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晨 邵 穎
(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浙江 金華 322000)
變電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危險防范策略探討
王曉晨 邵 穎
(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浙江 金華 322000)
基于智能電網發展背景下變電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為了保電網、保設備、保安全,從倒閘操作票編制、現場操作、工作票制度、設備驗收制度、電網事故處理等方面分析了變電運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險點及防范策略,以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推動我國建設智能電網的進程。
變電運行;管理;危險防范;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進程的不斷深入,變電作為電網運行的6大環節之一,其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變電運行中面臨各種隱患與風險,威脅到設備和人身安全,對各類危險點進行預測和分析,是防止設備誤操作、確保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對變電運行管理過程中的危險防范策略展開探討。
變電站是進行電能的變換和分配,并聯系發電廠和用戶的中間環節,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對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和用戶電能質量至關重要。變電站各類電氣設備眾多,設備的運行和維護工作繁復、設備特性復雜,給變電運行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要做好變電運行管理工作,應該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積極開展危險環節分析,并做好危險防范和預控工作,確保變電運行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2.1 倒閘操作票編制錯誤及控制措施
我們通常將運行、熱備用、冷備用、檢修4種狀態稱為設備的運行狀態,而在設備運行時,這4種狀態之間相互轉換,反映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上即是要填寫倒閘操作票,其正確的填寫將直接關系到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如果存在失誤的操作,輕則會引起設備非正常運轉,重則會引起整個電網的異常,甚至是人員受傷。可見,倒閘操作票的正確編制非常重要。
控制措施:(1) 操作票的正確編制首先必須仔細閱讀核對調令,做到操作票的編制與調令沒有出入,明確操作目的。針對一些特殊的電網操作更應重視操作票的擬寫,保證正確無誤。(2) 相關流程上的負責人必須依照操作票認真審核,并且根據所需的操作項目,保證做到正確無誤。(3) 一些大型和復雜的操作,必須有專人負責,實行責任到人,特別是運行狀態之間的切換,必須進行嚴格的把關和檢修,確保操作不會出現失誤。(4) 旁路帶出線操作,尤其是原來開關與旁路開關的對應,定值區的切換與核對以及其他一些回路的切換都應當保證準確無誤。(5) 旁路帶主變操作,應當注意主要回路的保護和退出。(6) 不同的操作順序經常會造成不同的效果,所以對于操作順序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漏且不走彎路的操作順序是長期研究和經驗積累的結果。另外,應該注意專業術語的使用,統一用詞,保證不出現漏項等現象的發生。(7) 操作人員必須了解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相關知識以及其正確使用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倒閘操作時系統受到來自潮流、電壓、短路容量等方面的影響。(8) 操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技能素養也非常關鍵,應該加強學習并且時常總結,不斷提高。
2.2 現場操作不合規范及控制措施
變電站運行管理中經常會遇到現場操作的情況,由于操作人員的素質不一,加上粗心大意,操作過程中就會存在許多不規范行為,嚴重威脅著變電站的正常運行。
控制措施:(1) 應當依照相關的調度令,正確地連接接線圖,嚴格使用防誤系統,保證遵循站、看、核對、再操作的原則。(2) 必須將潮流、電壓等因素對操作系統的影響考慮在內。(3) 操作過程中如果發生突發事故,必須立即停止操作,最大限度地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4) 嚴格按照操作票的順序執行,切忌漏項、重復操作等現象的發生。(5) 檢測電路時的驗電過程必須要有接地措施,做好必要的安全手段,采用合格的設備分別對各相驗電。(6) 在電氣操作過程中,如果防誤裝置發生異常說明操作出現失誤,此時必須立即停止當前操作,并報告相關負責人,做好記錄,再重新進行操作。
2.3 工作票制度不規范及控制措施
工作票工作的不規范通常也會造成安全隱患,尤其是其任務和實際工作內容的差異,會擴大工作任務。而且許多地方帶電交待得不夠清楚,相關人員誤入造成嚴重的后果。
控制措施:(1) 認真審核工作票,值守人員必須做到事無巨細,即使很小的疑問也必須進行詢問,對于一些不足的地方必須作出補充和更改;對于工作票的內容也必須進行核實考證,做到萬無一失。(2) 嚴格執行現場許可制度,積極配合相關負責人員的檢測,對于一些帶電設備必須要有一定的安全防護措施和隔離措施,責任人必須確認、簽名、負責。
2.4 設備驗收制度不規范及控制措施
設備的驗收制度不規范通常導致不能夠認真核對設備名稱、編號等技術參數,造成設備的誤用以及事故隱患。
控制措施:與檢修人員一起嚴格核對設備的編號,對于設備的電壓等參數應該明確,對于設備的帶電區域、保護定值等都應有詳細的記錄,然后才可以辦理手續等,以防因設備問題帶來操作失誤。
2.5 電網事故處理不正確及控制措施
電網事故發生時,通常對電網的結構以及運行方式不夠清楚,這樣就很有可能對電網的事故原因和事故位置判斷失誤,最終導致電網事故處理不正確,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控制措施:(1) 必須熟悉電網的結構和運行方式,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確定故障點。(2) 事故的處理必須按照規定進行。(3) 事故處理時不能盲目按照經驗進行,應該全面研究、了解、核實,作出最準確的判斷。(4) 在事故處理過程中,人身安全應當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經濟損失,尤其是要注意防止事故的擴大。(5) 事故發生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將事故發生的情況告訴值班調度員,切忌發生事故未經處理就直接通電。(6) 電網設備的應用必須保證電壓、頻率等參數在允許的范圍內,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7) 在故障發生后,斷電必須是第一步,斷電后必須進行故障的確定和監測,監測確定事故點并進行檢修后試運行,最后再完成合閘送電。(8) 事故發生后應對事故點進行隔離,如果不能隔離,應根據調度員命令將故障母線上的所有出線冷倒至非故障母線運行。(9) 事故處理完后,要確保沒有其他故障點時才正式通電,切忌在沒有檢修時就通電復網,造成嚴重的設備損壞,甚至是更大的事故發生。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近年來電力工業發展的精神,如何安全有效地確保變電運行安全,規避變電運行中的危險點,成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熟悉變電運行管理中常見的危險點,積極進行危險分析并加強預控,采取相應的監督、指導和管理工作,對于變電運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熊國輝.新形勢下對變電運行管理中危險點與控制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12)
[2]高煒,薛進.變電運行管理中的危險隱患與防范策略[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6)
[3]唐晶.變電運行管理中的危險點分析以及防范方法[J].中國科技投資,2013(26)
[4]張志大.淺析變電運行管理中危險點及其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3)
[5]邵軍.論變電運行管理中危險點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國電力教育,2010(28)
2014-09-30
王曉晨(1989—),女,浙江義烏人,助理工程師,從事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