坡度適當加大,降低了該段填高。
(6)在縱坡較大處,其上、下行車道采用不同的超高值。下坡與平曲線組合在一起時,若坡度大于3%,對平曲線超高予以加強,以保證貨車的安全行駛。超高值可按公式Emin=E+(g+E)/6計算,其中:g為縱坡值(%);E為一般超高值。
(7)橋上避免設凹形豎曲線,特大橋和大橋不宜做成平坡橋,最低點更不應設在橋梁上。
(8)隧道內的縱坡坡度應控制在0.3%~3%之間。
(9)鄰接收費廣場的路段,縱坡應平緩,不得以較大的下坡緊接收費廣場。下坡緊接收費廣場的,縱坡不宜大于2.5%,特殊困難地段不應大于3%。
路基、路面、排水防護、橋梁涵洞、隧道構造物工程除滿足規范要求外,還應針對本工程特點進行特殊設計。
(1)對有中~強濕陷性黃土狀土的路段采用強夯處理方案,其余路段可采用沖擊壓實。
(2)地面橫坡陡于1∶2.5的填方路基,應計算路堤的整體穩定性,并按特殊路基設計[2]。
(3)K71+784和K72+056處為泥石流易發路段,應按工點設計,攔水壩基礎埋置深度通過計算確定,一般應設置于穩定的基巖中。
(4)K63+700處為滑坡路段,應增加抗滑擋墻與框架錨桿。對滑坡路段與深挖方(邊坡高度大于30m)路段應出工點設計圖,標示出鉆孔及其巖性特征,并驗算邊坡的穩定性。
(5)瀝青路面面層下設級配碎石上基層,碎石應采用硬質巖石,如輕微風化的安山巖,凝灰巖等。
(6)超高路段外側路面的水通過中央分隔帶水槽直排入內側路幅,排水槽縱向間距不宜大于5.0m,處于凹形豎曲線底部時,還應適當加密。
(7)橋墩系梁、橋臺承臺及擴大基礎底埋置深度應在凍深以下0.25m。
(8)輕型、薄壁式橋臺高度應大于4.5m,臺身應加強。
(9)橋墩蓋梁橫向加長,預留50cm擋塊位置。
(10)對于多聯橋應盡量減短單聯長度。
匝道與被交路相接的一側應做好平面交叉的渠化設計,考慮左轉車輛行駛順適,宜采用水滴形分隔島,在右轉交通量較大且采用較大的轉彎平曲線半徑時,宜設置三角形的導流島。為使右轉車輛加速時不過多影響直行車輛的行駛速度,應在被交路增設加減速分流車道。匝道與被交路相接的轉彎半徑不得小于15.0m。
標志的總體布局首先應考慮與高速公路網、國省道、城市進出口主干道的協調與聯絡,充分考慮與周邊路網公路的銜接與過渡,標志設計標準、原則、規格與風格應保持一致性。交通標志應包括高速公路入口預告標志、出口預告及指示標志、服務區預告標志、分車道限速標志、地點距離標志、車距確認標志、指路標志、限高標志、禁入標志、公益標志、旅游標志和收費站前設置超寬車道等標志。交通標志應正確、完整、明晰、醒目地向道路使用者傳遞信息,信息量充足且不過載,保持信息的系統性、連貫性。
交通標志的設置以不熟悉本項目高速公路的外地使用者為對象,通過恰當的設置保證交通安全、暢通、有序和便捷。設置服務區標志時,盡可能提供前方多個服務區的信息情況,使車輛一進入高速就能了解前方設施,增加司乘人員的可選性,并合理安排加油、休息等設施。
每個互通之間采用前方三個出口滾動預告的方式和每30km左右再設置一處以前方主要城市或道路為信息的地點距離標志。
應根據道路設計速度、道路環境等因素綜合確定限速值,并考慮分車道、分車型限速,以降低車道的速度差,規范車輛行駛,形成平穩車流,降低事故發生率。對于交通復雜路段、互通出入車道距離較短路段,應視具體情況采取降低限速值或其他警示措施。行車道限速標志應充分利用上跨橋梁,附著在主線下穿分離式立交以及天橋上,以降低造價。
高速公路主線標志采用一級(鉆石級)反光膜,被交路標志采用二級(高強級)反光膜。標志板均采用3mm厚鋁合金板制成。支撐件采用熱浸鍍鋅材料。以柱式及懸臂式為主,流向復雜時采用門架式。大跨度門架結構應考慮節省鋼材,以桁架結構為主。鋼構件以Q235材料為主。
標線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導交通,確保車流分道行駛,指引車輛駛入正確的車道,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標線包括車道邊緣線、車道分界線、斑馬線、車距確認標線和減速標線等。考慮到夜間和霧天較多的情況,標線視認效果較差,應設置突起路標,但考慮到冬季有一定降雪,為減少除雪的困難,只在隧道內和一些交通流量較大、車輛交織較多的路段的車道邊緣線外側設置突起反光路鈕。
在半徑較小的凹形豎曲線底部、長下坡的底部、隧道進出洞口的路段等處設彩色防滑標線。在收費廣場、互通立交、服務區、出口處設置減速標線。在互通立交、服務區加速車道終點前及減速車道起點前分別設置導向箭頭,用以指導車輛轉換車道。
收費島島頭設置黃黑相間的立面標記,收費島迎車流方向應設地面標線并配以定向反光突起路標,島頭設置一組防撞消能桶。高速公路天橋的中墩、邊墩上設置立面標記。
在綜合分析公路線形、設計速度、運行速度、運營車輛等因素的基礎上,根據車輛駛出路外有可能造成的交通事故等級,選用具有合適碰撞能量的護欄。根據道路路側危險程度分析,合理布設護欄,危險度高的路段,設置剛性護欄,危險度小的路段,設置半剛性護欄或不設護欄。
鋼筋混凝土護欄雖然對事故車輛和人員的損害較大,但可以避免事故車輛沖出路外造成二次事故。因此,參照以往河北省護欄設置要求以及現場實際情況,在大、中橋及高填方路段的路側以及起點至東灘樞紐段中央分隔帶,應布設鋼筋混凝土護欄。選用耐久且自潔性好的材料用于護欄防腐。對于水泥混凝土護欄的防腐,推薦“LH101(滲透)+LH309(底漆)+LH303(外涂)”基本組合方案。起點至東灘樞紐段中央分隔帶采用F型SAm級預制鋼筋混凝土護欄。東灘樞紐至終點段采用SBm級三波鋼護欄。橋涵路段采用F型SAm級現澆鋼筋混凝土護欄。互通立交雙向匝道中央,設置整體式F型Am級預制鋼筋混凝土護欄,并應與雙向匝道橋梁護欄相統一[3]。
超高路段,中央混凝土護欄應沿合成坡方向設計過水洞槽。
在路基填方高度小于3m(路肩至自然地面的高度差)或長度超過50m的挖方路段,一般不設護欄。但在路側安全凈區內設有車輛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礙物(如標志立柱、電力塔桿、監控外場設備、上跨橋墩臺等)時,設置A級二波鋼護欄(Gr—A—4E)予以保護。護欄段最小長度不應小于70m。不設護欄的路段,路側應設置輪廓標,其邊溝應采用寬淺式或加蓋帶泄水槽的蓋板。
在路基填方高度3≤h<6m(邊坡坡度為1∶1.5)的路段,設A級二波鋼護欄(Gr—A—4E)。在路基填方高度6≤h<8m(邊坡坡度為1∶1.5)的路段或擋土墻高度2≤h<4m(邊坡陡于1∶1.5)的路段,設A級二波鋼護欄(Gr—A—2E)。在路基填方高度8≤h<12m(邊坡坡度為1∶1.5~1∶75)的路段或擋土墻高度4≤h<6m(邊坡陡于1∶1.5)的路段,設SB級三波鋼護欄(Gr—SB—2E)。在路基填方高度h≥12m(邊坡坡度為1∶1.5~1∶1.75)的路段或擋土墻高度h≥6m(邊坡坡度<1∶1.5)且長度大于30m的路段,在陡坡急彎路段彎道外側以及在避險車道的兩側及終端,設置加強型SA級現澆混凝土護欄和座椅式混凝土基礎。現澆混凝土護欄每20m設一道伸縮縫,每4m設一道假縫,伸縮縫應與擋土墻沉降縫在同一位置。超高路段應在混凝土護欄底部預留泄水孔。混凝土護欄的最小設置長度為40m。
為了防止行人、牲畜等進入高速公路,應采用隔離設施封閉高速公路,防止行人、非機動車、牲畜等闖入,還可防止公路用地被非法侵占。除有天然屏障的路段外,在高速公路兩側地界處都應設置隔離柵。
根據經濟性和美觀性相結合的原則,設置刺鋼絲或焊接網。在互通區、服務區、收費站以及本路沿線人口密集、對景觀要求較高的路段,采用美觀牢固的焊接網隔離柵;村鎮附近路段可設置隔離墻;其他路段采用刺鋼絲隔離柵。
焊接網隔離柵由網片、立柱、斜撐等構件組成,所有鋼構件均采用先鍍鋅再鍍塑的防腐處理措施,顏色為綠色。根據氣候條件,可采用雙層防腐措施,即先鍍鋅、再浸塑。
各站區內均需設置自備水井、鍋爐房和變電所,提供給水、采暖和供電需要。上述設施可在服務區單側設置,另一側可由管道輸送;各站區職工洗浴用水可采用集中式太陽能加熱,以實現“資源節約”及“經濟合理”。
為滿足一級負荷要求,各站區分別設置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滿足生產和生活應急用電需要。為保證重點路段夜間行車安全,在各服務區停車場、收費站收費廣場設置高桿燈或低桿燈,提供各自場地照明。為節約能源,高桿燈可考慮分級控制。
該段工程設計方案,經過專家多次論證、修改,形成統一意見,認為該方案科學、經濟、合理可行,對同類工程有參考價值。
[1]JTG D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S].
[2]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S].
[3]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設計通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