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斌
(朔黃鐵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肅寧 062350)
在實際工作中,行車調度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解體調車、編組調車、取送調車、摘掛調車和其他調車。工作中上述調車是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需要對車輛進行編組與分類的。例如,按照車重和去向分解指定到路線上;按照列車編組計劃將響應車組編成車列;為貨物裝載和檢修等做好準備;對列車加軸或者減軸,換掛車組等。以上的調車工作內容多數為傳統的工作,現代化的鐵路運行更加復雜,其調度工作已經進入到自動化階段,其分類方式也出現了變化。傳統的分類主要是針對性地區分不同的工作內容,也可體現調車區的主要功能。日常調度工作應將實際的工作需求與經驗相結合。自動化調度結合了計算機、網絡通訊、控制技術,其作為列車的調度中心,也兼顧了列車與調車作業的綜合性指揮。因此,應在充分了解系統功能的基礎上進行日常工作的安排。
日常的調度工作應遵循一定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工作的規范性。首先,應按照行車計劃的要求對本路段內的到車發車環節進行銜接,及時對編組和解體等進行安排。保證發車正點并保證滿軸,不得違規發車,保證發車線路的通暢,利用自動化系統協調形成次序消除行車安全隱患。其次,按照車站班計劃和階段安排等,指揮完成編組和取送過程,做好貨物裝載和卸載、列車檢修等工作環節的銜接,做好調車服務工作,保證這些工作環節的高效運作。第三,盡量利用系統功能優化調車作業計劃,有效利用調車設備提高調車的工作速度,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車輛的編組和調度。最后,應最大限度地保證調車工作中的人員安全,加強對崗位人員的安全培訓和監督管理。
上述工作規范應建立在技術規章和站務管理細則的基礎上,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全面的工作制度。調度工作應服從統一領導和單一指揮,這樣有利于提高整體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尤其是在高密度路段,如朔黃鐵路西起山西省神池縣神池南站,與神朔鐵路相聯,東至河北省黃驊市黃驊港口貨場這樣的路段內,更應實現統一調度與領導,各個車場和調車區內應根據具體任務由調車區長直接領導工作,并負責組織協調。
(1)調度人員基本技術素養有待提高
首先,調度人員的基本素質應隨著技術措施與控制系統的升級而提高。當前新老調度人員的銜接仍存在問題。新到崗的人員對系統不夠熟悉,雖然其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好,但是如果技術培訓不夠全面則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工作。老調度員存在對新技術和控制系統的掌控不夠靈活的問題。這就導致了調度人員對所轄路段的基本狀況掌握不夠細致,對各個車路段中容易出現的危險不夠了解,對自動控制系統的操作仍存在問題,很容易導致隱患。其次,缺乏對經驗的總結,不能在工作中及時總結規律,幫助系統優化。容易在調度中反復出現同樣的失誤,進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另外,因為人為因素而隨意改變列車計劃或者作業計劃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也影響了行車安全。
(2)安全管理意識薄弱
在當班的過程中,對現場薄弱環節的檢查和監督力度不大,對行車相關單位的協調組織工作不夠細致,對所轄路段內的行車狀況沒有及時掌握,安全監督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夠深入,調度計劃的編制考慮得不夠充分,容易因為車流和交接等影響原計劃的執行,從而造成安全隱患。
(3)安全保障設備的功能得不到最大發揮
安全保障設備在鐵路中分布較廣,因此在日常維護中,除了要對機車、鐵軌、接觸網等設備進行維護外,安全性設備(如聯鎖設備、信號設備)也應是維護重點。然而行車調度部門對這些資產只有使用的權利而沒有維護的權利,所以一些安全設備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效率往往偏低。同時,多數的行車調度機構往往沒有配置先進的調度設備,對現有的設備進行管理難度較大,如果檢修不夠及時就會導致故障率偏高,從整體上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安全控制網絡。
(1)提高調度計劃的合理性
行車工作涉及的部門較多,調度的難度就在于組織協調。然而在諸多干擾因素的影響下,往往不能實現理想化的調度規劃,尤其是進行現場管理時。所以在行車調度中必須按照整體的運輸計劃進行協調與控制,按照運行圖、運輸方案、編組計劃等進行綜合性協調與調度。嚴格執行調度計劃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礎。對調度班計劃和階段計劃等都應進行嚴格的審核與模擬,并與CTC系統銜接,以此保證控制系統的應用價值。按照安全優先的基本原則分析每日的運輸報表,掌握動態化信息,提高對行車安全的掌控能力。
(2)加強調度工作的安全組織管理
行車調度和現場行車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系統內部的各個管理要素應實現統一協調管理,這樣才能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所以行車調度人員應熟練掌握本轄區內的列車行車圖,并熟悉站內各項工作流程,同時還應熟悉轄區內的現場行車人員情況。調度人員應定期對現場的行車情況進行調查,提出聯勞班協調的具體措施,并利用自控系統加以協調,幫助各個崗位協同工作。值班人員應負責具體的協調組織實施,監督各個工種的工作時間、進度等,對施工、超限運行等情況應進行重點監督與全過程監控。
(3)通過培訓提升調度人員的技術能力
行車調度應定期對調度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之在熟悉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掌握本轄區內的行車特征與歷史資料,以便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改進調度安全工作。
(4)健全安全設備的維護體制
安全輔助保障設備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重要輔助系統,通過完善設備安全保障體系可以最大化降低人為因素對行車安全的負面影響,杜絕事故,消除隱患。調度部門應通過投資和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等提高轄區內的控制網絡化與智能化技術水平,從而為安全保障打好基礎。同時還應在現有CTC系統基礎上根據轄區內的行車狀況對系統進行信息完善,通過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替代原有落后的調度手段,充分發揮現有鐵路自控系統的技術優勢,最大限度地保證運行安全。
鐵路運輸中車輛、設備、工具和電器等都會在調度中呈現聯動模式,其高度集中了多個工種環節與設備、部門等,因此必須保證多個部門的協調聯動的一致性。復雜的調度工作難免會出現安全性問題,所以保證高度的一致性是減少安全隱患的重要措施。綜合上述分析不難發現,調度工作必須突出計劃科學性、協調一致性、控制系統完整性等才能解決調度安全問題。
[1]袁宏亮,張琦.由鐵路安全事件引發的對鐵路行車調度人員的思考[J].管理科學,2012(3):192-193.
[2]李濤,郭風東.高速鐵路調度指揮安全保障體系的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1(9):28-30.
[3]騰濤,劉志明.現代鐵路運輸高度指揮體系的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0(1):1-7.
[4]陳建譯.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系統與列車調度指揮系統信息共享的實現[J].中國鐵路,2010(2):53-55.
[5]孫建龍.淺談如何加強鐵路安全管理[J].硅谷,2009(14):17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