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偉 李錦秀
(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醫藥產業園是醫藥生產企業、醫藥技術創新機構、醫藥科技企業相關中介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的聚集,通過合作競爭,形成強大的企業規模、產業鏈和增值鏈,是具有強勁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創新能力的產業模塊。
醫藥產業園的分類依據通常包括主導模式、行政級別、特色優勢等,從各個分類依據出發,醫藥產業園可以劃分為不同類型。
按照不同的主導模式,可以將醫藥產業園劃分為政府主導類、企業獨立運作類和學校或民間非盈利機構主導類。按照不同的行政級別,可以將醫藥產業園劃分為國家級、省市級和市級以下醫藥產業園。按照不同的特色優勢,可以將醫藥產業園劃分為資源依托為主類、生產制造為主類和科技創新為主類。
隨著近年來醫藥行業的高速發展和產業園區運作模式優勢的突顯,醫藥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成為醫藥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美國生物醫藥產業起步最早,聚集了世界3/4以上的現代生物技術,擁有世界50%以上的生物技術專利。歐洲的醫藥產業園與著名大學相聯系,產學研一體,靠科技創新平臺占據價值鏈高端,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注重將技術轉化為商業產品,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園,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印度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國外投資,大力建設醫藥產業園。
布局特點:醫藥產業園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緊跟生物醫藥產業布局,醫藥產業園中50%以上為生物醫藥產業園。
經濟效益:醫藥產業園經濟效益顯著,早期設立的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創造的產值占全國生物產業總產值的近50%。
集聚效應:目前已建立和正在籌建的醫藥產業基地超過100個,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產業優勢不斷鞏固,行業規模效益優勢凸顯。
發展環境:醫藥企業退出機制逐步健全,市場秩序逐步規范,產業結構發生調整,企業加強技術創新。
存在問題:目前我國醫藥產業園主要靠政府支持,投資結構不夠多元化,融資體系還不夠完善。
本文以企業獨立運營的醫藥產業園為例,從規劃定位、產業園選址、總體布局、交通系統、綠化景觀系統、低碳技術等方面分析了醫藥產業園的規劃設計要點。
醫藥產業園規劃設計的首要工作是規劃定位,應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現狀與長遠規劃,確定產業園的內容與規模;根據企業的產品戰略、目標市場與資金投入規模,確定產業園的規劃標準;結合企業的文化、生產管理模式、產品方案等,確定產業園的規劃理念。
醫藥產業園選址時應節約用地,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符合國家長遠規劃及工業布局戰略;應正確處理各種關系,例如城市與鄉村、生產與生態、生產與生活、近期與遠期等;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宜選擇在自然環境好的區域,應遠離粉塵、有害氣體和污染的區域;用地應具備基本的生產條件。
3.3.1 規劃結構
在進行醫藥產業園規劃設計時,可以以人員密集的辦公及服務區為中心,以園區的景觀綠化帶為軸,建立園區的規劃結構,在此基礎上進行產業園區功能分區及總體布局,并且從人文理念及企業組織機構出發,將文化特色滲透到整個醫藥產業園的規劃結構之中。
3.3.2 功能分區
通常醫藥產業園的功能分區可以依據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園區的生產區、生活區與生產輔助區各自形成相對獨立的區域。
(2)根據企業內部品牌,將各子企業分成相對獨立的區域。
(3)根據同類產品集中原則,對產業園進行分區。
(4)根據企業發展規劃,建設內容分期實施。
3.3.3 總平面布置
醫藥產業園的總平面布置應與城市的總體發展規劃相適應,并合理利用自然條件;應符合生產工藝流程要求;應充分考慮地區的主導風向。
3.3.4 模塊化設計
醫藥產業園內的生產車間可以進行模塊化設計,生產區廠房根據產能不同,由不同數量的模塊組合而成。這既體現了設計的統一性,又保證了生產的靈活性。
3.3.5 動力配套
根據產業園規模,應確定動力配套系統集中供應或分區域供應。動力配套系統區域相對獨立,位置的確定應綜合考慮市政公用工程接口及使用區域的遠近。
3.4.1 人、物流線
產業園區應分別設有物流出入口、人流出入口。園區內的主要道路應貫徹人、物流分流原則,主要人、物流路線互不交叉。
園區內的人、物流可考慮分層布置,利用縱向空間將人、物流有效分開,從而避免流線間的干擾。
3.4.2 道路交通系統
產業園道路系統應與周邊城市干線道路連接,形成路網系統。醫藥廠房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有困難時,可沿廠房的2條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產業園內設置地上及地下停車場,并均勻布局于規劃用地內。
3.4.3 連廊
連廊作為醫藥產業園的重要物流通道,能夠很好地將人、物流分開,同時可以避免天氣因素的干擾,并減少外部環境對物料的污染,便于專業外線的布置,同時有利于管線的維修。
3.5.1 綠化系統
規劃設計時,在符合綠地率的基礎上,應最大限度地將土地還原給城市,打造綠色園區。
綠化設計按GMP要求,以不產生花絮的樹木為主,并布置大面積的耐寒草皮,起到減塵、減噪、防火和美化的作用。
適當引入植被墻、種植屋面等新型綠色技術,活躍建筑立體效果,將綠色設計與景觀營造相結合,整個園區符合生態可持續的發展趨勢。
3.5.2 景觀系統
醫藥產業園的規劃設計可以打造中心主題景觀體系,與企業文化相呼應,強調企業文化氛圍,彰顯創新、高效、嚴謹、活躍的工作生活態度,并且可以引入多種景觀塑造方式,分層植被綠化系統、水景系統與雕塑小品相結合,豐富空間感受。
在進行醫藥產業園規劃設計時,應多采用低碳技術,節能減排,促進可持續發展。
3.6.1 園區層面
在產業園園區層面,規劃設計時可以利用微風通道和綠化廊道完善該地區的生態體系;設計獨立的水凈化系統,通過雨水收集和凈化系統等獲得的凈化水可用于綠化灌溉、生活雜用以及景觀水體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設置地源熱泵系統。
3.6.2 組團層面
在組團層面,規劃設計時應滿足步行100m即可到達凈化空氣、營造景觀氛圍的休閑綠地;同時應將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
3.6.3 建筑層面
在建筑層面,規劃設計時可以將太陽能技術的應用納入設計范疇,實現建筑自身的部分供能;可采用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起到控溫、增加濕度、緩減噪音、凈化空氣的作用;可以改善窗戶及墻體的熱工性能,優先選用雙層幕墻,選擇有效的遮陽系統,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可以使用綠色環保建筑材料。
本文概述了醫藥產業園的特點和醫藥產業園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并從規劃定位、產業園選址、總體布局、交通系統、綠化景觀系統、低碳技術6個方面,對醫藥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進行了剖析,提出了一系列規劃設計要點,對國內醫藥產業園的規劃設計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