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壯/綏芬河市東大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淺談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的控制
苗壯/綏芬河市東大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工民建混凝土結構是一種常見的建筑結構方式,其中最常見的質量問題就是對裂縫的控制,如果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會導致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危機整個建筑結構。本文從混凝土結構常見的幾種裂縫成因入手,提出了相關的控制對策,希望能夠借此引起對混凝土結構裂縫的足夠重視和進一步探討。
混凝土;裂縫;工民建;對策
工民建領域中,鋼筋混凝土是一種普遍適用的建筑結構形態,在混凝土結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就是對裂縫的控制。一旦在施工完成后,如果出現建筑裂縫,將會導致嚴重的質量問題和引起業主與施工方的質量糾紛。因此,針對裂縫的產生做出較為全面的分析,并結合裂縫的成因,進行必要的控制措施能夠較好的避免裂縫的產生,從而保障工民建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能夠達到既定標準的要求。工民建項目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僅要實現建筑的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要確保工程的安全質量,保證建筑在功能年限內無安全事故的發生。
目前,現澆結構廣泛的使用在各種商用、住宅的建筑施工中,主要采用現場綁扎鋼筋籠,制作構件模板并進行澆搗混凝土的方法來進行樓體施工。現澆結構整體性能與剛度較好,適用于抗震要求較高的建筑,或有管道穿過樓板的房間,如廚房、洗手間等。但現澆混凝土結構有一個顯著地缺點就是容易產生裂縫,尤其在混凝土體積大、養護情況不佳的情況下,容易導致大面積的開裂。現澆結構中的裂縫主要有三種,結構裂縫、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
1.結構裂縫。現澆結構的承載力較大,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的建筑設計要求,但由于預制的多孔板改為了現澆板,就使得墻體的剛度相對增大,樓板的剛度相對降低。在墻角處或板端彎矩較大的地方受墻體與樓板之間剛度不均衡所引起的裂縫就屬于結構裂縫。
2.溫度裂縫。建筑交付使用后,混凝土表面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混凝土內部的熱脹冷縮效應,例如東西兩端的墻體由于日照的原因,墻體表面溫度將會發生極其細微的變化,由此導致東西兩端的墻體比較容易出現裂縫,除此之外,還有屋面層的樓板等處,都容易出現溫度裂縫。
3.收縮裂縫。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存在一定比例的收縮,盡管收縮比例相當小,但受墻體表面張力的影響,仍然會在表面留下裂縫。常見的收縮有塑性收縮、硬化收縮、失水收縮等。硬化收縮和失水收縮都可以通過后期的養護手段來避免。
1.人為因素。人為因素主要是由于設計上考慮的不完善或施工過程中所造成的方法不當和失誤所造成的裂縫成因。現澆結構在設計時都應考慮到建筑物的結構構造而設置必要的伸縮縫。有些開發商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盡可能的擴大建筑空間,往往要求設計單位在結構體中不預留伸縮縫,這就導致了建筑的自由伸縮度達到了應有的預留空間卻沒有空隙時產生畸形擠壓,從而出現裂縫。此外,由于施工工藝處理不當也是人為因素造成裂縫出現的一種。鋼筋保護層厚度過大或者相對于結構需求來看配筋考慮的較小,不能夠滿足配筋率的極限需求而產生的下沉裂縫。甚至還有施工后澆帶不完全按照設計要求來操作等等原因而產生的裂縫都是人為因素所帶來的。
2.客觀因素。上面提到的溫度裂縫、收縮裂縫都是由于一些客觀的外界因素所引起的裂縫。在夏季施工時,由于天氣炎熱,水分蒸發較快,空氣較為干燥,如果混凝土澆搗后沒有及時的進行養護,在墻體表面澆水,那么在水分蒸發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失水收縮。混凝土經過硬化以后,墻體表面就會因溫度應力而將墻體板面拉裂。混凝土施工時土灰比例不合理或粉砂用的過量,也會形成干縮裂縫等等,這些都是客觀因素所引起的。
1.前期裂縫預控措施。在確定建設項目之后,應當反復的對圖紙進行審閱,充分了解設計內容,從施工的角度給設計部分以建議,盡可能完善施工設計圖,注意設計中采用混凝土澆搗時容易產生裂縫的地方,與設計部門進行溝通,確定在設計過程中已經做過充分的考慮并采取了相應的設計措施予以避免。通過對設計圖紙的認真研究,科學、合理的編制施工組織計劃,在施工過程中體現出對關鍵環節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處理,結合建筑結構特點有針對性的對混凝土裂縫可出現的墻角等處進行特殊施工,并再次確認施工工藝與結構設計的切合程度。
2.施工過程中的裂縫控制措施。首先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采用的材料進行控制,在材料選擇過程中,堅持選擇水化熱較低的混凝土,安定性不能夠達到標準的混凝土堅決不予使用。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添加其他建筑用料,例如粉煤灰、膨脹劑、減水劑等,從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強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避免失水收縮造成的開裂。在材料配比過程中,要采用低水灰比的方法,特別是不能再混凝土澆筑時不能任意加水,嚴格配比的精確度。鋼筋的品種、硬度要進行反復核對,出現鋼筋批次不同,標注不確定的情況下,必須經過技術人員核查后才能使用。模板質量直接影響了混凝土結構的外觀質量,因此模板構造要合理,要在混凝土水土化熱峰值過后才能夠進行拆除,避免溫差變化引起裂縫。
3.現場養護過程中的措施。混凝土施工過后的養護工作是不容忽視的,如果養護工作做不好,一方面會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在硬化過程中發生失水收縮,引發裂縫。尤其夏季溫度較高或濕度較低的施工條件下,更需要經常進行澆水養護,這樣不但可以防止收縮裂縫,同時也可以減少溫度裂縫。對水泥砂漿地面也要保持濕潤的養護狀態,這樣才能夠抑制地面裂縫的產生。眾所周知,管線密集的地方是最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我們在觀察毛坯建筑時,不難發現在管線密集處都是經過專門的防裂縫處理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預埋管線直徑較大的地方,增設抗裂短鋼筋,增加鋼筋的密集度,以此來提高混凝土的附著程度,減少因管線邊界產生的裂縫。最后,施工縫和后澆帶的處理也是避免裂縫出現的關鍵。施工縫應清理干凈,去掉施工殘余雜質,進行水潤處理后鋪設上比例相同的砂漿,保證兩次的混凝土交接處連接緊密無縫隙、雜渣。后澆帶施工必須認真反復研究設計圖紙,按照設計要求來設計附加筋,后澆帶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應添加膨脹劑,保證混凝土的強度需要。
由此看來,盡管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但并非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分析了裂縫的成因,可以看出很多人為因素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施工管理質量來實現,認真進行建筑設計和施工設計將會降低很多人為因素導致的裂縫出現的可能。而對于客觀因素造成的裂縫,也可以通過精細施工來盡可能的避免或降低。工民建項目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要保證一流的建筑施工質量才能夠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