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娜/黑龍江省信息中心
中俄信息資源開發問題研究
尹娜/黑龍江省信息中心
據商務部統計顯示,在40個全國辦的比較好的中俄相關網站,56%為各級政府部門主辦,30%為企業主辦。從網站創辦時間看,大部分網站創辦于2000年后,而這段時間中俄經貿關系進入了相對快速的發展期。從網站信息內容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中俄經貿綜合信息類、中俄電子商務平臺類及綜合資訊門戶網站下含中俄經貿信息版塊類。其中絕大多數網站屬于中俄經貿綜合信息類,包括中俄經貿合作網(商務部主辦)、中俄IT之橋(中國信息產業商會主辦)、黑龍江中俄信息網(黑龍江省發改委主辦)中俄貿易促進網(中俄貿易促進會主辦)、中俄邊境項目網(呼倫貝爾市商務局主辦)、俄羅斯工商會網(俄羅斯聯邦工商會主辦)等網站,這些網站主要發布中俄的經貿領域信息,不僅發布綜合經貿類信息,還提供商品供求信息、企業信息、展會信息等商貿信息等發布功能。其信息提供較密集,且提供供求信息發布功能,可直接服務于雙邊經貿,能較好的滿足用戶需求。
第二類是電子商務平臺類,主要為中俄企業搭建網上交易平臺,包括中俄邊貿網(黑龍江省商務廳主辦)等網站。這類網站以提供中俄商務平臺促成在線網絡交易為主要目標,解決了傳統交易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加強了雙方企業間的交易,促進了雙方經濟的發展。
第三類是包含中俄經貿信息版塊的綜合資訊門戶網站,包括俄新網、俄國際文傳電訊社中國版塊以及包含俄文版經貿版塊的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東北網等網站。這類網站主要提供中俄時事新聞包括經貿新聞的發布。其信息較為宏觀,很少具體到行業市場,不提供商貿信息發布的功能。
通過對三類網站的對比可以發現,中俄經貿綜合信息類網站信息的全面性與豐富性是其他兩類網站難以比擬的,電子商務平臺類網站從交易的便利性來說是不可替代的,而綜合資訊門戶網站在綜合資訊的原創性上是最有優勢的。
1.中俄信息獲取渠道單一,網站同質化現象較突出。目前,大多是網站獲取信息資源渠道單一,來源多以轉載俄新網、商務部網站、新華網、東北網等綜合網站的中俄經貿信息為主,內容多為新聞資訊、宏觀經濟動態為主,缺乏預測研究信息。
2.網站成立時間短,各種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網站多建于2000年后,網站成立時間短,各種服務水平不高。如翻譯,俄駐中國商務總代表齊普拉克夫曾表示,中國人辦的俄文網站翻譯水平有待提高,俄羅斯理解不了中方所翻譯的內容。再如,目前大多數中俄網站以信息單項發布為主,缺少雙向互動交流;以發布合作項目為主,缺少相應專業服務等等。
3.企業界信息占有量不足,價格、技術指標占信息總量少。目前企業界信息資源占整個中俄信息資源比重較小,所提供的關于企業類型、資質、業務范圍等相關信息貧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此外、企業所關注的有關市場價格、質量標準、技術規范等細節方面的資源比較分散,沒有形成一定的體系供企業查詢、參考、應用。
1.在沿邊開放帶建立中俄信息資源采集點,增加信息來源。黑龍江在開發中俄信息資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信息優勢,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提供權威、及時、有效的信息。首先,中國方面:黑龍江省由西到東依次分布著與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相連有19個縣市,因為各縣市經濟發展具有相近性,聯系性和一體性等共同特點,構成了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黑龍江沿邊開放帶位于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全省25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中,沿邊19個縣市中就有17個,其中水運口岸12個,公路口岸4個,鐵路口岸1個,口岸數量多,種類全,布局合理。沿邊開放帶的所有口岸均與俄羅斯口岸相對應,雙方聯系密切,交往便捷,呈現出地理區域上的高度開放性。其次,俄羅斯方面:與黑龍江沿邊開放帶相對應的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底下埋藏的是“滾滾財源”:庫克島的石油、天然氣,科雷馬河的金礦以及褐煤、鉛、鋅、銀,等等。與遙遠的莫斯科相比,處于中俄邊境的遠東更依賴近鄰。據美國商務部調查,遠東9個行政區中,至少有5個將中國列入對外貿易伙伴中的前三名。由于鐵路運費昂貴,當地人幾乎不再從歐洲以及莫斯科等地“進貨”,而是取道黑龍江。
2.打造信息數據庫,完善中俄信息服務。打造中俄信息資源數據庫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整合機制。所謂整合機制就是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詳細的分類和梳理,在分類和梳理后形成專題。這種專題可以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咨詢服務,也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提供定制信息服務。例如,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所建設的俄羅斯出口企業數據庫,其通過對出口企業各種情況的詳細整理,可以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行情分析、市場調查、誠信報告等個性化服務。
3.加強與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信息利用質量
目前,大部分網站都是中俄雙語網站,而翻譯信息的質量普遍不高。翻譯人員應具備豐富的知識、相當的從業經驗和能力才能做好再利用工作,同時根據所涉及的領域不同還需要不同的人才。因此,翻譯信息開發可以采取與大專院校科研所合作道路。我國有不少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可以與其建立合作關系,共同完成對中俄經濟信息翻譯和專家咨詢工作。
4.增加企業界信息,為經貿合作牽線搭橋
企業是中俄經貿活動的主體和最活躍分子,只有大力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各種信息資源,才能更好的促進中俄經貿的發展。中俄信息資源開發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比重。一方面,著力整合分散的市場信息資源,縱向上形成同類產品價格指數變動情況,橫向上形成行業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等。努力深化細化信息資源形成體系。另一方面,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提供企業需要的供求信息、國內外經貿政策信息等,為經貿合作牽線搭橋,為經貿合作消除障礙。
5.加強多部門機構合作,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
中俄的經貿信息眾多,這些信息散布在發改委、海關、口岸委、商務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多個部門以及各類對俄企業中,因此,在信息采集過程中溝通協調顯得尤為重要。
在中俄信息資源開發過程中應重視與各部門機構的協調與合作,加強信息交流力度,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