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震 李 虹 楊貝貝
(1.中國地質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3;2.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3.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對于一個組織而言,影響其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組織機構、人才隊伍、經費預算、技術裝備[1]。21世紀以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通過數次調整(分別是2002年、2009年、2013年)實現了持續發展,系統地總結提煉其經驗與做法,對于實現我國地質調查局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經過調整后的USGS組織機構,整體分為3大塊,即職能部門、科研部門和區域中心。
(1)發展推動職能部門更新。USGS在原組織機構基礎上新設了“科學質量和綜合辦公室”、“國際項目辦公室”、“多樣性和平等機遇辦公室”3個部門,3個部門均與發展緊密聯系。USGS一直以“科學服務于變化的世界”為核心理念[2],經過20世紀末重組機構后獲得新生的USGS在近年來研制出大量的成果,而科研質量是重中之重、立局之本,因此成立“科學質量和綜合辦公室”是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也是USGS的重要理念,成立“國際項目辦公室”的目的是進一步適應全球性的戰略合作。人才是發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美國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容易吸引優秀人才,USGS的員工多樣化是一個顯著特征,成立“多樣性和平等機遇辦公室”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激勵員工、留住人才。
(2)戰略規劃、科研熱點促成科研部門重組。組織機構要適應戰略規劃才能促進戰略目標的實現[3],USGS圍繞著戰略規劃中科學研究重點,如全球自然災害及響應、全球能源及礦產資源評估、定量化的生態系統健康風險評估、水污染及水資源供應研究等研究重點進行了科研部門的重組。
(3)區域中心細致化。細化區域中心是USGS組織機構調整中又一顯著特點,2013年之前USGS區域中心有東、中、西3個,2013年在此基礎上詳劃為東南部、東北部、西北部、西南部、中西部5個,又加入了阿拉斯加和環太平洋沿岸地區兩個區域,目前共有7個區域中心。
人才隊伍是組織持久發展的原動力,可持續發展不僅要關注員工的當前發展,而且要站在戰略高度激發員工潛能、優化組織目標,才能在自我發展的同時實現組織的可持續發展。
(1)提高內部滿意度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條件。員工內部滿意度主要包括對管理水平、工作環境和待遇、個人發展和成長機制、溝通機制方面的滿意度[4]。USGS在“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下,通過成立專門的溝通與合作機構來保障溝通暢通,通過制定個性化的職業發展規劃來最大限度開發員工的潛質,通過不斷改善工作環境、采用彈性工作制來提高員工滿意度。
(2)以“自我管理”為核心的職業發展規劃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原動力。職業發展規劃能夠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員工愛崗敬業和組織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5]。近年來,USGS在進行人才隊伍建設中主要采用個人職業發展規劃(IDP)來激勵員工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實現,從而推進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個人職業發展規劃(IDP)主要包括5個部分:①規劃依據。包括對個人過去成長的回顧、對目前發展狀況的審視和對未來可能發展方向的展望3個因素。②規劃內容。從個人興趣、價值觀、需求、知識、技能、人際關系技巧6方面擬提供發展機遇。③規劃實施步驟。分為制定詳細具體政策、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個性化規劃方案、跟蹤方案實施效果和調整優化方案5個步驟。④規劃保障。出臺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政策、成立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辦公室(OED)、領導參與規劃。⑤規劃目標。實現員工預定發展目標、促進組織戰略推進,實現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統一。
(3)全方位、多層次的職業發展規劃是人才隊伍均衡性發展的關鍵。USGS將人才隊伍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科技人員、中層管理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相應的有3個層次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科技人員注重知識技能、創新能力、信息安全、業績差異分析等方面的發展;中層管理人員注重管理理念、道德品質、溝通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高層管理人員注重戰略性管理思維、領導藝術、敢為精神等方面的發展。根據3個層次人才隊伍不同的側重點,設計相應的培訓課程。課程內容的設置在USGS全年工作統籌下按月制定詳細安排,同時,遵循員工個人選擇,亦可選擇USGS外的培訓機構進行專業技能提高。
(1)服務質量決定績效,績效決定經費。在“重塑政府”、全方位績效管理背景下,美國政府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推進以公民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理念,并采用績效考評來區分公共服務機構的優劣,考評結果直接與組織機構的發展、經費預算的增減聯系[6]。USGS在承諾完成核心科學功能以促進國家自然資源明智管理的同時,還承諾要完成多項關鍵性科研工作。因此,近年來,USGS經費預算持續呈弱增長之勢,2006—2013年總統預算分別是 9.33、9.44、9.75、9.68、10.98、11.33、10.18、11.03億美元(根據 FY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的green-book整理),財政預算為USGS完成使命提供了大力支持。
(2)持續增長的預算主要用于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USGS增長經費主要用于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如水資源、生態資源、礦產資源利用和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資源管理和災害應急方面[7]。根據2005—2013年的USGS總統預算(根據U.S.Geological Survey FY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Budget Justification,2011年、2012年、2013年的green-book整理),按照業務領域分類來看,9年來總預算中比例較大的前三者分別是水資源、自然災害、生態體系,分別占21%、20%、18%。近年來,USGS的預算經費重點領域仍然是水資源、自然災害和生態系統三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氣候和土地利用變化、核心科學體系的經費也呈明顯增長趨勢。
(1)設備有穩定的經費保障。USGS的設備有穩定的經費保障,2006—2013年,USGS每年的總統預算經費中大約有10%用于保障聯邦和省級地調機構基礎設施正常運轉、改進和租賃等方面[8],2006— 2013年,USGS總統預算中的設備經費分別是0.94、0.96、1.01、0.98、1.06、1.05、1.00、1.00億美元。
(2)重視設備規劃。USGS注重設備規劃,目前實施的設備規劃主要包括特定資產商業規劃(ABPs)、局屬資產管理規劃(AMP)、節約成本和創新計劃(CSIP)、戰略設備總規劃(SFMP)、遞延維護和改善資金五年計劃(DMCI)[9]。為了監控設備規劃有效實施,采取財務和商業管理系統(FBMS)對ABPS設備經費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同時,設備根據戰略目標分為不同等級,首先滿足戰略優先領域的設備配置,例如,國家野生物安全中心(NWHC)其設備達到國家3級安全標準,具有很高的安全保障。
通過對影響美國地質調查局持續發展關鍵因素的剖析,對我國地質調查局可持續發展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USGS根據戰略規劃、科學領域發展重點以及面臨挑戰的變化,數次不同程度地調整組織機構,目的是為了適應發展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國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迫切要求不斷拓展工作領域,做好城市地質調查、農業地質調查、水工環地質調查等工作,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基礎支撐。因此,為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建議目前對我國地質調查局組織機構作如下相應調整:新設城市地質調查機構,做好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地質調查工作;新設農業地質調查機構,為提高農業生產力、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支撐;完善基礎性油氣地質調查機構,提高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水平;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機構,為全國重大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持;在現有物探技術隊伍基礎上,擴建形成航空、海洋、地面、地下4個物探中心;根據國家海洋戰略規劃,擴建現有海洋地質調查隊伍;充實地質資料服務隊伍,實現地質資料信息的優質服務。
USGS通過不斷更新人才理念、激發人才內驅力、規劃員工職業發展、使用彈性工作制度等,加強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軟環境建設。
(1)提高心理收入。心理收入是指員工在工作過程中感受到的尊重、友誼、關懷、個人價值及獲得的學習機會、發展空間等[10]。在人才規劃機制下,員工的個人價值、學習機會、發展空間都得到了解決,但是尊重、友誼、關懷這些非經濟性因素依然是制約機構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建議我國地質調查局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員工的心理收入:①增加精神獎勵。設立各個層次的精神獎勵,例如,對于學術帶頭人要創造機會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宣傳以此作為精神獎勵(USGS很注重其科學家在整個社會的榮譽宣傳)、對于科研骨干要創造機會加大在行業內的宣傳力度,對于中級職稱、初級職人員要加大分管領導及周圍同事對他們的認可。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軟硬環境。軟環境具體指機構內部的人際關系,如蓬勃向上、團結一致、敢作敢為、關系純凈的人際關系氛圍,主要從規章制度中體現(USGS的規章制度主要是針管理層制定,通過以身作則來帶動員工);硬環境指“以人為本”辦公理念的設計,如辦公作息時間、辦公條件、員工特殊情況的安排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要求。
(2)實施個人職業發展規劃。以我國地質調查局的使命為終極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連續性的員工職業發展短期規劃、中長期規劃。通過“持續的職業發展規劃—特制的培訓—平等的晉升機會”過程,激發員工的自我認同感。通過勾畫充滿機遇的未來,激發員工的潛能與激情,從而有利于其職業發展規劃中長目標的實現,進而推進組織終極目標的實現。
(3)穩定地質調查財政預算,優化重點領域。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調查的旺盛需求,地質調查投入近年來快速增長,屢創新高。今后一段時期,地質調查需求仍然持續強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資源提出了剛性需求,生態文明建設對地質調查提出了廣泛需求。在此背景下,地質調查工作需要進一步發揮公益先行作用,更有力地支撐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更好地結合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所以今后要穩定地質調查工作的財政預算。在穩定財政預算的同時,要優化投入的重點領域。現階段,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在經濟發展仍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此,地質調查經費應主要投入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一是為礦產資源勘查提供基礎信息;二是為地質災害的防治提供支撐;三是開展地下水污染調查、監測,為人居飲水安全提供服務;四是為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地質依據;五是為改善土壤質量提供指導。
(4)強化設備管理。USGS始終致力于更新裝備、研發新技術,致力于提高設備使用率、延續使用年限。①穩定裝備經費。首先要穩定裝備經費,保證每年有相對穩定的投入;其次,出臺一系列制度規范裝備管理;再次,采用合作、租賃、外包等方式彌補經費、技術或者管理中的缺陷。②完善設備合作機制。遵循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原則,建議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儀器設備企業進行戰略性合作,如與國機集團進行合作,并建立有效的監督系統對裝備的購置、使用、修理、保養等進行實時監控。
(5)建立廣泛合作關系。USGS非常重發展合作關系,合作關系是USGS開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萬事不求人、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為過去。一個組織要持續發展并不斷得到社會認可,必須建立廣泛的合作伙伴關系。這種伙伴關系一定要突破行業范圍,與全社會相關行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如與氣象、地震、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
美國地質調查局在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重塑政府”雙重背景下,通過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實現了可持續發展;我國地質調查局作為體制機制改革中的一個新生事物,其組織機構、人才隊伍、財政預算、技術裝備等影響發展的主要方面均存在不足,通過借鑒美國地質調查局在這些方面的良好做法,可以促進自身健康協調發展。
[1] 于小千.公共服務績效考核理論探索與實踐經驗[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201-220.
Yu Xiaoqian.Theor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of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Appraisal[M].Beij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08:201-220.
[2] 唐金榮,朱麗麗,金 璽.發達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共同特征及其啟示[J].中國礦業,2011,20(4):78-80.
Tang Jinrong,Zhu Lili,Jin Xi.Common feature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rganiza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J].China Mining,2011,20(4):78-80.
[3]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2011.
Developmentand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China Geological Surve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Report[R].Beijing: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2011.
[4] 盧映川,萬鵬飛.創新公共服務的組織與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0.
Lu Yingchuan,Wan Pengfei.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novated Public Service[M].Beijing: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7:480.
[5] 李 虹,方 敏,王志剛.戰略合作視角下的美國地質調查局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J].中國礦業,2012,21(9):39-41.
Li Hong,Fang Min,Wang Zhigang.Human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S.Geological Survey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J].China Mining,2012,21(9):39-41.
[6] 周 凱.美國政府績效評估制度對中國的啟迪[J].理論前沿,2007,18(7):30-33.
Zhou Kai.The enlightenment of U.S.govern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evaluation system to China[J].Theory Front,2007,18(7): 30-33.
[7] 王正立.美國地質調查局2007—2017年科學戰略報告摘要[J].國土資源情報,2008,30(3):8-9.
Wang Zhengli.2007-2017 science strategy report summary of U.S.Geological Survey[J].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2008,30(3):8-9.
[8] 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2013財年預算執行表[EB/OL].(2013-2-20)[2013-2-23].http:∥www.usgs.gov/ aboutusgs.
U.S.Geological Survey.2008—2013 fiscal year budget execution table[EB/OL].(2013-2-20)[2013-2-23].http:∥www.usgs.gov/ aboutusgs.
[9] 李 虹,董建美,周 鑫.發達國家地質調查保障條件研究[R].北京: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2013:50.
Li Hong,Dong Jianmei,Zhou Xin.Research on the Geological Survey Security Condi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R].Beijing:China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s Economics,2013:50.
[10] 王 文,夏英煌.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經濟管理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8:104-138.
Wang Wen,Xia Yinghuang.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of Public Good Geological Survey Teams[M].Beijing:China Land Press,2008:1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