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君
〔關鍵詞〕 幼兒園;安全事故;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5—0022—01
近年來,如何減少幼兒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已成為教師、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重要話題。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我將所轄縣區幼兒園的安全事件,以及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幼兒安全事件的成因做了認真的分析與匯總,從而為制定積極的防范措施,預防安全事件的發生做好準備。
一、成因
1. 幼兒生理和心理的原因。首先,3~6歲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綜合協調能力較差,再加上幼兒的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遠不及成人,因此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往往不能作出快速的反應。其次,幼兒的肌肉發育不完善,手腳的力量較小,在進行一些大型游樂活動和從高處往下跳時,往往會因為力不從心而發生意外事故。再次,幼兒具有好動、好模仿、好表現的特點,在活動中他們會模仿一些成人的動作,或隨著自己的喜好玩出一些花樣,以滿足自己感官的刺激,而他們本身對各種游戲的危險因素缺乏足夠的認識,又不愿大人老跟著自己,因此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
2. 幼兒園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傳統的幼兒教育偏重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缺乏對幼兒生命狀態的積極關注和幼兒生命價值的深刻認識,這是造成幼兒生存自護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從家庭角度來講,家長溺愛孩子的現象嚴重,過多的保護導致孩子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一旦意外事故發生,孩子便束手無策。
3. 幼兒園設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部分幼兒園缺乏安全意識。有些幼兒園或因資金缺乏,大型玩具長年不更換,設施陳舊,年久失修,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4. 管理不善、制度不嚴是幼兒園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幼兒園雖然有較完備的規章制度,但未能嚴格執行,只是將規章制度作為備查的材料或擺設擱置。例如,有的幼兒園準備了應急預案,卻未做安全演練,有的幼兒園做了安全演練卻只是趨于形式,未做演練后的總結和反思。
5. 幼兒園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工作責任心不強。在教職工實施保育、教育過程中也常出現一些事故,如有的教師責任心不強、不具備學科知識,甚或心理不健康而對幼兒造成身體或心靈的傷害。
6. 幼兒體質特殊或疾病突發。有些安全事件是由于幼兒的特殊體質或者疾病突發引起的,如先天性心臟病復發等就屬此類,這樣的傷害事故,是幼兒園不可預見的。
二、對策
1. 加強幼兒體能鍛煉,發展動作技能。事實證明,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能迅速脫險的幼兒通常是那些反應速度快、動作協調能力強的孩子。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幼兒的體能鍛煉,經常組織幼兒參加跑步、拍球、跳繩、體育游戲等活動,發展幼兒的動作技能。
2. 家園共育,樹立幼兒自護意識。樹立安全意識,是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前提。首先,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通過兒歌、故事、游戲等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其次,多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知識,讓家長也樹立教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形成家園共育合力。
3. 做好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創設良好環境。《幼兒園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幼兒園內嚴禁設置威脅幼兒安全的危險建筑物和設施。因此,幼兒園應立即停止或限期整改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對于設施存在老化的,必須要停止使用;還要更新玩教具,對大型玩具必須進行每日檢查,如存在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即刻檢修。
4. 嚴格制度化管理,落實制度的執行。教育部門要按照各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制定諸如《門衛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教職工管理制度》等具體的、能夠操作的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嚴格遵照實行。
5. 加強教職員工的專業化培訓,提高責任心。幼兒園教職工要做好專業化訓練,要認真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相關文件,提高工作責任心;幼兒園應開設心理咨詢疏導室,對幼兒教師進行心理疏導,防止虐童事件的發生。
6. 做好幼兒入園登記。做好每位幼兒的入園登記,幼兒入園時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檢和化驗。在每年體檢中要組織每位幼兒積極參加;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認真做好保育工作,幼兒若有異常情況,要及時與家長聯系。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