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河南省糧食消費結構變化及其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率分析

2014-04-16 02:57:32姚成勝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4年2期
關鍵詞:糧食

姚成勝 ,黃 琳 ,呂 晞

(1.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江西南昌330031;2.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西南昌330022)

糧食安全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國家穩定和發展的基礎[1]。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水土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糧食生產和消費始終處于緊平衡狀態[1,2]。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轉型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耕地資源的非農化和耕地利用的非糧化勢頭日益強勁[3]。同時,人口的持續增長,致使糧食供應的缺口越來越大,糧食安全問題始終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4]。然而大多數研究主要是從生產或糧食供給能力方面來揭示糧食安全變化,但糧食安全不但包括糧食生產方面,糧食消費結構的變化同樣對其起著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正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推進時期,由此帶來的糧食消費結構變化正對我國糧食安全產生了重大影響。黃季焜研究指出,由城市化導致的生活方式和飲食偏好的變化以及市場發育和職業變動等社會經濟結構變動因素對中國食物需求結構的變動起著決定性作用,并將繼續影響未來中國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5]。胡小平等指出,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和食物消費傾向的變化,糧食需求結構問題也逐漸顯現,主要表現為:口糧消費逐年減少,對畜產品的需求量增加,相應帶動了飼料用糧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不僅僅需要保證糧食總量的供求平衡,更需要重視在總量平衡基礎上的糧食品種結構的供求平衡[6]。河南省是我國13個糧食主產省份之一[7],2011年其糧食產量為5542.5萬t,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9.7%,僅次于黑龍江省(其產量為5570.6萬t,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9.75%)居全國第二位。為此,本文以河南省為例,對其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的糧食消費結構變化進行具體而詳細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糧食安全貢獻度指數,揭示其對我國糧食安全貢獻度的變化,以期為促進河南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1 河南省糧食消費及其結構分析

1.1 河南省糧食消費結構組成

糧食消費一般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為維持生存和發展需求而對糧食的各種消耗,可以用糧食的消費數量或者消費金額來表示或計量,它是糧食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內在動力。糧食消費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前提,因而確定了糧食消費在各類消費中的第一位或最基礎的地位[8,9]。糧食需求可以分為兩大類和四大用途:兩大類是指食物用糧和非食物用糧,其中食物用糧指直接和間接滿足人們食物消費需求的糧食,又可分為口糧和飼料用糧兩大用途;非食物用糧主要分為工業用糧和種子用糧兩大用途[6,10]。除以上兩大類和四大用途用糧外,糧食在生產、存儲和營運的過程中還會有所損耗[11],因此糧食消費總體上分為口糧、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和糧食損耗等5個部分。根據以上分析,本研究就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的口糧、飼料糧、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和糧食損耗這5種糧食消費進行詳細分析,以深入揭示其糧食消費結構的變化。

1.2 不同糧食消費類型的計算方法

1.2.1口糧 由于在我國統計資料當中,沒有對我國糧食消費總量的統計,更沒有對城鄉居民口糧消費量進行直接統計;因此本文根據河南省歷年統計年鑒當中“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購買的主要商品數量”和“農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消費品消費量”經過計算得到河南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口糧消費量,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口糧消費量相加,即得到口糧消費總量。需要指出的是統計局統計的糧食總產量和農村居民的糧食消費量是按原糧形態統計的,而城鎮居民糧食消費量則是指成品糧的購買量[12],因此對于糧食總產量和農村居民糧食消費量按照0.85的通用折算系數[13],將原糧轉化為成品糧后,才能參與分析與比較。由于統計年鑒上沒有統計城鄉居民在外就餐的口糧消費量,據肖國安的研究,農村人口在外就餐的用糧約占4%左右,城鎮人口約占12%左右[14]。因此,為更準確計算口糧消費量,將在外就餐的用糧也加入計算。

1.2.2飼料糧 飼料糧消費量又稱為間接糧食消費量,是指為生產肉類(包括豬肉、牛肉和羊肉等)、奶類、蛋類、水產品等各種由糧食轉化而來的畜產品而消耗的糧食總量。為估算間接糧食消費量,必須確定料肉比。在現有文獻資料中,料肉比差異非常大。例如,豬肉料肉比,隆國強[15]等人認為其比例約為4.3∶1,程國強等[16]則認為其比例較低,只有2.5∶1;牛肉料肉比,李波等[17]認為其高達4.8∶1,駱建忠[8]則采用1∶1的較低比例;其他例如禽、蛋、奶、水產品的料肉比也都存在很大差異。其原因是研究人員的測算標準不同,有些學者是參照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飼養的耗糧標準進行分析,有些學者是根據對中國小農戶的調查進行估算。料肉比的差異受飼養規模及專業化程度影響極大。一般而言,飼養場(戶)專業化、標準化程度越高,規模越大,飼料中糧食所占比例越高,料肉比也越高;反之,專業化、標準化程度越低,規模越小,料肉比越低。這是因為家庭小規模飼養所需飼料中的糧食通常有一部分可以被替代(例如用米糠、麥麩、菜葉、泔水等),從而節約了一部分飼料糧[6]。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畜禽的分戶散養模式已經逐漸被專業化、規模化飼養模式所取代;當前,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以及農業生產的技術快速進步,畜牧業的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生產模式已在全國普遍推行,農業散養的生產模式已基本消失。考慮到畜牧業這一發展變化特征,本文認為料肉比會逐漸提高,最終會達到標準化生產的水平,飼料糧的需求也逐漸會按標準的料肉比來測算。因此,本文在參考了眾多文獻料肉比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和河南省的實際生產情況,選擇了標準料肉比或者與標準的料肉比最為接近的折算系數來測算飼料糧需求。按照國際國內比較通行的標準[6,11,14],豬肉的料肉比為4.3∶1,禽肉為2.7∶1,蛋類為2.7∶1,牛羊肉的料肉比為2∶1,奶產品為0.3∶1,水產品為0.4∶1。各類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產量數據,主要來自于1992-2009年河南省統計年鑒中的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產量。據隆國強等人的有關研究,中國飼料中飼料糧約占74%左右,所以按上述比例計算的飼料糧,再乘以74%得出實際飼料糧[15]。

1.2.3工業用糧 工業用糧指用糧食作為主要原料或輔料的生產行業(例如食品、醫藥、化工、酒精、制酒、淀粉等行業)所用糧食的統稱,不包括飼料行業用糧。工業用糧作為中國第三大糧食用途,其數量在中國糧食消費總量中排在第三位。根據現有研究可知,各種酒類、酒精、味精等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工業,是工業用糧的主體部分,因此在實際估算中一般依據各種白酒、啤酒、酒精、味精的折糧系數,然后再乘以其產量得到工業用糧的消費總量。參照肖國安的研究,按照白酒 1∶2.3、啤酒 1∶0.172、酒精 1∶3、味精 1∶24的折糧系數[14]。白酒、啤酒、酒精、味精歷年產量數據來自于《中國食品工業年鑒》(1992-2009)、《中國糖酒年鑒》(2000-2009)、《中國農產品加工年鑒》(1995-2009)和《中國釀酒工業年鑒》(2000-2009)。

1.2.4種子用糧 在農業科學技術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種子用糧數量與播種面積的相關性最大,在糧食播種面積平穩上升的時期,種子用糧將不斷增加;反之,在糧食播種面積下降的時期,種子用糧也呈下降的趨勢。然而,從長期變動的情況來看,農業科技將會有所進步,因此種子用糧數量將會呈現出一定的下降趨勢;但相關研究表明,除非生產技術有重大突破導致單位播種面積種子用糧數量顯著減少,種子用糧數量與播種面積的正相關關系不會變化[6]。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通過分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及單位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種子用糧數量,來估算河南省種子用糧總消費量。單位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種子用糧數量其中為稻谷75kg/hm2、玉米75kg/hm2、小麥 150kg/hm2、大豆 75kg/hm2、其他糧食作物為225kg/hm2[14]。各種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數據,來源于河南省歷年的統計年鑒。

1.2.5糧食損耗 糧食損耗是指由于糧食在存儲和運營過程中,由于存儲和運營設備和管理手段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所產生的糧食損失。在糧食損耗的估算研究中,程國強參照美國、印度糧食運營和庫存期4%的損耗率,對中國的糧食產量損失率進行估算[16];肖國安認為,對于中國來講參照美國、印度等國家的糧食損耗率進行估算,其損耗率太高,不符合中國實際情況,中國的糧食損耗率約為2%左右[14];而郭書田則認為中國糧食損耗率約為0.7%[11]。參照國內外相關研究,認為4%的糧食損耗率較高,而0.7%的損耗率又明顯偏低,因此本研究按照2%的糧食損耗率進行計算。

1.3 河南省糧食消費及其結構變化

根據以上關于口糧、飼料糧、工業用糧、種子用糧和糧食損耗的計算方法,計算得到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糧食消費總量及其消費結構的變化如圖1所示。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幾點結論:

圖1 中部地區糧食消費結構變化(1991-2008)

(1)糧食消費總量增長速度已超過糧食生產總量的增長速度。在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糧食消費總量呈現出快速的增長趨勢,由1991年的2359.57萬t,增長到2008年的4313.24萬t,增長了1953.67萬t,年均增長速度為3.61%。根據1992-2009年的《河南省統計年鑒》,在此期間河南省糧食總產量則由3010.30萬t增長到5365.48萬t,年均增長速度為3.46%,比糧食消費量的增長速度低0.15%。這意味著,如果長期按此趨勢發展,河南省糧食安全將面臨挑戰。

(2)口糧消費將繼續保持穩定并略有下降。研究期內,河南省口糧消費量保持穩中有降的發展趨勢,整體上看口糧消費總量由1991年的1598.52萬t,下降到了2008年的1350.92萬t,其占糧食總消費量的比重也相應的由67.75%下降到31.32%,下降了36.43%,已退居為第二大糧食消費品種。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人口的持續增長將導致口糧消費不斷增長。第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口糧消費量繼續下降。根據《河南統計年鑒》(1992-2009),得到以成品糧形態計算的河南省城鄉居民口糧消費量分別由1991年的151.38kg和209.18 kg,下降到2008年的87.48kg和163.65kg,因此18年來城鄉居民人均年糧食消費量分別下降了63.90kg和45.53kg。第三,人口城市化的持續推進將導致口糧消費量不斷下降;以2008年為例,城鄉居民口糧消費量之差為76.16 kg,這意味著每將一個農村居民轉化為城鎮居民,其口糧消費量將減少79.24kg。以上三因素綜合作用,將繼續使河南省口糧消費保持穩定,并呈現略有下降趨勢。

(3)飼料糧和工業用糧已逐漸成為糧食消費主體。計算得到,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飼料糧和工業用糧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7.94%和12.06%,分別為糧食消費總量增長速度的2.20倍和3.34倍;兩者占糧食消費總量的比重也分別由1991年的17.20%和7.74%,分別上升到2008年的34.51%和29.34%。2004年河南省飼料糧消費量達到1596.42×104t,首次超過了口糧消費量,成為最大的糧食消費品種,并一直得以維持;而在2008年,工業用糧的消費量也達到了1265.61×104t,已接近口糧的消費量。可以看出,飼料糧和工業用糧已逐漸成為糧食消費的主體,其持續快速增長是河南糧食消費總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進一步分析可知,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飼料糧和工業用糧仍將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并可能對河南省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其原因在于:

第一,研究表明,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人們消費的肉、奶、蛋等畜禽產品量將持續增長,而消費的增長必將推動供給的進一步增加,尤其是當前河南省人均年畜禽產品消費量仍然相當低,增長的空間很大。以肉類消費為例,2008年河南省城鎮居民人均年肉類消費總量為19.57kg,農村居民人均年肉類消費量為8.39kg,尚不及臺灣1970年(人均消費量25kg)的水平,而臺灣人均年肉類消費量在1990年已達62kg[5]。因此,今后一段時間飼料糧消費量仍將持續增長。從理論上講,飼料糧的增長速度應基本與本區域人們對畜禽產品和水產品需求的增長速度相當,以充分保障本地區居民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然而,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的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生產量和消費量的增長速度產生了嚴重的不一致現象(表1)。

表1 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平均產量、平均消費量及其平均增長速度

從表中可以看出,18年來,豬肉、牛羊肉、禽肉、蛋類、奶類和水產品等6大類畜禽產品的平均產量分別為其平均消費量的2.64倍、6.08倍、2.38倍、2.08倍、1.68倍和1.72倍,產量的平均增長速度分別是消費量平均增長速度的4.03倍、1.95倍、1.25倍、1.44倍、1.36倍和1.37倍,這說明河南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除滿足本區域消費外,尚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出售或儲備,用以保障我國的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消費安全,其中豬肉和牛羊肉尤為突出。從消費方面來看,當前河南的畜禽產品和水產品消費量顯著低于發達國家和地區,其原因并非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產量不足,而更多的可能是收入水平偏低和收入分配等因素造成的,這在農村地區尤為明顯。例如,2008年河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4452.24元,僅為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65%。由此可知,當前河南省畜牧業的發展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居民的消費增長的需求,但更為重要的是增加農民的收入,因為畜牧業的產值要顯著高于種植業產值[11],大力發展畜牧業歷來是河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畜牧業(尤其是養豬業)和水產養殖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重要手段的產業,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因而很有可能對河南糧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壓力。

第二,工業化的發展必然帶動食品工業和生物能源工業的蓬勃發展,從而導致工業糧需求的快速增長,這已被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過程所證實[9]。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1995-2008年期間我國工業用糧年均增速為5.2%,2005-2008年期間年均增速高達11.3%,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間國家興建了幾個燃料乙醇項目[6]。由于我國是人多地少的國家,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口糧和飼料糧等食物用糧,因此對于工業用糧的快速發展,國家采取了相應的控制政策[6]。相比之下,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工業用糧的年均增長速度為12.06%,為同期我國平均水平的2.32倍,為同期河南省糧食產量增速的3.48倍;其主要原因是食品工業是河南省提高工業化發展水平的“六大產業”之一,這在河南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都被明確提出。因此,如果為提高河南省工業化發展水平,而不對工業用糧過快增長加以控制,那么即便河南是糧食主產省份,快速工業化必然會對其糧食安全產生威脅。

(4)種子用糧和糧食損耗占糧食消費總量比例小且變化較為穩定。1991-2008年期間,種子用糧數量始終在120萬t左右,并呈現出略有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間,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耕地資源的非農化和耕地利用的非糧化勢頭日益強勁[3],因而導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有所縮小。而糧食損耗的變化則明顯相反,它隨著糧食產量的不斷增長而由1991年的51.18萬t,增長到2008年的91.21萬t。

2 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分析

2.1 糧食安全貢獻度的計算方法

我國有關糧食安全的兩份重要文件-《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和《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均把95%的糧食自給率作為我國實現糧食安全的標準。根據上述兩份糧食安全的綱領性文件的界定,當糧食自給率達到95%即表明我國整體實現了糧食安全。然而,我國區域差異巨大,當國家整體實現糧食安全時,并不代表各個省份都實現了糧食安全;也就是說,必然存在某些區域糧食自給率大于95%,而某些區域小于95%。據此,可以構建某一省份對我國糧食安全貢獻率(Contribution Index to China’s Food Security,CICFS),其意義就是指某一省份自身生產的糧食總量,在滿足其自身糧食需求總量的95%之后,所能滿足其他區域實現糧食安全的程度,計算公式為:

式中,TGP是某一省份的糧食總產量(Total Grain Production),TGC是指某一省份的糧食總消費量(TotalGrain Consumption)。當 TGP/TGC=0.95時,CICFS=0,表明該地區實現了其自身糧食安全,但沒有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當TGP/TGC>0.95時,CICFS>0時,表明該地區不但實現了自身糧食安全,而且還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CICFS值越大表明其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越大;當TGP/TGC<0.95時,CICFS<0,表明該區域不但無法實現自身糧食安全,而且還增加了國家實現糧食安全的負擔,CICFS值越小表明其對國家實現糧食安全的壓力越大。

2.2 河南省糧食安全貢獻度的變化與分析

利用1991-2008年河南省糧食產量的統計數據以及本文所計算的糧食消費總量數據,根據公式計算得到該時段河南省對中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CICFS),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到,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貢獻度的平均值為4.43%,表明18年來河南省不但實現了第一人口大省的糧食安全,而且還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顯著貢獻。總體上看,河南省對中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的變化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圖2 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變化(1981~2008)

第一階段為1991-1993年,期間CICFS值由14.15%快速下降到7.19%,表明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率不斷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間河南省糧食消費量增長速度為7.05%,而糧食生產增長率僅為3.73%。

第二階段為1994-1999年,CICFS值在2.29%-7.33%的范圍內波動;其主要原因是期間糧食消費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其年均增長速度為4.68%,而在此期間糧食產量則由于糧食生產政策、糧食價格等因素以及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導致的耕地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減少等因素綜合作用而產生波動[10];整體上看,期間糧食產量年均增速達4.87%,高于消費量增長速度,因而CICFS值在波動中有所提高。

第三階段為2000-2003年,CICFS值由-1.01%下降到-5.36%,表明期間河南省糧食總產量尚不能達到其自身糧食總消費量的95%,因而不但沒有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反而需要從外界進口糧食以維持其自身的糧食安全。期間CICFS值不斷下降且為負值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①由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糧食連年豐收,政府收購糧食財政壓力不斷加大,賣糧難以及糧食收購過程中“打白條”現象日益嚴重[10];受此影響,期間河南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連年下降,因而導致其糧食產量由2000年的4101.5×104t下降到2003年的3569.47×104t。②在此期間,糧食消費量仍然呈現出增長趨勢(圖1)。

第四階段為2004-2008年,CICFS值由-3.01%上升到11.30%,表明期間河南省不但實現了自身的糧食安全,每年還能調出大量的糧食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這一時期CICFS值不斷增加的原因在于以下兩個方面:①上世紀90年代末至2003年以來的糧食產量不斷下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因此自2004年以來我國的中央一號文件都集中在農業和農村問題上,并在此期間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對種糧實施直接補貼,取消了農業稅等一系列強農、惠農的政策,促進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促使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不斷提高。因此,河南省糧食產量由2004年的4260×104t增長到2008年的5365.48×104t,年均增長速度達5.94%。②在此期間,糧食消費量仍不斷增長,但增速只有2.35%。這表明,糧食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政策的影響,持續穩定的農業發展政策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保障。

3 結論與討論

糧食安全是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河南省是我國第二產糧大省,也是我國三個人口超9000萬的大省之一,通過分析其1991-2008年期間的糧食消費結構及其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得到18年來河南省糧食消費總量的年均增長速度高出糧食產糧年均增長速度0.15%,其中口糧消費呈現出穩定并略有下降的發展趨勢,而飼料糧和工業用糧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其年均增長速度為糧食產量增長速度的2.20倍和3.34倍,是構成糧食消費總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從糧食安全貢獻系數方面來看,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糧食安全貢獻度系數平均值為4.43%,表明18年來河南省不但解決了人口大省自身的糧食安全,而且還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滿足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畜禽產品和水產品需求量的增長,飼料糧的快速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但研究表明,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平均產量及其增長速度,都要顯著大于其平均消費量及其增長速度,因而河南省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目的不僅是維護城鄉居民消費的需求,而且更是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手段。結合河南省較低的人均畜禽產品消費量的實際可知,消費量的不足并不是因為供給的不足,更為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收入水平偏低(尤其是農民)和城鄉收入差距較大。當畜牧業和水產品養殖業發展的主要目的是為提高農民經濟收入,而食品工業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業化發展水平時,可以預計今后一段時間飼料糧和工業用糧必然繼續維持快速的增長速度,這將給河南省糧食安全造成較大壓力。因此,有必要加快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實行糧-經-飼的農業生產模式;同時必須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結構,減少耗糧型的養豬業,取而代之以節糧型的牛羊養殖業,以充分利用各種草山、草坡、丘陵等土地資源,緩解飼料糧的過快增長;而對工業用糧則必須適度進行控制,以緩解其過快增長。

1991-2008年期間,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系數的平均值為4.43%,表明18年來河南省不但解決了人口大省自身的糧食安全,而且還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經濟學原理可知,農業是經濟比較效益低的生產部門,糧食生產很難實現獲取社會生產的平均利潤。因此,糧食生產是一個弱勢的生產部門,河南省作為我國最大的糧食主產省份之一,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卻犧牲了相應的發展機會,因而導致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顯著低于我國東部地區。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來,由于眾多惠農和促進糧食生產的優惠政策,河南省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度不斷提高,因此必須進一步強化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構建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機制,以更好的促進河南省糧食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1]殷培紅,方修琦,馬玉玲,等.21世紀初中國糧食短缺地區的空間格局和區域差異[J].地理科學,2007,27(4):463-472.

[2]李裕瑞,劉彥隨,龍花樓.江蘇省糧食生產時空變化的影響機制[J].地理科學進展,2009,28(1):125-131.

[3]劉彥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鄉村轉型發展與新農村建設[J].地理學報,2007,62(6):563-570.

[4]劉玉杰,楊艷昭,封志明.中國糧食生產的區域格局變化及其可能影響[J].資源科學,2007,29(2):8-15.

[5]黃季焜.社會發展、城市化和食物消費 [J].中國社會科學,1999(4):102-116.

[6]胡小平,郭曉慧.2020年中國糧食需求結構分析及預測—基于營養標準的視角[J].中國農村經濟,2010(6):4-15.

[7]郭麗英,王道龍,邱建軍.河南省糧食生產態勢及其能力提升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9,19(2):153-156.

[8]駱建忠.基于營養目標的糧食消費需求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8.

[9]高啟杰.城鄉居民糧食消費情況分析與預測 [J].中國農村經濟,2004(10):20-25,32.

[10]馬永歡,牛文元,汪云林,等.我國糧食生產的空間差異與安全戰略[J].中國軟科學,2008(9):1-9.

[11]姚成勝,朱鶴健.區域主要食物資源安全評價及其安全對策-以福建省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8,23(5):832-841.

[12]封志明,史登峰.近20年來中國食物消費變化與膳食營養狀況評價[J].資源科學,2006,28(1):2-8.

[13]許世衛.中國食物發展與區域比較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1.

[14]肖國安.未來十年中國糧食供求預測[J].中國農村經濟,2002(7):9-14.

[15]隆國強.大國開放中的糧食流通 [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105-108.

[16]程國強,陳良彪.中國糧食需求的長期趨勢 [J].中國農村觀察,1998(11):1-6,11.

[17]李波,張俊飚,李海鵬.我國中長期糧食需求分析及預測[J].中國稻米,2008(3):23-25.

猜你喜歡
糧食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3年9期)2023-03-28 09:44:16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3年7期)2023-03-24 16:16:10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3年8期)2023-03-23 15:09:12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7期)2022-09-28 00:30:14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2021年6月國有糧食企業糧食購銷量初步統計
我的糧食夢
糧食直補改名了
新農業(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影院a级片|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aaa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97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浪潮Av| 另类欧美日韩| 国产jizz| 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毛片免费网址| 亚洲精品不卡午夜精品|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国产视频大全| 亚洲精品你懂的|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精品欧美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91精品专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日韩a级片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青榴视频|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日韩理论| 亚洲欧美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58av国产精品|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天天色综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产精品xxx|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婷婷色中文|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毛片不卡|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日本欧美一二三区色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6| 日韩中文欧美|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日本国产在线| 一级片免费网站| 色偷偷一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