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關于高職院校酒店英語課程的思考
葉楓/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結合酒店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對高職院校的酒店英語課程教學現狀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如何改革的建議和方法。
高職;酒店英語;教學;改革
酒店英語課程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課堂教學內容圍繞現代酒店業的服務工作,教授學生每個工作流程中所需的專業詞匯和常用口語,使得學生能夠體驗酒店職業的工作情景,用英語為境外客人提供服務與交流。酒店英語是當今酒店業服務中不可或缺的知識和能力,掌握一定的酒店專業英語技能對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
(一)教學模式落后,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1.酒店英語教學過程中,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杜絕。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課堂參與能力較弱,交際性教學活動展開有一定難度。大多數教師依然采用以教師講授語言知識點為主,忽略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及酒店英語專業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勝任在酒店前臺、餐飲、客房等一線崗位用英語為客人服務的要求。
2.酒店英語教學內容繁多,學生自信心不足,往往對課程缺乏興趣。酒店英語課程要求學生結合酒店專業知識并具有一定英語基礎后,進一步提高英語能力,適應酒店業在一線服務以聽說交際為主的職業特點。教學內容涵蓋了酒店類職業典型的工作過程,包括客房預訂、前臺登記入住、禮賓服務、銷售、解決投訴等。學生掌握這些專業知識、專業詞匯有一定難度,在課堂存在畏難情緒,導致了學生學習不夠積極,缺乏學習主動性。
(二)師資水平薄弱,考核方式單一。
1.酒店英語教學中,“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教師大多屬于公共英語教學經驗豐富,但缺乏酒店行業的工作經驗,授課過程中側重語言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了酒店工作情境,不能很好的指導學生實踐。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教授這門課程時,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水平相對較低,又不利于訓練學生的英語會話技能。
2.酒店英語課程考核方式陳舊,眾多院校還是采用閉卷考試對學生采用測試。單一的考試方式難以實現對學生的考核目的,學生往往在考試前死記硬背一些詞匯、句子,而實際運用時能力卻存在很多不足。
1.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課堂上要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向上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對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培養目標。比如結合每個單元的主題創設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技能應用能力分配難易程度不一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2.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強調實踐教學。
酒店專業學生畢業后多數將進入酒店餐飲部、客房部工作,本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涉及酒店業務的能力,既要著眼于酒店一線部門和崗位的導入,又要注重國際酒店業的新發展、新用語。酒店英語教學應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始終堅持聽說領先的原則,凸顯酒店業在一線服務以聽說交際為主的職業特點。每個單元講授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任務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小組合作法以及情景模擬法,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所講授的工作流程中涉及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分析、了解學習內容,營造真實的工作情境,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模擬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學中應大量運用圖詞配對、圖表、典型案例,系統介紹酒店一線各服務崗位的服務規范、操作程序和交際用語。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又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熟悉了服務流程,提高了學生英語運用水平。
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突出過程性考核。
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的是技能型、實踐性的人才,死板的理論考試難以實現培養出酒店業需要的員工。為了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將原來的單一的理論評估方式轉變為“過程性考核+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平時考勤成績(10%):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缺勤三分之一者,取消其考試資格。平時成績(20%):上課積極發言,積極參與各種課堂英語活動者,加分。包括學生平時的上課表現、是否按時完成布置的作業、是否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和組織對話等。口語測試成績(20%):著重考查學生口語交流能力。期末考試成績(50%):考試是學期教學的總檢驗,采用筆試形式,檢查學生學習水平的總評價。
[1]陳根培.飯店英語服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魏力瓊.談高職酒店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模擬[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3]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單敏.關于高職酒店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J].邢臺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