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軍
(廣東電網公司惠州博羅供電局,廣東 惠州516000)
準確發現存在的問題是完善管理體系的首要前提。目前,雖然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電網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基層供電所中仍然普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基礎建設中的薄弱環節抓管不嚴,主要表現在:日常的考核制度不夠完善;對于各種管理資料沒有規范化、統一化的管理;監控管理手段不夠完善,導致個別用戶“偷電”現象仍然存在;日常的巡查管理工作不到位,疏忽現象嚴重等。
員工的能力素質與崗位要求不對稱,主要體現在:少數員工的道德素質偏低,自覺性不強,在是非選擇面前難以堅定自我;團隊的工作能力、協調能力不強,缺乏綜合型人才;在不斷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個別干部思想矛盾強烈,不能顧全大局,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規章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力度不強使得對硬件設施的重視不夠,投入不大,導致工作要求落實不到位。同時,缺乏合理有效的監督制度,使得一些豆腐渣工程仍然存在。
關于為用電客戶減輕負擔方面的政策未能真正落實到位,服務工作不夠及時。
供電所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工作人員安全意識不高,對于違章操作認為是“非常自然”的事,對上級部門要求實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抱著應付的態度,認為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在思想上沒有緊迫性,認識沒有到位;班組管理、現場監督流于形式,無法得到有效執行,員工將大部分工作時間用來應付上級檢查。班組的基礎管理不夠扎實,工作無條理,形成的基礎資料也不夠科學嚴謹,只要是安全檢查就必定會查出許多問題;供電所安全員不能有效履行自己的職責,安全員與生產人員的待遇幾乎一樣,但工作責任卻大很多,工作時心理壓力也大,這樣安全員的工作熱情就會受到打擊,工作態度也不主動。
農村基層供電所管理問題的解決對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務農村經濟發展,樹立電力部門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義。基層供電所擔負著安全、多供、少損以及經濟等重要職能,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使供電所的管理規范化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要想在新形勢下發揮供電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就需要將規范化管理的意義與價值宣傳出去,讓廣大基層同志深刻認識到“規范化管理”不是在做表面功夫,不是官本位的思想,而是為了切實提高供電所的服務水平。讓同志們逐漸認識到自身崗位的重要意義,拋棄“懶惰”、“形式”的消極思想,轉變為積極踏實的工作意識。
真正走向市場的供電企業一定要切實了解用戶需求,靠高質量的服務取得廣大群眾的信賴。同時,對于企業內部,要精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實現既有優良的內在部門結構,又有較高的對外服務水平。
例如,改革電力部門10kV線路的傳統管理模式,打破村與村、臺區與臺區、線路與線路的管理制度,按照供電電壓等級實行分級管理等。同時,對于一些硬件建設、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規定剛性要適度,要全方位地考慮村鎮的具體情況,使得制定的每一項制度都能真正得到落實。
(1)成立專門負責各電壓等級事務的班組團隊。例如,高壓供電負責班組、低壓供電負責班組,這樣就能更好地落實“責任到個人”制度。高壓供電團隊負責10kV線路、配電臺區、低壓總計量裝置的檢查,10kV用戶的用電監察和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10kV線損指標的統計、分析與實現等工作;低壓供電團隊負責配電臺區低壓控制設施及其下所有配電設備、線路的日常維護,0.4kV用戶的用電監察和安全工作的落實,并負責排查用戶用電故障的報修、落實0.4kV線損指標等工作。
(2)成立用戶服務小組,專門負責營業管理。具體職能有:負責服務區內各種收費手續以及業擴報裝等相關工作,同時也可以打破傳統,創新性地開發網絡服務系統,這樣更能方便群眾。
(3)成立后勤管理小組。利用小組的靈活性,協調各個部門小組之間的工作,同時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
首先,要加強基層領導班子的建設,真正提高領導班子的責任心與管理水平;然后,領導班組成員要勤考核,多了解,真正發揮基層主管領導以及機關部室人員的主導作用。同時,為了確保實現管理規范這一核心目標,進一步強化基層供電所管理水平,要加大基層供電所標準化工作的力度。
(1)利用好國家法律法規。一定要了解國家關于供電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且認真貫徹落實,以此來規范各種管理行為,這樣既能有法可依,合情合理,又能達到規范管理的目的。
(2)在規范化管理上下功夫。管理是一門科學,是一門藝術,要想真正靈活運用,需要管理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不斷向別的組織、單位吸收借鑒好的管理模式,利用各學科的新成果,并運用到對部門的管理當中。同時學會利用網絡,利用信息來推進管理建設,從而形成強有力的現代化管理手段。
首先要構建出安全管理機制,并在各方面嚴格遵守,避免因為工作匆忙而忽視安全管理的現象發生;其次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考核評審制度,以此來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評分;設立全職的安全員崗位,負責全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時加強對供電所所長、安全員的激勵與培訓,讓員工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
對所有設備應分別建檔、建卡;要本著“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迅速進行缺陷處理。此外,還要對缺陷管理流程中的各個環節建立檔案,以便分清責任,避免出現延誤消缺、推諉責任等現象。
為確保基層供電所的健康發展,管理創新是首要重點。要想真正在管理上有所突破,還是要遵循3個基本原則:嚴抓管理,敢于創新,勇于嘗試。在農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必須敢于面對曾經的老大難問題,真正采取措施去解決,提升員工素質,完善管理體制,自覺建設廉政黨風,真正成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部門機構。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才能與農村城鎮化的要求相適應。
[1]敖波,熊紅英,杜明.試談基層供電所的建設與管理[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4)
[2]楊家隆,陸兵.“大營銷”體系下加強供電所管理的思考[J].農電管理,2011(12)
[3]練康.農村基層供電所的安全管理現狀與對策[J].河南科技,2011(22)
[4]楊家隆.“大營銷”體系下如何加強供電所管理[J].大眾用電,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