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慧陽 陳 娜 李 明/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
黑龍江實施“五大規劃”后的金融思考
謝慧陽 陳 娜 李 明/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
黑龍江新一屆省委領導班子提出的“五大規劃”是黑龍江發展的重大轉型,同時也是黑龍江金融產業發展的機遇轉型。黑龍江金融產業要結合區域特點,實現“五大規劃”歷史機遇和業務發展的有效融合,從而推動黑龍江金融產業發展,進而促進黑龍江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
2013年3月以來,黑龍江新一屆省委領導努力找準黑龍江這個邊疆省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立足點,經過反復論證和積極爭取,《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相繼獲得國務院批復,加上此前黑龍江已參與的《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和《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黑龍江發展迎來了難得歷史機遇和最大政策紅利。
黑龍江省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過國企改革、老工業基地振興、非公經濟發展等重大改革良機,但由于思想觀念“醒得慢、起得晚”等多種原因,并沒有抓住用好這些政策機遇化解包袱、乘勢而上,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越拉越大。而此次黑龍江新一屆省委領導班子提出的“五大規劃”是一個新的發展理念,也是黑龍江全省正在深入實施的五大國家戰略。黑龍江省省長陸昊說,“五大規劃”涵蓋農業、工業、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改革與創新,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緊密聯系,符合中央要求,符合黑龍江世紀,及時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也是黑龍江科學發展的總抓手。現階段,黑龍江省就是要從省情實際出發,以改革開放作為發展動力,以“五大規劃”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支持,細化完善改革舉措,抓好體制機制創新,形成政策疊加效應,牽動黑龍江改革發展向縱深推進。
“五大規劃”有利于充分釋放黑龍江的資源、生態、地緣、現代農業和老工業基地優勢潛能,集合各種要素形成發展實力,是黑龍江發展的機遇轉型。目前,在五大戰略的框架下,黑龍江已著手就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村產權制度、農業金融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創新等進行大膽探索;同時著手加快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探索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研究建立碳交易權、排污權、水權、林權等資源評估交易體系,推進國有重點林區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新路徑;著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不合理規定;著手在全省9個資源型城市實施接續替代產業扶持政策。
金融機遇是指與金融企業有關的由多種相關因素偶合而成的實現金融預期目標的最佳時間區域。在金融工作中,誰能抓住它,并且合理運籌,誰就能用較低的勞動投入,獲得較高的產出。相反,在金融市場的競爭機制下,誰要是失去金融機遇,則意味著要付出代價,甚至是沉重的代價。金融機遇是金融市場在客觀上提供的一個良好可能性,是一種虛構資源,只有捕捉到金融機遇的金融企業,才有可能把這種虛構資源變成金融利潤。應該看到,金融機遇是金融家淋漓盡致施展才華的黃金季節。因此對于黑龍江金融產業來說,當前當務之急是要抓住實施“五大規劃”的歷史機遇,建設健全金融體系,著力發展各項金融業務,實現市場機遇和業務發展的有效融合,推動金融產業發展的最大化。
(一)健全金融機構體系
一個高度發展的金融體系必須具備多元化的金融組織,通過多樣化的金融工具組合,實現多渠道的融資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通過金融組織創新來實現金融產業的發展,更好地支持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在健全金融機構體系的過程中,銀行性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費信用機構、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信托公司、租賃公司等非銀行性金融機構要齊頭并進,共同發展,要大力支持國有金融機構的改革和發展,積極配合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改革政策性金融業務運作機制;支持國有商業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國有不良資產。
(二)建設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
通過加強黑龍江省金融市場建設,特別是加快我省資本市場發展,不僅能大大提高資本形成能力,還能為黑龍江省經濟建設提供有效的操作平臺。在建設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中,要把哈爾濱建設成我省區域金融中心。哈爾濱是黑龍江省金融機構的聚集地,聚集了大批金融管理人才,哈爾濱的這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決定了哈爾濱最適于建成我省的區域金融中心。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拓展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發展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不僅有利于企業拓展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比重,促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還有利于分散銀行體系的風險。
(一)優化金融環境,增強金融信用
為了擴大金融規模和提高金融效率,優化金融環境和增強金融信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優化金融服務環境。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建立地方政府服務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水平高和質量好的服務。其次,優化金融政策環境。以黑龍江金融政策研究委員會為主導,定期發布黑龍江金融業發展報告。根據金融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黑龍江金融產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再次,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搭建信息平臺,積極推進企業和個人信用評級工作,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完善。
(二)大力發展地方、民營和中小金融機構
一個完善金融體系包括大型機構、中小金融機構、民營金融機構和地方金融機構等多元化的金融組織,因此,必須通過完善金融組織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首先,發展地方金融機構。地方金融機構擁有本地優勢,對黑龍江經濟的推動作用更加直接,因此應大力發展黑龍江省地方金融機構。地方性金融機構不僅包括存貸款金融機構、期貨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包括租賃公司、擔保公司、財務公司和信托公司等。其次,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從比較優勢看,為中小企業服務,中小金融機構比大型國有銀行有優勢,因此應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應建立起包括中小商業銀行、城鄉信用合作社、風險投資公司和典當行等組織在內的完善的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體系。最后,大力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民間借貸在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國有金融業的重要補充,我們應大力推動民營金融機構發展。通過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通過參股的方式將民間資金引入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租賃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使其走上市場化的道路。
(三)拓寬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
為了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黑龍江應不僅要充分利用銀行貸款,還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租賃融資。首先,充分利用商業銀行融資。黑龍江金融業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體,因此,黑龍江應努力爭取國家的信貸優惠政策,通過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高黑龍江的信貸總量或存貸比率,并在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其次,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能減輕銀行負擔,降低金融風險。通過對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多的國有企業上市融資。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殼”資源,支持上市公司資本運營,并通過產權、股權、債權等多種交易方式,實現企業重組和資源整合。最后,充分利用租賃融資。應努力爭取國家對黑龍江省融資租賃的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扶持的項目或優先發展的行業應爭取國家提供全部或部分優惠貸款,并采取財政貼息、稅收優惠、加速折舊、設立融資租賃專項基金等優惠政策,從而推動融資租賃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