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南通供電公司,江蘇 南通226006)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推進,電力系統的工作日益繁重,因此,電網調度相關技術的創新、運用變得尤為重要。智能電網是近年來電網調度技術創新的成果,也是智能化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電力系統日常運轉相結合的產物,取得了不錯的實踐效果。地區智能電網的調度直接關系到一個地方的電力供應、電網穩定運轉,應引起足夠關注。智能電網調度的優勢在于智能化技術可以解放人力,實現調度工作的高效、平穩和安全,也減少了因人為操作引發的安全風險與安全事故等問題。因此,在新時期電力系統技術更新的大背景下,探討智能電網調度技術及其支持系統的話題,無疑更具現實啟示價值。
所謂智能電網調度,其實就是將智能化技術應用于電網調度工作中,是技術與電網調度工作的結合,是新時期電網維護與工作機制創新的體現。眾所周知,智能化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精密傳感技術和GPS定位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性技術類型的集成,是工業領域、生產領域廣為運用的新型技術。在電力系統日常工作中運用智能化技術,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電網調度、運行與操作的效率,降低各類工作的出錯率,減少額外損失;另一方面,智能化技術在電網調度的運用可以提升電力設備、設施的智能化水平與自動化水平,切實降低電網職工的勞動強度和密度,同時實現電力設備的故障智能排查。尤其是涉及復雜的調度項目和工程,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地區智能電網的建設也是近年來我國電力系統機制創新與工作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與“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存在目的與手段上的相似之處。同時,從安全管理與電網調度成本節約的角度出發,將地區智能電網調度技術與信息化平臺建設有機結合,是當前電力系統發展的大勢所趨,其在實踐中的效果已屢次得到證明。
再如,在平時的地區電網調度工作中,電力單位要在線路開閉站進行自動化改造,增加遠控功能,這是智能監控技術應用于電網調度的體現。改造后,如果某段電纜出現突發性故障,電力集控中心或調度人員就能夠遠方控制隔離故障,并將非故障段通過代路的手段送電,以達到減少停電事件、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的。從故障排除的角度來看,當實現地區電網智能化建設以后,電網故障處理時間通常可以縮短2/3以上。借助智能化電網監控技術平臺,技術人員能夠大幅降低勞動強度與壓力,運用智能化技術處置故障和事故,可有效提升工作的整體質量。
此外,當前我國基層電力系統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尤其是智能電網調度技術運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集中表現為智能化技術應用意識不強,智能電網調度平臺建設支撐不足,相關配套及支持系統建設不力等。這都是當前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應用的現狀,也是切實存在的問題,在基層電力單位、企業中表現得更為明顯,也應該引起業界的關注。
所謂地區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從顯性意義上理解,可以將其視為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應用的基礎,即支持智能電網調度技術平臺的基石,是一種支持框架和體系,也是各類智能化、自動化與計算機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進程中的集成。建設完整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可以有效推進智能電網建設與智能調度技術開發,同時支持系統可以實現監控預警、調度計劃設置、安全校核與調度管理等一體化技術應用,從而為電網智能調度提供強大的后臺支撐。如,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可以實現數字證書的簽名加密,此類加密在遙控命令、操作票、調度計劃、檢修票、保護定值單、安控定值單、報價單與結算單等文件類應用中十分普及。
正是具備強大的智能監控與自動化處理能力,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從理念出現到立項再到具體的應用,經歷了長期、穩步的發展過程,但一直備受業界的青睞和追捧。例如,與常規的調度系統相比,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能夠對電網運行過程開展多層次、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監視,實現無人值班變電站的集中監視與控制。除此之外,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還能綜合監控電網穩態運行數據、動態運行數據與PMU數據、保護故障錄波系統及行波測距系統暫態數據、新能源和在線安全穩定分析數據,形成智能告警。更重要的是,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應用大幅提升了電力系統事故處置的效率,可使電網調度由人工分析型上升為自動智能型,不僅減少了電力系統因安全故障、技術事故帶來的損失,而且豐富了電力系統信息化平臺的內涵,拓寬了電網運行和調度的安全區間,形成了完善、嚴密的技術架構。
再如,D-5000是基于國家電網統一部署而建設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平臺,可以集成多種信息資源,為地區智能電網調度提供強大的動力和技術支撐,滿足電網調度日常工作的基本需要。類似平臺與系統的建設在當前電力系統中屢見不鮮,都是在智能化技術創新性應用的基礎上出現的,都發揮了不錯的應用效能。此外,類似D-5000這樣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平臺可以結合電網數據庫的建設同步推進,實現智能監控、調度管理等功能。數據庫的建設和完善為支持系統建設提供了數據信息服務,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相關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平臺數據庫的建設大大優化了大容量數據快速讀寫和多用戶并發訪問的機制,同時提高了數據庫間信息交換的頻率;此外,建立數據庫服務機群部署機制,大幅度提高了數據的可靠性和相應的效率;同時,規范和開發通用數據庫訪問接口,促使數據庫的維護和使用更加便利。從技術的角度看,地區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建設和運用就是數據信息的集成、分析,然后作出決策和部署的過程,所以相關數據庫、信息庫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如,隨著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逐步成熟和模塊化應用,越來越多的電力企業都將系統平臺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鏈條。簡言之,也可以稱其為統一組織的開發系統平臺,包括消息總線、服務總線、實時數據庫、關系數據庫接口、統一圖形界面、安全防護、系統管理等模塊,以此組建的智能化平臺是確保電網智能調度的重要技術基礎。
綜上所述,新時期地區智能電網建設工作涉及面很廣,各類新技術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智能化技術、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集成式運用能夠促進智能電網調度工作的進步,形成完整的智能電網調度技術平臺,而支持系統的建設更是智能化技術運用的體現。有了支持系統和平臺的建設,智能電網調度技術的優勢才能得到發揮,調度工作與管理才能有序推進。所以,必須投入更大氣力加強智能電網調度技術平臺及支持系統建設,確保智能電網調度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1]肖世杰.構建中國智能電網技術思考[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9)
[2]馬韜韜,郭創新,曹一家,等.電網智能調度自動化系統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9)
[3]王哲.智能電網涉及的關鍵技術[J].電力系統通信,2009(11)
[4]任志翔,仇群輝.智能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7)
[5]尹美玲.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基礎平臺的設計及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