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付強/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我們從國內外企業文化發展現狀,來闡明企業文化發展歷史悠久,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界和產業界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企業文化建設暴漏出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的影響,有利于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有利于企業文化樹立道德標準、有利于企業文化構建人文環境和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改革和創新。
企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
到目前為止,國外的企業文化發展歷史性悠久,形成機制健全,各方面都比較完善。相比之下,中國的企業文化研究歷史短暫,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傳入中國,各方面存在一些問題,處于表層,沒有系統化、整體化,亟待解決。而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文化有相同之處,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方面是吻合的。展望未來發展趨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這一領域的重要地位,對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日本經濟實力的強大對美國和西歐國家形成了嚴重的挑戰,所以在這種形勢下,人們開始注意到日、美企業管理模式的不同,即企業管理缺乏自主性、靈活性,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和人們創造性的發揮,而企業追求價值和創新乃至心理因素的巧妙整合,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法寶。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以研究探討為主,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研究進一步深化,領域范圍擴大,這一時期被稱為管理的企業文化時代。在這種歷史背景下,企業文化得以快速發展。
19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工業化發展以機器和生產流水線為主的生產模式,代替了以手工業為主的生產模式,從而步入到機器化大生產時代。企業在這時期關注的是生產效率和產出比,在這種情況下,泰勒的科學管理模式和韋伯的“科層制”的應用導致了理性化的管理實踐,但是,都是“理性經濟人”的假設,認為人是滿足個人私欲的,工作目的是為了得到報酬而已。在當時,科學管理理論對工業化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霍桑實驗”讓人們認識到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以人為社會的基礎,提出“社會人”代替“經濟人”的假設。系統理論的應用和權變理論的發展使西方組織在管理上發生了“戰略熱”和“系統熱”,即為組織內部管理轉向戰略管理,注重組織結構和系統的協調及適應能力。從上世紀70年代末日本崛起至今,國外企業文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全球企業文化的長久發展奠定了基石。
相比于國外,中國國內相關企業文化的研究歷史比較短。企業文化理論80年代開始傳入我國,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已形成了在實踐操作上的特色企業文化,只不過沒上升到理論上來。我國企業文化研究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80-1986年,引入和學習國外的企業理論;第二階段為1986-1991年,第一次企業文化研究在國內興起;第三階段為1991-2000年,企業文化研究深入發展;第四階段為2001至今,企業文化研究高度發展,迎來企業文化研究的第二次興起。2001年以后,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挑戰,尤其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所面臨的考驗,利用企業文化建設來推動中國的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第二次掀起了中國企業文化研究的熱潮。
縱觀中國企業文化發展歷程,雖沒有國外發展長久,但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受到國外媒體的關注,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但存在著不少的問題,處于表層,沒有系統化,整體化,還有待改進。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與世界接軌,國外的一些先進企業文化理念傳入中國,一些著名的成功集團開始意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開始重新看待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的建設提到日程上來,并試圖往國際化靠攏,以促進本集團的長遠發展及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不僅僅是靠產品、規模、技術上的競爭,更多的是文化競爭。中國的很多學者也漸漸認識到了這一點,紛紛寫了很多關于企業文化方面的文章,比如:任志宏的《企業文化》、視寶江的專著《企業文化》與定雄武的專著《企業文化》等等,中國各大報紙也有很多寫企業文化的,由此可看出中國的企業文化研究正向前發展,到目前為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針對國內外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中國應該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中的影響,使其中國的企業文化機制更健全,更系統化和整體化,促進中國企業文化的長遠發展及創新發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在企業中,思想政治教育對進行企業文化實踐來說是一個載體,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領。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企業員工忠于企業的思想,轉變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下,企業員工思想得到了升華,員工自豪感和責任心得到了提升,從而為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奠定了基石。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人,企業文化的靈魂也是人。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建設,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功能和激烈功能,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推動作用。其滲透功能表現在企業的管理中,運用說教的方式,容易引起員工的反感,產生抵觸心理,易傷害員工自尊心,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潛移默化的滲透教育方式,使員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從而達到預期效果。其激勵功能更加促使員工努力工作,加快企業的發展,推動企業文化建設。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企業文化樹立道德標準。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員工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強化企業人員職業道德教育,要引導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起來,這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有效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強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提升企業員工的道德水平以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因此,企業文化樹立道德標準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相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可促使企業員工思想得到升華,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企業文化構建人文環境。在企業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人文環境,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思想空間。企業要想員工努力工作,就必須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只有這樣的人文環境,才能促使員工高效工作、學習和生活。如果一個企業的人文環境建設滯后,那么企業員工就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不利于企業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原動力的培養,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也就無從談起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企業文化的改革和創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實現逐步改革與創新,拉動企業內需,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企業中的現實作用。在企業中,我們要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黨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用更具特色、更具鮮明的思想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長遠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對企業文化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做好基層文化建設工作,而這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1]劉光明.企業文化[M].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6.
[2]定雄武.企業文化[M].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2.
[3]趙榮喜.從.企業文化視角談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機制的創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1).
[4]陶磊.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的反思與建構[J].思想政治工作論壇.2010,7.
[5]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本質研究現狀及建議[J].思想教育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