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花
〔關鍵詞〕 導入方式;智趣;雅趣;情趣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5—0076—01
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確,一個好的課前導入方式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授課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的具體實例,談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幾種課前導入方式。
一、介紹作者增智趣
教師在講解那些名篇之前,可以先從介紹作者入手導入本課,這樣的導言,由作者到作品,順理成章,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又為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如我在教學劉禹錫的《陋室銘》時,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我國文壇上有這樣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他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后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他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他仍不計較,并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他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一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他就是劉禹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陋室銘》。”學生聽完后,都很為劉禹錫打抱不平,并急于想知道課文到底是怎樣抒發他的這種憤懣之情的。這樣就使學生首先對作者產生了興趣,其次對文本也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播放音樂生雅趣
在進入新課之前,可以放一段音樂,飽含深情地吟誦一首歌曲的歌詞,以創設一種情境,激發、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教師講課的感染力,提高學生聽課的效果。如在講《背影》時,我先為學生們播放了劉和剛演唱的《父親》,緊接著我就其中幾句歌詞“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引導學生們談體會,他們都認為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繼而我就適時地引出新課“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還如在教學茅盾的《白楊禮贊》時,我先播放歌曲《小白楊》,學生們聽完都由衷地點起了頭,我知道他們也已經喜歡上了這種北方極平凡、極常見、極易生長的樹。之后我讓學生談一談聽歌體會,學生們都認為歌唱家用優美的歌喉抒發了對白楊樹的深切贊美之情。“同學們,有位作家用他的文章也熱情贊美了白楊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茅盾的《白楊禮贊》吧!”
三、講述故事長情趣
學生們都愛聽故事,在新課之前老師先講一個小故事,使課堂產生一種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出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興趣很高,教師課堂中如能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以一些故事來導入課文,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上課前,我想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當我說到這兒時,我發現學生們熱情高漲,“把一只青蛙扔進開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會用力一蹬,躍出水面,從而獲得生存的機會。當把另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溫水里并逐漸加熱時,由于青蛙已慢慢適應了那愜意的水溫,所以當溫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時,青蛙便再也沒有力量躍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適之中被燙死了。”聽完故事,學生們若有所思,我就抓住這個機會,適當引導:“這兩只青蛙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命運?”學生們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最后達成了共識:“是災難使一只青蛙活下來了,安逸使另一只青蛙失去了生命。”說到這兒,我順勢引出了今天的課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學生們亦饒有興趣地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之中。
編輯:劉於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