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芬/大連阿茲威爾服裝有限公司
淺析財務控制的基礎和種類
唐芬/大連阿茲威爾服裝有限公司
控制是對客觀事物進行約束和調節,使之按照設定的目標和軌跡運行的過程。財務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確保企業及其內部機構和人員全面落實及實現財務預算的過程。
財務控制的基礎是指進行財務控制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組織保證。控制必然涉及控制主體和被控制對象。就控制主體而言,應圍繞財務控制建立有效的組織保證。例如,為了確定財務預算,應建立相應的決策和預算編制機構;為了組織和實施口常財務控制,應建立相應的監督、協調、仲裁機構;為了便于內部結算,應建立相應的內部結算組織;為了考評頂算的執行結果,應建立相應的考評機構。在實踐過程中,可根據需要,將這些機構的職能合撲到企業的常設機構中,或者將這些機構的職能進行歸并。就被控制對象而言,應本著有利于將財務預算分解落實到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層次和各崗位的原則,建立各種執行預算的責任中心,使各責任小心對分解的預算指標既能控制,又能承擔完成責任。
2.制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協調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護企業的財產,檢查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經營效率,促使有關人員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針。圍繞財務預算的執行,也應建立相應的保證措施或制度,如人事制度、獎罰制度等。
3.預算目。。財務控制應以建立、健全的財務預算為依據,面向整個企業的財務預算是控制企業經濟活動的依據。財務預算應分解落實到各責任中心,使之成為控制各責任中心經濟活動的依據。若財務預算所確定的日標嚴重偏離實際,財務控制就無法達到預定的目的。
4.會計信息。無論什么控制都離不開真實、準確的信息,財務控制也必須以會計信息為前提。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財務預算總H標的執行情況,必須通過企業的匯總會汁核算資料予以反映,通過這些會計資料可以了解、分析企業財務預算總目標的執行情況、存在的差異及其原因,并提出相應的糾偏措施。
(2)各責任中心以至各崗位的預算H標的執行情況,必須通過各自的會計核算資料予以反映,通過這些會汁資料可以了解、分析各責任中心以至各崗位預算目標的完成情況,將其作為各責任中心以至崗位改進工作的依據和考核它們工作業績的依據。
正由于會計信息或資料劉財務控制如此重要,因此必須通過健全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確保會計信息或資料真實、準確、及時提供,并應建立按責任中心設置的會計核算體系。
5.信息反饋系。財務控制是一個動態的控制過程,要確保財務預算的貫徹實施,必須對各責任中心執行預算的情況進行跟蹤監控,不斷調整執行偏差。為此,必須建立一個信息反饋系統。該系統應具備以下特征:
(1)它是一個雙向流動系統。它不僅能由下至上反饋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也能由上至下傳輸調整預算偏差的要求,做到下情上報、上情下達。
(2)它是一個傳輸程序和傳輸方式都十分規范的系統。就傳輸程序而言,應明確規定傳輸的路徑、環節,以及每一環節的信息內容;就傳輸方式而言,應明確規定傳輸的媒體及其標準樣式,如報告的格式等。
(3)該系統應靈敏有效。它既要求信息傳輸及時、迅速,也要求確保傳輸的信息真實、可靠,并建立起相應的信息審查機構和責任制度。
6.獎罰制。財務控制的最終效果取決于是否有切實可行的獎罰制度,以及是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否則,即使有符合實際的財務預算,也會因為財務控制的軟化而得不到貫徹落實。獎罰制度包括以下內容:
(1)獎罰制度必須結合各責任中心的預算責任目標制定,體現公平、合理、有效的原則。
(2)要形成嚴格的考評機制。是否獎罰取決于考評的結果,考評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獎罰制度的效力。嚴格的考評機制包括建立考評機構、確定考評程序,審查考評數據、依照制度進行考評和執行考評結果。
(3)要把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把即時獎罰與期間獎罰結合起來。這一方面要求在財務控制過程中隨時考核各責任中心的責任目標和執行情況,并根據考核結果當即獎罰;另一方面要求-定時期終了(一般為年度),根據財務預算的執行結果,對各責任中心進行全面考評,并進行相應的獎罰。
財務控制可以按以下不同的標志分類。
1.按控制的時間分。財務控制按控制的時間,分為事前財務控制、事中財務控制和事后則財務控制。事前財務控制是指財務收支活動尚未發生之前所進行的控制,如財務收支活動發生之前的中報審批制度、產品設計成本的規劃等。事中財務控制是指財務收支活動發生過程中所進行的控制,如按財務預算要求監督預算的執行過程、對各項收入的去向和支出的用途進行監督、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進行約束等。事后財務控制是指對財務收支活動的結果所進行的考核及相應的獎罰,如按財務預算的要求對各責任中心的財務收支結果進行評價,并以此實施獎罰標準;在產品成本形成之后進行綜合分析與考核,以確定各責任中心和企業的成本責任。
2.按控制的主體分類。財務控制按控制主體,分為出資者財務控制、經營者財務控制和財務部門的財務控制。出資者財務控制是為了實現其資本保全和資本增值目標而對經營者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的控制,如對成本開支范圍和標準的規定等。經營者財務控制是為了實現財務預算目標面對企業及各責任中心的財務收支情況所進行的控制,這種控制是通過經營者制定財務決策目標,并促使這些目標被貫徹執行而實現的,如企業的籌資、投資、資產運用、成本支出決策及其執行等。財務部門的財務控制是財務部門為了有效地組織現金流動,通過編制現金預算、執行現金預算,對企業日常財務活動所進行的控制、對各項貨幣資金用途的審查等。通常認為,出資者財務控制是一種外部控制,而經營者和財務部門的財務控制足一種內部控制。
3.按控制的依據分。財務控制按控制的依據,分為預算控制和制度控制。預算控制是指以財務預算為依據,對預算執行主體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監督、調整的一種控制形式。預算表明了其執行主體的責任和奮斗日標,規定了預算執行主休的行為。制度控制是指通過制定企業內部規章制度,并以此為依據約束企業和各責任中心財務收支活動的一種控制形式。制度控制通常規定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與預算控制相比較,制度控制具有防護性的特征,而預算控制主要具有激勵性的特征。
4.按控制的對象分類。財務控制按控制的對象,分為收支控制和現金控制(或貨幣資金控制)。收支控制是對企業和各責任中心的財務支出活動所進行的控制。控制財務收入活動,旨在達到高收入的H標;控制財務支出活動,旨在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實現利潤最大化。現金控制是對企業和各責任中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活動所進行的控制。由于企業財務會計采取權責發生制,導致利潤不等于現金凈流入,所以對現金有必要單獨控制。并且,日常財務活動主要是組織現金流動的過程,現金控制就十分重要。通過現金控制應力求實現現金流入、流出的基本平衡,既要防止因現金短缺而可能出現的支付危機,也要防止因現金沉淀出現的機會成本增加。
5.按控制的手段分。財務控制按控制的手段,分為定額控制和定率控制,也可以稱為絕對控制和相對控制。定額控制是指對企業和責任中心的財務指標采用絕對額進行控制。一般而言,劉激勵性指標確定最低控制標準,對約束性指標確定最高控制標準。定率控制是指對企業和責任中心的財務指標采用相對控制。一般而言,定率控制具有投入與產出對比、開源與節流并重的特征。比較而言,定額控制沒有彈性,定率控制具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