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濤,周世鋒,邢向楠,李少壯
(中航工業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北京100095)
發展民用飛機(以下簡稱“民機”)工業對于推動我國經濟和技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計量是民機工業的重要基礎技術之一,是對民機產品的測試數據準確可靠和量值統一的保證,同時在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中作用突出。我國民機工業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技術與管理體系尚不健全,而計量工作是一項技術與管理緊密結合的活動,既需要不斷提高計量技術能力實現產品測試數據的準確可靠,也需要依靠完善的計量管理體系實現量值統一。
與一般工業管理不同,民機工業最顯著的管理特點是適航管理。適航管理是政府代表公眾對產品供應商的一種強制性要求,屬于法制性行為。在適航管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中,確保產品研制的各個階段計量受控和數據可追溯是供應商獲得認證的必要條件之一[1]。因此,從供應商適應適航管理要求的角度考慮,有必要站在行業層面加強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建設,通過制定頂層法規,統一管理的辦法,約束產品供應商的計量技術行為,實現民機研制工作與適航管理要求緊密對接。
1.2.1 民機國際化大協作需要加強計量監管
我國民機研制需要國際化大協作,國外知名航空制造企業紛紛加入,國內數百家企事業單位也參與其中。這些參研單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其量值是否統一、數據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民機質量,甚至決定了民機研制的成敗,所以必須對參研單位的計量進行嚴格監管。
1.2.2 民機的“四性”要求需要加強計量監管
民機強調“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性”[2]。“安全性”要求技術穩定、成熟、可靠,“經濟性”要求降低油耗、節約成本,“舒適性”要求提高乘客舒適程度,“環保性”要求降低排放、減少污染。為了不斷提高“四性”,民機既要采用大量先進技術,又要滿足安全可靠的要求,這就需要加強計量監管,持續提升計量保障能力,用準確數據保證民機研制質量。
1.2.3 民機適航審定要求需要加強計量監管
民機進入市場必須取得適航證。國內外適航規章對民機提出了詳細的適航審定要求,從飛機設計開始,即對有關圖紙、設計文件、工藝資料、試驗、試飛大綱等全方位介入和審批,審查范圍涉及民機產品全壽命階段各個環節[3]。審查時,適航條款需要可信數據的支撐,為了保證數據準確可靠,一方面要完善計量標準規范體系,提升計量校準能力,特別是針對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測試設備的校準規范和校準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強計量監管,確保計量技術機構所出具的數據具有公正性。
軍工的計量監管模式和計量技術能力均不能完全滿足民機工業的發展要求。計量監管方面:軍工參研單位集中在國防系統,國防軍工計量體系基本能夠實現全覆蓋,而民機實行國際化大協作,已經遠遠超出該計量體系范圍;研制過程中,軍工質量監督主體為軍隊和國防科工局,民機質量監督主體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計量技術方面:軍工武器裝備強調作戰能力,民機強調安全可靠,技術特點存在差異,計量保障能力的需求也不盡相同;軍工采用國標、國軍標等計量標準規范,這些標準規范不能完全滿足民機適航要求,需要建立完善民機計量標準規范體系。因此,民機工業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建立相應的計量監管模式。
概括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的制定原則,應包括四個方面:遵循法律,滿足要求,突出特色,利用資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制定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并與現行的計量法律、法規相協調。在制定過程中應深入研究現行計量法律、法規,參照相關行業的規章制度,避免與其他法律、法規發生原則性的沖突。同時,計量監管法規的制定應當與行政法體系相協調,使民機產品計量管理工作符合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要求。
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應滿足民機設計、試驗、生產過程的計量管理要求,在編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法制計量管理國情和民機工業特點,廣泛征求意見,細化監管內容和程序。
根據民機工業特點加強計量監管工作。如:加強國際化采購過程中的量值監管,確保性能指標滿足要求、參數校準有法可依;加強對民機全壽命過程中使用的大型試驗系統、非標設備的計量監管,確保試驗可靠和高效。
充分利用國家和國防現有的計量技術機構、計量標準器具和計量人員等資源為民機工業服務。通過實驗室認可等方式,授權國家和國防計量技術機構在民機工業系統內開展校準工作;通過計量認證,授權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在民機工業系統內開展質量檢驗工作。
計量監管法規根據民機產品設計、試驗、生產、使用維護中的技術特點,明確了各個階段的計量監管要求。在設計階段,強調設計的可計量性;在試驗階段,強調大型試驗系統、非標測試設備的校準和測試數據準確;在生產階段,強調加工和工藝流程的計量控制;在使用維護階段,強調日常維護和現場校準。
民機研制過程中大量使用的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是驗證民機產品性能的重要依據。目前部分非標設備無法校準,大型試驗系統無法系統校準和現場校準。為保障民機產品測試數據準確、可靠,計量監管法規應明確大型試驗系統、非標設備的管理要求,研究校準技術、研制校準設備、發布校準規范,定期開展校準工作。
計量監管法規應突出加強民機產品、儀器設備及其相關技術與服務的國際化采購過程中的計量監管內容,明確監管要求與程序,規定產品和設備的驗收流程,審查相關計量測試設備溯源渠道,制定或建立校準方法,保證產品和設施在新購及使用維護過程中的量值準確,性能穩定,溯源可靠。
針對用戶在使用維護階段對計量的需求,計量監管法規應要求在交付產品的同時,向用戶交付該產品出廠前的質量驗收單,并提供相關的檢定校準方法及配套技術資料,必要時提供用于產品性能驗證的測試設備,以滿足用戶的持續計量要求。
針對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的主要內容,初步建議應包括以下內容:總則、計量機構、計量標準器具、計量人員、計量檢定/校準、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國際化采購、計量認證、計量監督、懲則、附則。下面就幾個主要內容提出幾點建議。
計量機構分為計量管理機構和計量技術機構。計量管理機構包括國家民機工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工業主管部門。前者負責制定相應工作方針和規章、編制發展規劃、組織計量標準器具考核和組織實驗室認可、進行計量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后者根據前者授權,負責檢查和協調本區域內民機工業計量工作,以及對區域內的計量標準器具和人員考核工作,對本區域內民機工業計量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計量技術機構分為檢定和校準兩類,其中檢定機構分為三級: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區域計量技術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校準實驗室不分級。
根據“利用資源”原則,應充分利用國家、國防計量標準器具資源,簡化對此類計量標準器具考核流程,直接確認為民機工業計量標準器具。
加大對具有民機特色的計量標準器具的建設力度,主要包括民機工業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的校準裝置。民機計量測試研究中心負責研究系統校準和現場校準技術,國家民機工業主管部門負責發布校準規范。
民機工業建立的計量標準器具、校準裝置、測試系統,以及涉及民機“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環保性”的工作計量器具,必須按規定實行計量檢定,計量檢定采用國家檢定規程,國家未制定計量檢定規程的,由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其他用于產品科研、生產、服務的工作計量器具和測試設備,應按規定實行檢定或校準。
加強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監管,編制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目錄,建立管理制度,明確溯源渠道,開展系統校準和現場校準,保證大型試驗系統和非標設備試驗數據準確、統一。
民機工業企、事業單位凡引進國外技術、儀器設備和民機產品,采購前應申報備案,在國際采購方案論證過程中應該有采購單位計量機構或其委托的計量技術機構參與,審查采購技術和設備的計量保證手段并簽署意見。當國內不具備檢定、校準手段時,國外供應商應提供相應的校準設備和規范。
國家民機工業主管部門要組織建立計量工作監督機制,組建計量監督員隊伍,依法對民機工業研制全過程的計量工作實施按領域、分層次的監督。
民機工業具有國際化協作特點,研制工作涉及行業中成百上千的產品供應商,所以要加強計量監管以保證承制產品之間的量值統一。同時,國內計量工作具有法制性的特點,目前民機工業的計量監管機制尚未形成,亟待行業主管部門加快完善民機工業計量監管法規制度的建設。
[1]張學濤,周世鋒,田陽,等.淺談民用飛機適航性與計量測試之間的關系[J].計測技術,2012,32(2):51-54.
[2]陳暉.大型民機的發展對先進計量技術的要求[C]//第三屆民用飛機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論壇論文匯編.北京: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航空學會,2011.
[3]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中國民用航空適航審定規章匯編[M].北京: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術中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