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群/伊春市南岔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分析小金庫形成的原因及查處策略
潘寶群/伊春市南岔區紀律檢查委員會
紀檢監察部門以及相關的事業機關團體,在我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國家相關政策的執行者和傳播者,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必須嚴格職守,克己奉公,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國家賦予他們的職能,然而,近些年來,我國的企業事業單位中頻頻出現執法犯法,私自設立“小金庫”的現象,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國家相關的機關部門,必須要及時進行查處,并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全面徹底的治理和整頓,堅決杜絕“小金庫”的現象。文章從幾個方面對此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小金庫;原因;查處策略
經濟的發展,雖然帶動我國各項事業的進步,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實力,但是,也為貪官污吏提供了一個施行不法行為的溫床。我國國家財政收支范圍不斷擴大,使得地區行政單位的流動資金有所減少,面對這樣的情況,一些單位領導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私下設立小金庫,這對國家利益帶來嚴重的影響,國家對于這種現象,已經開始加大力度,進行治理,為了能夠完全杜絕這種現象,我們的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還要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這種社會影響惡劣行為,得到全面的控制。進而保障的人們和國家的利益。
1.“小金庫”的概念。“小金庫”俗稱“私房錢”,也叫“賬外賬”,即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侵占、截留國家和單位收入,未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未納入預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項資金。其獲得的途徑大多是通過化公為私、公款私存、轉移收入、截留利潤等不正當的渠道。最主要形式包括:各項生產經營的收入;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巧立名目的創收收入;其他應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應收財政專門的收入;通過虛列支出、資金返還等方式將資金轉移到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外的等等。
2.經過調查發現,當今社會“小金庫”現象急劇發展,且愈演愈烈,其主要特征有:資金來源多渠道,主要是靠騙取和截留;資金流向秘密化,主要用于那些不能公開的或受到限制的科目,如請客、送禮、行賄等;存在形式實物化,由原來的現金逐漸地轉變為實物,這種轉變使之更具有隱蔽性;涉案金額巨大化。從破獲的案件來看,小金庫涉案金額呈現上漲勢頭,由十多萬到數百萬,呈遞增趨勢;涉案主體普遍化。現在涉案主體廣泛,大至企業經營性單位、行政事業性單位,小到機關行政單位、黨群團體甚至到村委居委,范圍之廣,給檢查監督工作設置了極大的障礙。
1.“小金庫”的來源。分析“小金庫”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勾結付款單位及有關人員,將單位應收的各種收入,如技術轉讓、服務費、管理費等收入,打到指定的“小金庫”賬戶,或者,直接付現金,使企業合法的收入,變成部分人的小金庫。
2.“小金庫”的危害。“小金庫”,游離于單位的合法賬戶之外,沒有納入單位的預算,也沒有列入財務會計的賬內,是單位中部分人私自存放的各項資金,而它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嚴重的,不僅是單位財務會計信息失真,還嚴重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如《會計法》,國家的財政資金和稅收流失不說,滋生了貪污、賄賂等經濟犯罪,成為腐敗的溫床。最近一段時間,紀檢機關通過深挖細查各單位的“小金庫”,查處了眾多與經濟有關的違法違紀案件,因此單位“小金庫”成為案件的重要線索或者突破口。
1.加強對領導的法律觀念和思想教育。我國事業單位中,存在著領導法律意識薄弱,思想腐敗的現象,這就要求國家政府,要嚴格的選拔領導人才,同時,還要定期的開展思想教育活動,使領導群體的整體素質能夠得到更高一層的發展,在單位內部,要將國家的各項法規政策落實到位,普及會計常識以及會計法規,對于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要重視起來,只有這樣,單位上下的職員才能具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工作態度,宣傳“小金庫”的不良影響以及其危害性,使人們能夠真正明白國家,集體與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而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2.加強財經制度的完善。現在我國市場經濟當道,但是市場經濟絕不是腐敗的代名詞,也不是離開金錢腐敗就無法運轉了,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單位物資、職工工資、基建等方面的管理,要堅決實施“收支兩條線”,消滅“小金庫”可能產生任何土壤,此外,可以考慮向職工或群眾公開單位財務收支情況,以便使事業單位財務得到更完善的監督。
3.不斷完善監控機制。發揮財務部門的職能和作用,對各種專項資金實行全程跟蹤監控,對采購資金進行適時監控,在收費方面加以監管,比如嚴格收費資格審批,票據繳銷管理。同時,改變以往以行政領導為主的審計方式,發揮相關部門的內部審計對本單位的財務審計工作,還可以變離任審計為任中審計,以及管理納入統管理,杜絕將國有資產變成“小金庫”的現象。
4.強化懲處機制。《會計法》有規定,要嚴格處理授意、強命財務會計人員做假賬單位的領導進行嚴格處理。要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加大信訪舉報,加強效能監察,高舉先免職再追責的利劍。對私設“小金庫”單位的主要領導要予以重罰,從嚴查處,可以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及性質,先對有關人員進行免職,然后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處以刑罰的就處于刑罰,該組織處理的就組織處理,該給紀律處分的就給紀律處分。
5.加大查處的力度。對目前來說,清治“小金庫”是一項艱巨而長久的任務,需要紀檢、審計及銀行等部門互相協調,互相支持,互相配合,進行綜合治理,大力查處各單位“小金庫”,進而營造出一種對“小金庫”違紀行為進行全社會監督、治理、防范的氛圍,讓“小金庫”難以容身。
我國政府對于私設“小金庫”的行為一直極為重視,并且也一直采取堅決取締的態度,但是,由于我國地方政府處于相對獨立的工作狀態,并且中央政府所下達的政策與指令,到達這些地方的時候,其威力已經被削減,這就使得我國的“小金庫”現象一直沒有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國家加大治理的力度,清查政府官員的連帶關系,發現不法行為,馬上給予嚴格的處罰,同時還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領導隊伍,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舉報職能,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國的社會風氣更加健康,純凈。
[1]張衛華.“小金庫”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J].財經界.2010(12).
[2]夏紅文.建立健全防治“小金庫”工作長效機制探析.時代金融.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