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俊敏/太谷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淺談農村信用社經營中的風險及其控制
溫俊敏/太谷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農村信用社是以信用為基礎,以經營貨幣借貸和結算業務為主的高負債高風險行業。農村信用社的風險是指信用社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原因,導致信用社發生資金、信譽損失的可能性。農村信用社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全程性,不確定性或多變性以及風險損失的突發性。本文主要通過研究農村信用社內部風險中的操作分險,以及外部風險中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來加以分析和研究風險的可控性。
農村信用社;風險;控制
農村信用社是以信用為基礎,以經營貨幣借貸和結算業務為主的高負債高風險行業。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特點和其在一國國民經濟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和作用,導致了信用社經營風險具有隱蔽性和擴散性的特點,一旦信用社經營風險轉化成現實損失,不僅可能導致信用社破產,而且將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建立有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機制,對信用社而言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
1.全程性。經營風險存在于農村信用社的各種經營項目和各個業務環節中。不論是信貸、儲蓄,還是投資,不論是票據交換,還是賬務處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風險,稍有不慎,風險就會由“造成損害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的損害,甚至是嚴重的損害。對農村信用社來說,沒有風險的業務是不存在的,沒有風險的資產也是不存在的。
2.不確定性或多變性。農村信用社經營風險產生的根源與某種人為因素有關,從而決定了其經營風險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而且市場環境、企業行為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農村信用社出于竟爭壓力,也在不斷開發新的金融服務項目,這也會使農村信用社面臨的經營風險不斷變化。
3.風險損失的突發性。農村信用社經營中的許多風險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嚴重的危害,令銀行措手不及。如信貸客戶不經銀行同意。
1.基層機構風險控制薄弱。在農村信用社金字塔形的組織結構中,基層機構數量最多,違規事件幾乎都發生在基層銀行,反映了各銀行對基層機構的控制及基層機構自身的操作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較弱。主要原因是:管理鏈條長導致信息傳導效率低下,上級的管理要求不能完整的傳達到基層員工;人力資源相對短缺、培訓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輔導監控機制,基層員工不能正確識別各類業務中的風險并及時地進行評估和控制。
2.風險管理文化落后,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雖然我國農村信用社高級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初步形成,但風險管理沒有作為風險文化植根于所有員工的心中,貫穿到業務拓展的全過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還沒有樹立,沒有形成全行認同的風險管理文化,系統而完整的風險管理戰略還有待于加強,風險管理側重于后臺管理,沒有將其作為信貸決策、風險敞口限額控制、貸款定價、資本資源配置的有力工具。
3.風險承擔主體不明確。在農村信用社的風險管理中并沒有明確規定風險承擔的主題,任何有效的風險管理都應該是以風險承擔主題明確,權力、責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為根本前提的。而農村信用社金融風險管理意識相對淡薄,對風險管理缺乏緊迫感和積極性。
4.內控體制不健全,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完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管理體系,風險部門沒有能力承擔起獨各個方面風險的風險管理職責。
農村信用社要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鼓勵農村信用社提高自身風險分析、評估和預警能力。積極借鑒吸收國際先進管理經驗,用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機制、倡導合規文化,構建風險管理體系,開發風險管理工具,完善業務流程、人力資源管理、加強IT基礎建設,營造和完善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環境,提高風險的識別、評估、控制、緩釋、監控能力。具體建議如下:
1.以基層機構為管理關注重點,提升整體的操作風險管理水平。操作風險管理應以基層機構的執行效果作為評價、驗證管理效果的標準,提供給基層機構用以識別、評估風險的工具,對基層機構的風險進行及時的監控,加強基層機構負責人的激勵約束,加大對基層的培訓力度,加強員工的考核,在基層機構建立規章制度學習制度。
2.整合、規范制度流程,實現管理的統一化和標準化。梳理全行的制度流程,建立制度流程體系,實現邏輯統一,避免交叉、重復和空白,建立動態的更新機制及橫向溝通協調機制,實現業務操作有章可循,規章制度相互銜接,規章制度于業務發展緊密結合,制度的設立、修改、廢止流程,及時發現和彌補制度漏洞。
3.秉持以人為本,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操作風險的定義表明,其產生于流程、操作與系統,但根本上源于人的因素。農村信用社應利用平衡積分卡等績效考核方法進一步完善對機構和員工的操作風險管理激勵約束機制。
4.加強審計檢查。扎實開展操作行為的審計檢查。重點抓好大額存款變動情況的對賬,積極推進“上門對賬”、“網銀對賬”、“當面對賬”、“交叉對賬”等多種管理方式,對重點賬戶存款和存款賬戶異常變動的財會部門要組織專人逐筆上門對賬,嚴防侵占客戶資金行為;對印章、支票賬戶,嚴防套取資金的行為發生。同時開展突擊檢查,認真落實重要崗位人員輪崗、交流、強制休假、親屬回避等制度。
[1]周強-商業銀行業務中風險分析與控制《商情》-2011年22期.
[2]張吉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識別與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陳昌銘-金融全球化下中國商業銀行風險及其控制研究2009-華中科技大學: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